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走出去,换脑子进厂子挣票子——陆川县发展劳务经济纪实(0904)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11:44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本报记者 韦青林 通讯员 冯迪

  陆川县珊罗镇农民梁天龙到广东打工积累了资金后,毅然返乡创业,利用自己学到的一技之长创建了天龙现代农业生态园。目前,该园面积已达300亩,投资已达300多万元,年产值达200多万元,可安排60多人就业。

  在陆川县,像梁天龙这样外出打工学到一技之长和积累资金后,回到家乡自己创业的事例很多。“挣了票子,换了脑子,回家办厂子,几年带富一个村子”,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这是该县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高度重视 劳务经济快速发展

  该县是农业大县,有79万多农业人口,农村劳动力约42.7万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约为23.5万人,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9万多人。人多地少的状况使该县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必须组织引导更多的农民向异地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依靠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壮大劳务经济,才能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为此,该县把劳务输出作为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去年2月,该县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亲自挂帅任组长,把农民工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部门。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列入了该县政府2004年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之一。去年1至11月,该县组织劳务输出总人数达13.5万人,劳务输出人员年劳务纯收入约7.4亿元。今年1至7月,该县组织劳务输出总人数13.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万人,增长了10%,劳务输出人员半年劳务纯收入约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

  授之以渔农民携技走四方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土地上走出去的农民只有在进城镇、入企业时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留得住、挣到钱、有发展。该县决计送给农民工兄弟一把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去年5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把对外出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作为劳务输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整合本地职业培训资源,积极引进外地培训机构,狠抓劳务输出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传授务工基本知识、职业技能,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使农民工“更值钱”,更加大胆地走四方。

  完善网络 给务工插上腾飞翅膀

  去年以来,该县先后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广东中山、广州、东莞、珠海等市考察劳务市场,并与这些地方的一些企业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去年仅中山市,该县就先后组织输送了5批次共7000多劳动力到该市的一些企业、工厂务工。

  为给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有效的信息,该县完善健全全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网络,积极联系广东、浙江等地的人力资源公司,加强劳务协作,收集用工信息,了解用人单位招工条件要求、工种岗位,及时向农民兄弟发布招工信息。去年,该县共发布用工信息3千多条,岗位1万多个。该县还全面加快了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除设立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外,还把劳务输出工作布点到各村。到目前止,该县已在各行政村设立了57个劳务输出代办点。各劳务输出点负责发布用工信息,登记好本村有外出愿望的农民名册,集中好开展岗前培训,使他们找到更多外出务工的岗位。

  采访结束时,陆川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该县在外务工农民每年除可带回外出务工收入约七八亿元外,还带回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外出务工使该县农民换了脑子、开了眼界,外出务工富起来的人员返乡后又进行了“二次创业”,成了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宋建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