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痛击 诺门坎歼寇两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08:20 华商网-华商晨报

  牵制的作用,在东北抗日联军的战斗历史中是不能忽略的一笔。

  当抗联西征不断受挫,日军兵力距苏联越来越近时,苏联希望为抗联提供武器、粮草等战争物资,利用抗联牵制日军确保自身安全。

  但是这一举动震怒了日本关东军,他们认为必须“给苏联点颜色看看”。于是,在19
39年的“诺门坎战役”,日军蓄谋已久的“报复行动”拉开序幕。

  这场历时100余天的战役,是继“日俄战争”30多年后两国的又一次大规模作战,最终以日本乖乖撤军、苏联赢得胜利告终。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后,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日军在中国正面战场上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基本停止。

  接下来是南进印度支那,还是向北进攻苏联,日本大本营一时举棋不定。

  此时的苏联、美国、英国的战略重点都在欧洲。为了转移苏联的战略重心,美、英两国极力怂恿日军进攻苏联。

  而日本也对苏联一直虎视耽耽,经常在边界挑衅,并不满苏联支援东北抗联的抗日救亡运动,为了给苏联“一点颜色看看”,诺门坎战役随之爆发。

  狂妄日军欲重创苏军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先后占领我国东北,并企图以此作为跳板,进而侵略苏联。

  由于苏联国内一直在进行“大清洗”,面对日军的小规模挑衅,苏联并未理睬。

  日本关东军参谋们则认为:苏军的素质低下,远远不是精锐的关东军的对手,只要给俄国人一点颜色,就能让他们乖乖地后退。

  另外,苏联政府一直在支援中国的抗日救亡,提供武器和粮食等。1939年4月,日本帝国主义“战争扩大派”的代表人物东条英机认为必须有一场大规模的战斗狠狠打击苏联,以消除苏联在蒙古的影响以及对伪“满洲国”的威胁。

  1939年5月11日,蒙古军队在距海拉尔以南约200公里的诺门坎地区(位于今蒙古东方省的中蒙边境)与“伪满”军队发生冲突。

  15日,驻海拉尔的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向蒙古军发动进攻,冲突规模逐步升级。日军迅速侵入喇嘛庙一带,并就地构筑工事,扩大战果,企图利用这一契机永久占领哈拉哈河东岸有争议的大片草原。

  驻蒙古苏军出动一个机械化步兵团、一个炮兵营前往边界,援助蒙古军。关东军认为向苏军显示实力的机会到了,便在诺门坎地区大规模集结兵力,准备给苏军以重创。

  名将朱可夫临危受命

  日本在诺门坎地区发起的挑衅令斯大林感到恼火,他认为必须当机立断,挫败日本人的野心,稳固苏联的远东边界。

  1939年5月21日,斯大林急召朱可夫到克里姆林宫,朱可夫曾在1938年被斯大林派往中国,担任驻重庆的苏军首席军事顾问,对日军的战术颇有研究。他胸怀韬略,足智多谋。他认为苏军的坦克、自行火炮与歼击机的作战性能超过日军,只要指挥正确,定然能夺取全胜。

  朱可夫欣然接受了出任驻蒙古的苏军第一集团军司令的任命,并向斯大林提出了要求,统帅部务必在一个月内从南欧、外高加索与白俄罗斯抽调两个坦克师、一个机械化炮兵师开赴诺门坎前线。此外,朱可夫还要求火速增加三个航空兵师和四个机械化防空炮团。

  随后,朱可夫就带着参谋长等随行人员飞赴伊尔库茨克,再转飞往贝加尔苏军司令部调兵遣将,约见蒙古军将领,并亲自到冲突点观察战情,研究作战方略。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诺门坎地区,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日参谋总长下令越境作战

  见苏联向诺门坎增兵,日军也继续为扩大战事作准备。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亲自指挥作战。

