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四二一”时代呼唤全新的养老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4日04:00 新晚报

  文/摄本报记者 耿新

  “四二一”时代的到来

  哈尔滨市老龄委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哈尔滨市总人口950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110万,占总人口的11.5%。老年人每年还在以3%的速度增长,每年增加大
约4万人,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增长的速度还要加快。2020-2030年,将是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阶段。目前40—50多岁的中年人———“四二一”家庭结构的父亲、母亲,将进入老年人的行列。他们的养老观念对传统的养老模式将产生很大的冲击。

  “四二一”家庭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在养老这个问题上,“四二一”老人同其他年龄段老年人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他们对于自己的养老问题都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而另一方面,对于这种传统的养老模式能否适应自己的需要也表现得忧心忡忡。

  记者在采访中接触了许多这个年龄段的人,发现在他们身上,多数人都不再拘泥于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而且,现实的情况也不允许他们做这样的考虑,因为,家里都只有一个孩子,毕业后有的孩子去了外地甚至国外工作,想指望也指望不上。有的老年人表示,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大,孩子大都自顾不暇;而且自己的经济情况也还过得去,也不想再增加他们的负担。还有的老人在子女养老的问题上表现得更为开通,“为什么一定要孩子负责养老,我们把孩子培养成人,的确付出了很多,但这就一定意味着孩子欠我们的吗?我们在付出的同时不是也收获了快乐?”

  这种家庭结构的老人更关注老年生活质量。他们大都在建国后出生,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思想开放,注重生活质量。在经济条件方面,同上一代老人相比也有了很大提高,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儿女的负担也比上一代老人小得多,所以,如果说,目前的养老模式还能适应现在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而对于“四二一”家庭结构的老人来说,目前的养老模式以及养老机构的软硬件设施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

  养老凸显个性化

  老龄委有关人士对记者说,近年来,社会养老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属于起步阶段,还很不完善,也不配套。经营服务模式千篇一律,基本沿袭了养老院的模式,缺乏家庭氛围,不符合现代老年人的居住理念,是传统养老模式一个突出的弊端。

  我们目前的养老机构,实际上,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符合现代老人需求的老年公寓,经营上仍然采取养老院、敬老院的模式,这种养老模式类似住医院和集体宿舍:集体住宿,集体生活,缺少家庭气氛,缺少个性化服务,个人自由和私人隐秘空间很少,不符合现代老年人的居住理念。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中,半自理、不能自理、高龄老人、痴傻老人占有相当的比重,低龄健康、完全能够自理的老人比例还很少,这说明了现在的养老机构还在遵循传统的养老模式,还不符合大多数老年人居住养老的要求,老人们只要在自己家里还能维持,就不愿意去住社会养老机构。

  老人住进养老机构,要精神愉快,要有家的感觉,有新知识的了解,日常生活有新鲜感,与社会保持联系和接触。要逐步由供养照料型向精神服务型发展,使老年人的活动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过度。

  公寓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老龄委有关人士表示,老年公寓、养老院、护老院、护养院和临终关怀医院相互配套、各有分工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应该是养老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近来,应该大力发展老年公寓的建设。

  目前,绝大多数老年公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年公寓,按照国家的规范标准,老年公寓是指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开发商在小区的设计施工上以老年人为居住主体,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体能特征。比如,卫生间的房门和内部空间要宽大,老年人在有人搀扶的情况下进出也很方便,厨房的设施的高度要加以考虑,让坐在轮椅上的人也能方便地取用,浴缸的一边可以拆开,以便于老年人进出,老人房间内有报警措施,即使不能言语也能通知医护人员……老年公寓是公寓式老年住宅,老年人自己或者与家人独立居住。公寓内有公共食堂、洗衣房、文化娱乐中心、医疗设施等各种服务和专门的服务人员。老年人入住老年公寓,既有居家养老的家庭温馨,又可以便捷地接触社会,了解新知识,还能接受社会养老的各种服务,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

  老年公寓主要适合于低龄、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当老年人步入高龄,公寓内的服务难以满足需要时,再到养老院去过集体生活。当进一步出现生活自理困难或者完全丧失自理能力时,再到护老院和护养院生活。这些部门都配有医护人员,而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自理能力的减弱,相应部门的医护人员逐步增多,服务中的医疗比重也逐步增大。而在临终医院,在医护人员的照料下,老年人将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