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抗战老人聚宝山今晨撞响和平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3日11:32 上海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顾佳)1945年9月3日,侵华日军在湖南芷江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时隔60年,今天早晨8时13分,在两次淞沪抗战的主战场———宝山区淞沪抗战纪念馆,象征世界和平的“和平之钟”将敲响60下,让人们永远铭记60年前的历史,并祝愿世界和平。

  抗战老人敲响和平钟

  记者了解到,除了宝山区领导、学生代表,当年的抗战老战士也将亲手敲响“和平之钟”。淞沪抗战纪念馆副馆长沈建中告诉记者,这次能邀请到的抗战老战士已不足10人。黄埔同学会的5位老战士,已经60年没有相聚,接到邀请后,他们约定今天再度相会在当年曾战斗过的地方。

  今日8点13分,坐落于淞沪抗战纪念馆的“和平之钟”将首度被敲响,伴随着60声悠远的钟鸣,千羽和平鸽也将纷纷起飞,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钟声将使人们再次记起沉重的历史,并祈祷世界和平。

  每个细节都体现历史与和平

  记者了解到,今晨鸣响的“和平之钟”是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全新打造的,从设计到成钟历时半年时间,曾几次修改设计,以使每一个细节都能凸现“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和平之钟”重1.5吨,高1945毫米,象征抗日战争于1945年胜利结束;上口直径813毫米,象征八·一三淞沪抗战;下口直径1280毫米;象征一·二八淞沪抗战;钟的上部有四条龙盘顶,象征抗战时期中华四万万同胞,钟下口8朵莲花,象征着8年抗战;钟身回纹图案则是长城的变形图腾;中国抗战军民群像浮雕表现出中国军民奋勇抗战的场景;钟体醒目处还铸有“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视和平,开创未来”十六个大字。青铜铸成的钟身,声音厚重悠远,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

  抗战纪念馆造钟完成夙愿

  沈馆长介绍说,在这片血染的土地铸造一座“和平之钟”其实是纪念馆多年的愿望,今年借着抗战胜利60周年的契机,“和平之钟”终于在姚子青烈士牺牲地遗址旁落成了。

  现在的淞沪抗战纪念馆位于宝山区临江公园内,曾是两次淞沪抗战的主战场。临江公园所在地是当时宝山城墙的南门,也是日军登陆的第一地点,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当年守卫宝山城的600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这座“和平之钟”的任务就是提醒人们始终铭记来之不易的和平,因此,它不仅会在今天鸣响,今后每年的“八·一三”、“一·二八”、“九·一八”等纪念日,“和平之钟”都会鸣响,让和平的声音,永远在世间传播下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