  为取得制空权,在地面作战之前,日军出动了大批飞机轰炸了苏军机场。战斗持续了几日,日军损失飞机64架。

  1939年6月下旬,日军参谋总长武藤明确指示:“地面战斗行动,大致应以贝加尔湖以东地区为界限。”这就等于批准关东军可以超越边界争议地区,进入蒙古内地作战。紧接着,日军前线部队的援兵陆续到达,参战部队除第23师团外,还有第7师团主力、第2师团以及第4师团和关东军直辖的全部炮兵。

  日军空袭塔木斯后,关东军渡过哈拉哈河,开始向苏蒙边境发起地面总攻。

  7月1日,日军出动百余架轰炸机,在零式战斗机的护航下,轰炸了苏军和蒙古军的后方基地等重要目标,大战正式打响。

  苏“诱敌深入”日军损失惨重

  兵者,诡道也,为达出奇制胜的效果,朱可夫要求部队假装构筑工事,并散布一些关于防御设施和越冬的假情报,使关东军误认为苏军也在准备长期作战。朱可夫还命令:8月17日至18日,部队不得进入出发地域,以保守军事秘密。

  这些措施果然奏效,直到苏军发起总攻时,日军也未觉察,中了朱可夫的“诱敌深入”之计。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成千上万的日军遭到苏军的远程重炮和坦克群的猛烈攻击,伤亡惨重,不得不撤退到哈拉哈河东岸。

  接下来的是草原上的拉锯战和当时世界上规模巨大的坦克战。最终,日军大败。近200辆坦克与百余辆自行火炮被苏军性能优良的主战坦克击毁,数百名坦克手战死,关东军吃了大亏。在激战中,苏军飞机频繁出击,炸毁日军几处炮兵阵地。

  在这次大战中,苏蒙军仅伤亡6000余人,损失飞机78架、坦克113辆。日军则伤亡逾5万人,光是战死的就有2万余人,装备损失是苏蒙军的5倍。这场历时135天的战争,使得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忠实地”履行了日苏中立条约。

  大战后日军不敢再进攻苏联

  1939年9月15日,日本被迫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诺门坎协定》,规定双方立即停战。为追究责任,日军大本营在战役后期撤换了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陆军大将、参谋长矶谷廉介陆军中将。

  诺门坎战役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让日军看到了苏军的强大战斗力,树立了苏军对日军的心理优势,也奠定了苏联远东边境地区的稳定。

  它也是日本放弃“北进战略”,未敢与希特勒联手从东方进攻苏联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使得卫国战争开始后,苏联得以避免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可以集中精力对付纳粹德国,从而迅速扭转了战局。本报记者 陈婵婵 整理

  白山黑水间的抗争

  1939年诺门坎战役后期,纳粹德国进攻波兰,西方战线吃紧。苏军为避免两面作战,需要同抗日前线的东北抗联协同配合,以稳定其东方战线。其中苏联远东军迫切要求获得关东军在东北的军事情报,对此,苏方要求抗联支援。

  而对于东北抗联各军来说,同中共中央断绝多年的东北党组织和抗联的主要领导,早就迫切希望共产国际和苏联能帮助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

  牵制

  误会冰释

  苏释赵尚志打日军

  1938年,中共吉东、北满省委主要负责人周保中、赵尚志等先后过境赴苏,寻找中共驻共产国际远东联络站。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努力都没有成功。(1938年1月,北满临时省委派赵尚志赴苏寻找中共中央关系。苏方怀疑他为冒充代表,关押审查一年半。)

  1939年中苏边境苏日对峙形势的发展,使得东北抗联与苏联达成协同配合的主、客观条件成熟。诺门坎战斗进行期间,苏联远东军把关押一年半的赵尚志、戴洪宾等抗联领导放出并派回东北,其目的是希望他们在东北加强抗日活动,以牵制日军。

  1940年初,中共吉东、北满党代表会议在伯力召开。会议上决定将抗联各路军各部缩编为10支队,与苏方达成协议由苏方帮忙恢复抗联与中共的联系。

  伯力会议结束后,抗联各路军以“小群游击战”的战法开始袭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在很多战斗中都取得了胜利,大大鼓舞了抗联战士的战斗信心,有利地牵制了日军。本报记者 陈婵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