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红军老将军:忘不了胜利的那一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22:28 新华网 | |||||||||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记者葛万青 卢涛 王丹蒂)塔拉斯·舒德洛,退役少将,现为全俄老战士委员会中国分委会副主席。在第四次踏上中国土地,与中国人民共同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前夕,他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舒德洛瘦高个,满头银发。他把我们迎进家中,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他与时任大连市市长薄熙来的合影让我们看。
1945年参加抗日战争后,他在大连驻扎了8年,对这座城市有很深的感情。前些年他两次回到大连,对这座城市发生的巨变充满惊叹。他说:“现在的中国,一切都在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1945年,18岁的舒德洛在苏联红军一个反坦克营担任排长。他所在的后贝加尔方面军第39集团军于1945年8月9日凌晨越过中蒙边境,到达中国海拉尔地区。他说,第一次战斗就发生在这里。当时舒德洛所在的先头部队在行进中突然遭到日军伏击。“我们立刻散开,开始还击。”舒德洛说,“虽然我们营有人员伤亡,但损失不大。”苏军强大的火力优势使日军损失惨重,战斗结束时,很多日本兵被俘。 随后,39集团军越过大兴安岭,向东北腹地挺进。进入平原地区后,舒德洛所在的先头部队基本上再没有遇到激烈的抵抗。“日军没想到我军会越过大兴安岭。”舒德洛说,“他们认为这条线上不会出现苏军大部队,所以没有部署太多的兵力。” 由于后勤保障不足,红军战士们经常缺水少食,而且没有帐篷,在野外休息时经常受到蚊虫的叮咬。“穿越大兴安岭时,我们披荆斩棘,为大部队开出了一条‘通道’。” 到达大连后,舒德洛和战友们才第一次能够在房间里休息,体验到“高枕无忧”的滋味。 虽然东北老百姓忍饥挨饿,但是他们帮起苏联红军来却毫无保留。据舒德洛介绍,从最初进入中国境内,苏军官兵就得到中国老百姓的巨大支持。“我们要渡河,没有材料建浮桥,当地老百姓就给我们提供木料。找不到木材时,一些老百姓就拆掉自家的小木屋让我们建桥,特别感人。” 39集团军到达大连后,从日军手里夺取了不少仓库。仓库里储藏了大量的食品、饮料、丝绸、布匹和其它战时用品。舒德洛说,这些物品都是日军从当地居民那里抢过来的。 抗战结束后,舒德洛随部队在大连驻扎下来。他说,虽然日本人被赶走了,但中国国内局势依然不稳定,这座海滨城市的社会治安不仅没有好转,反倒是街匪横行,商人投机倒把,还出现严重的走私现象。 舒德洛说,在大连驻扎下来的苏军开始帮助当地人恢复城市建设和社会治安。“我们协助当地人建工厂、修路,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商业活动。” 此外,大连、旅顺等地创立了很多中苏友好协会,这些组织为恢复当地经济和社会秩序做出了很大贡献。舒德洛后来在大连市附近的一座兵营驻扎下来,担任侦察排排长,1953年随部队回国。他回忆说,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当天,他和当地中国人一起参加了庆祝活动。“所有人都非常激动。人们在街上游行,发表演讲,那一天让我至今难忘。”舒德洛说。 1987年,60岁的舒德洛退役。他于1991年当选39军老战士委员会主席。1990年,舒德洛应邀到大连参加苏军阵亡将士纪念馆落成典礼。30多年后故地重游,城市的沧桑巨变让老人非常感慨。他说:“新中国的变化真是了不起,这里的一切都在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