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举:中国式幽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09:24 沈阳今报

  臧克和,知名文化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任教授

  记者:有人认为,科举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起着重要的传承作用,它是中国文明历经千年而最稳定的运行载体。那么,从文化的角度,今天你怎样认为?

  臧克和:我一向以为,一种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可以多元多样,但载体的核心则是贯
穿其中的某种文化体制。废科举,倡新学,制度转换之阶,实质是文化学术的转型。

  记者:在废除科举的这100年里,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发生了变革,建立了现代教育与考试制度,那么今天回过头来,我们的教育制度应该从科举制度里面获得怎样的传统?

  臧克和:事实上,作为文化制度形态的考试,至今也没有被否定得了。人类只要需要选拔,就仍然需要遵守一定的考试形式。只要是考试,就是“戴了枷锁跳舞”,也就是今天所说共同遵守“游戏规则”。

  记者:最近恢复国学等呼声很高,从目前的教育及考试机制来看,你认为用现代教育机制“复兴国学”会遭遇困难吗?

  臧克和:照理说,作为具有这样特质的一种传统学术,需要大家提出“恢复”了,那只有说明这种学术,气数已尽,天难补,地难填,人为建筑,总属枉然。对于国学发展的认识,反思到教育,同样涉及到科举制度的认识。看上去属于“形式”范畴的,其实决定了“内容”。文言体可废,但古典书面语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语言结构,怎样废弃得了?骈偶体不必是,但对偶作为思维的表现形式,未必不是,又如何废弃得了?据《东方早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