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打击“地下保单”瞄错靶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13:57 法制早报

  “地下保单”对准北京“有身份”高端人群

  投保人以转移资金为目的收益率高达20%

  曾经有内地保险公司代理人这样感叹,“地下保单的回报太有诱惑力了。以普通寿险为例,内地公司的预定利率仅是 香港、澳门地下保单回报率的一半;投资连结保险相差更
大,我们的回报率是3%-7%,而地下保单却承诺达到20%。相 比之下,我们的产品太没有竞争力了。”

  □本报记者夏春春 发自北京

  “为什么要走私汽车呢,因为一样的汽车,走私来的价格低很多,‘地下保单’是一种服务走私,比起国内保险公司 的产品,从费率和服务质量方面来讲,有不少竞争优势,所以这种服务走私在内地发展得很快。”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王 绪瑾教授认为,用走私汽车做类比会比较容易解释“地下保单”在内地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

  不过,王绪瑾教授的这个类比并不是鼓励人们去买走私商品或服务,“北京4年前就有‘地下保单’了,有人还推荐 我买,我怎么会买呢?又不是不懂法。”王教授作为保险业界知名专家,对合法还是非法保单分得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对于 内地保险公司多年来面对境外保险公司“地下保单”的抢食行为无所作为的境况,王教授也是“怒其不争”,这也正是他对《 法制早报》记者用走私汽车作类比的含义所在。

  打击“地下保单”的宣传材料已印数十万份

  地下保单,一般指境外寿险公司或港澳寿险公司未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而向内地居民销售的保单,有人认为准确的称呼 应是“境外保单”。不过,业内都比较清楚的是,这些“境外保单”的主要来源区域还是香港,一般是香港本地的保险公司或 是国外保险公司在香港的分公司向内地居民销售这些“境外保单”,当然,一些澳门保险机构也有参与。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香港寿险保费收入的1/3来自内地公民,涉及金额达到100亿元左右,这两个数据 成为这几年“地下保单”规模的权威数据,但是一直没有被内地监管部门承认。北京保险业协会秘书长于文博在接受《法制早 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下保单”是处在内地监管之外的保险,所以内地监管部门根本无法测算具体规模有多大,能肯定的 是,这个数字非常巨大。

  让监管层无法再视而不见的另一组数据是这样的:2005年广东省首季人寿保费同比增长0.2%,仅达到55. 5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50%的增速,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而在深圳市场上,头两个月寿险公司的收入微幅增长2.2%, 也是大幅度回落的态势。

  没有证据表明南方沿海城市的寿险增幅的回落与“地下保单”有关,但是,监管部门打击“地下保单”的决心却越来 越大。

  保监会早在1999年就曾发出公告,严禁海外保险机构非法从事保险及中介活动,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直至永远 取消其在华设立代表机构的资格。2004年,保监会和部分派出机构继续加大了打击地下保单的力度,分别于当年的3月1 9日、6月23日和11月11日下达通知,全面部署、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地下保单活动,并联合公安部对“地下保单”进行 肃清,表明了中国保监会对待“地下保单”的严正态度。

  中国保监会近日又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查处的力度,严厉打击“地下保单”销售活动。于文博告诉记者,其实 这个宣传和查处的事情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分阶段开始了,目前他可以透露的一个细节是,由各大保险公司承办印制的宣传打击 “地下保单”的材料已经印发了数十万份,并已分发到社会各界。

  友邦受累“地下保单”未获团险牌照

  年初,美国友邦保险公司董事长谢仕荣在香港美国友邦保险(百慕达)公司(下称“香港友邦”)内部通告了一个决 定:禁止香港友邦的保险代理人销售保单给内地客户,无论保单签约地是在香港,还是在内地。

  虽然友邦发言人极力否认,但是业内人士仍然将友邦的这一决定与其未获团险牌照的事件联系起来,认为香港友邦签 下大量“地下保单”的行为惹恼了监管层,目前不得不表个态。实际上,根据《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只要保单投保和承保地 都在境外,则是合法的。而谢仕荣一刀切下来,似乎是为了防止一切发生的可能性。

  去年,保监会在《关于打击非法销售境外保单的通知》中指出,“对于在境内非法销售境外保单的境外保险机构,将 在市场准入等方面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有关业内人士认为,谢仕荣的决定就是回应这个《通知》的,如果不遏制住“地 下保单”的蔓延,友邦想要继续开设分支机构和拿新业务执照都有困难。

  但是不久前,来自浙江保监局的资料显示,“香港国卫、香港友邦、英国保诚在温州是销售地下保单的主要境外公司 。”浙江保监局出台了一份《关于温州“地下保单”的情况说明》,指名道姓的三家境外保险公司当中,香港友邦仍然赫然在 列。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保单的时效周期,以前签下的保单不能简单作废了事,目前仍然有效。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认为:友邦没能成功申请团险牌照的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作为“地下保单”大户的不 良声誉,但是另一个“地下保单”大户英国保诚公司却不受影响地拿到了团险牌照,是因为保诚的中资合作方中粮集团为其出 力的结果。友邦作为独资保险公司,在内地没有合资企业,也就不能借助内资的资源和渠道来加强说服力、竞争团险市场了。

