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礼炮为英烈而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3日20:40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吴晶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正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过新中国诞生后的无数庆典。在中国人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它又一次在聆听:敬献给抗日先烈的60响庄严的礼炮。
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簇拥着洁白耀眼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簇新的红地毯上,胡锦涛等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肃立在6000余名各界代表中。16个以红色花朵拼接的大字,镶嵌在翠柏丛中: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响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早已退下戎装的抗战老战士们纷纷挺直腰板,同系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齐声高唱。60年前的此刻,亿万中国人欢庆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老战士张玉华曾流着泪唱起国歌。“今天的国歌奏得格外响亮,”因战争创伤而听力受损的他告诉记者:“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纪念。” 60响礼炮的轰鸣,回荡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 张玉华说,我仿佛又听到昼夜不息的炮火,看到战友前仆后继的冲锋。“我要代他们好好听听今天的礼炮。” 张学良将军之子张闾琳从头到尾数着礼炮的声声鸣响。“我的父亲发动了‘西安事变’,他和所有中国将士一样,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他说。 杨虎城将军的女儿杨拯英“长长出了一口气”。“我虽然在2岁时就失去了父亲,但我知道,今天的和平景象是父亲和无数先烈的唯一心愿,”她说。 6000只和平鸽,在直刺蓝天的纪念碑顶端盘旋。人们献上巨大的花篮,追忆着那些模糊而又清晰的名字。菊花,歌颂着高洁的忠魂;百合,寄托着亲人的怀念;康乃馨,重叙着战友的温情。 60名抗战老战士,紧随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缓缓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沿着花岗岩铺成的台阶走上月台。他们相互搀扶着,每步上一级台阶,都要略作停顿,抬头观望。这是第一次,能与健在的战友如此相聚;这是第一次,能与逝去的战友如此贴近。 望着碑身正面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抗战老战士史同德默立良久。“我们为了祖国的尊严战斗,这是祖国给子女的最高荣誉,”他说。 一双双苍老的手,摩娑着绽放的朵朵鲜花。在碑身西面“抗日敌后游击战”这幅浮雕面前,张玉华伸了伸手,似乎要抚摸那些与真人一般大小的英雄群像。 仿佛,游击队员,还在茂密的青纱帐隐蔽疾走;年轻的母亲,正将自制的土枪放到远征的孩子手上。壮志未酬的战友就在身边倒下,众志成城的嘱托仍在耳畔回响。 “我常常做梦,梦见他们,好多记不起名字了,但他们的模样忘不了啊,”张玉华哽咽着,手捶打着胸口。 60响礼炮,也在向支援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致敬。原美国飞虎队成员格里斯特用手抚摸着胸前那枚抗战纪念章,说道:“每一个参与中国抗战的人都是勇士,他们为着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而来,他们是世界的英雄。” 60年前,格里斯特和妻子分隔两地,独自在中国庆祝第一个结婚纪念日,同时分享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喜悦。而今,格里斯特夫妇应邀一同来华参加庆典。 格里斯特在支援中国抗战时写给妻子的书信已集结成册,就要在中国发行。书里记述了抗战胜利前夕,他在中国农村的见闻和感触。“中国抗战的故事就是我们渴望和平的故事,”他说。 按照中国传统历法,60年为一甲子,代表生命的一个轮回。60年前的今天,中国结束了近代史上的百年屈辱;在中华民族腾飞的今天,60响礼炮也在激励着共和国年轻的未来。 14年抗战,3500万中国军民伤亡。这是每一个中国青年必读的课程。育英学校初二学生施润茜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北京大学环境系学生张礼文说:“日本在战争中获取的也只有创伤,希望他们不要把昨天的错误带到明天。”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和碑文浓缩着历史。清华大学电子学系学生卢明驻足周恩来亲笔题写的碑文前,念道:“……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