  友邦显然奉行的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原则,先拿自家业务开刀,连《保险法》合法的业务也一并舍弃,打的 主意应该是重新获得监管层的信任。如再辅之以强大的公关攻势,最终拿到牌照应该不难。只是友邦如果认真执行谢总经理的 决定的话,损失不小,毕竟每年进入香港的内地游客都是数以百万计的,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中国保监会联手香港保险业监督处

  众所周知,一向在南方活跃的“地下保单”早已挥师北上,但是由于保险周期等原因,目前北方寿险市场还没有受到 其太大的影响。记者致电新华人寿有关人士,该人士表示没有听过这方面的消息。不过,该人士认为,北京寿险市场保险公司 竞争已经够激烈了,“地下保单”应该不容易做大。

  记者随后致电北京保险协会秘书长于文博,他认为,这种想法有些盲目乐观,北京的“地下保单”不是没有,也不是 很少,只是很隐蔽。因为北京与商业氛围浓厚的南方城市不同的是,北京有很多“有身份”的人士,这些人士因为身份的关系 ,是不会声张自己买了“境外保险”的,并且由于这样的境外保险往往涉及金额巨大和将资产转移境外的目的,暴露出来的可 能性是很小的。但是显然,其危害更大。

  于秘书长承认,今年早些时候保险协会等机构组织的宣传打击和抵制“地下保单”的活动效果并不好,因为这样的“ 境外保险”目标是中高端客户群,但是监管部门的宣传渠道却是针对社会大众的,力气并没有用在刀刃上。

  内地的“地下保单”在1999年前后就出现了,到2003年,根据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的CEP A协议相关规定,香港居民可以在获得内地保险从业资格后,在内地执业,但只能为内地保险公司展业,不能为境外(香港) 保险公司在内地拉业务。在这个协议签署之后,内地监管机构一度认为“地下保单”将遭遇重大挫折。不过,后续发展让人有 些始料不及,2002年之后,“地下保单”来势依然凶猛。

  但是,由保监会这样的监管部门下达强硬的政策来打击“地下保单”会有效吗?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王绪瑾教授 认为,监管机构如果不与境外监管机构联手监管,效果应该不会太好,因为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在香港有分支机构, 内地监管机构堵得了一家,不见得堵得了全部。

  可能是保监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04年11月26日,中国保监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保险业监督处在京正式签 署了《保险监管合作协议》。两地保险监管机构共同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共同打击“地下保单”,维护正常的市场环境。

  不过,这种合作也许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出效果,最近一些有关“地下保单”的报告已经表明,监管部门下一步工作 形势很严峻。

  江苏保监局8月初公布的今年上半年江苏省保险业市场运行报告显示,一些境外保险公司不断进入江苏销售“地下保 单”,销售对象主要瞄准了高端客户,包括私营企业主、公司高级管理人才。“地下保单”暗流正从广东、

福建等沿海城市向 富庶的长三角地区涌动。

  消灭地下保单要变“堵”为“疏”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消灭“地下保单”光靠“严打”是不行的。“地下保单”在费率、产品设计以及投资回报方面往 往是购买“地下保单”的内地人所不可抗拒的诱惑。内地合法经营的保险公司完全可以提高自身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将“地下保 单”挤走,但是,目前他们显然还做不到,因此才更多地依赖保监会等监管机构。

  曾经有内地保险公司代理人这样感叹,“地下保单的回报太有诱惑力了。以普通寿险为例,内地公司的预定利率仅是 香港、澳门地下保单回报率的一半;投资连结保险相差更大,我们的回报率是3%-7%,而地下保单却承诺达到20%。相 比之下,我们的产品太没有竞争力了。”

  王绪瑾教授认为,面对这样的情况,用政策来堵是不够的,内地监管机构应该学习“大禹治水”的疏通办法,只要将 保险渠道打通,“地下保单”就没有市场了。

  有专家提醒,内地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应该意识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境外经商、

留学或旅游,客观上出 现了一种获取全球化保险服务的需求。撇开合法与否,单纯从市场角度来讲,一些境外保险机构只是抓住了这个商机,而国内 保险公司则在这方面“打盹”,错过了机会。如果合法的保险机构后来居上,有本地法律保护,相信投保人是会“回归的”。

  王绪瑾教授爱打比方,他说,大家都知道有鱼在那里,但是未必就能捞得到。内地保险公司应加强产品设计、服务质 量和投资赢利能力方面的修炼,监管机构也要为公司做好市场环境和投资机构等方面的完善工作,多方努力才能共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