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景区建设要创造未来文化遗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15:26 扬子晚报

  9月4日,首届“创造新的文化遗产”灵山论坛在无锡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导魏小安在论坛上作了《创造未来文化遗产》的主题报告。魏小安说:我国不仅要保护好现有世界遗产;更要在大规模城市建设和风景区建设的黄金阶段致力于创造未来文化遗产,为中华文明复兴和世界文明繁荣做出一个文化大国的贡献。世界遗产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魏小安介绍,世界遗产的概念起源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制定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热的升温和各地品牌意识的强化,全国各城市产生了世界遗产申报热。目前全国有36个项目已经列入遗产申报后备名单,正在准备申报的更是多达上百个。而按照规则,每年在一个国家只能批准一个项目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因此,假如这些项目都符合要求,也要上百年才能完成。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我国现在每年城市建设完成的建筑面积接近二次大战后整个欧洲重建的面积,但在许多城市,华而不实、费而不惠、大而无当的建筑比比皆是。这种强烈的对比引起了专家们的思索:世界自然遗产是老天爷留下来的,世界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我们当代人的历史责任何在?

  经过两年多思考后,魏小安联手北京、无锡等地院校、企业发起成立了《创造未来文化遗产》课题组。魏小安认为,世界遗产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目前全球世界遗产数量有812处,其中文化遗产628处,自然遗产160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24处;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分别在2001年和2003年确立了总共4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又先后确认了120项世界记忆遗产。今年5月份,联合国粮农组织又评选出5个世界农业遗产,目前还在考虑引入一个“世界物种遗产”的概念。而修建于1956年的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修建于1931年至1956年的以色列特拉维夫白城等现代建筑,又都以“现代遗产”名目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说明:当代人创造的、能够体现当代特色和创新能力、符合评定标准并能作为人类文明延续实证符号的建筑物等文明成果,完全能够以“未来遗产”的身份跻身世界遗产名录。

  创造未来文化遗产,要成为旅游开发之“魂”

  魏小安指出,世界遗产是发展旅游业的金字招牌,全球皆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2年制定的《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管理》开篇就说,“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定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恰恰是旅游者年复一年涌向这些遗产地的原因。”该组织公布的数字显示,仅在1998年,全世界就有近5亿人游览了552个世界遗产地。

  我国目前有31项世界遗产,并有大量后备队伍,但批准进入门槛的等待是漫长的。因此,创造未来世界文化遗产就成为我们风景区尤其是主题文化园区开发建设的最佳选择。魏小安建言,打造未来文化遗产级的风景区一定要做到:百年大计,策划第一;策划方案,创意第一;创意构思,特色第一;特色立论,文化第一;文化竞争,市场第一;市场开发,超前第一。他认为,目前我国的主题文化园区中已涌现出如深圳世界之窗、上海新天地、海南南山佛教文化苑、浙江乌镇二期工程、无锡灵山景区、昆明世博园等一批有影响的当代创新的文化景观,还出现了像西安唐乐宫歌舞表演、桂林《印象刘三姐》、云南《云南映象》等文化精品,它们极有可能成为我国首批未来文化遗产。

  魏小安这番论述,在本届灵山论坛上引起众多旅游专家和业内人士共鸣。无锡灵山景区、深圳世界之窗、海南三亚观音文化苑、云南世博园、山西绵山、浙江柯岩、南京中山陵、上海野生动物园、洛阳龙门石窟、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等全国30家著名景区负责人,在论坛上通过了《关于创造未来文化遗产之灵山宣言》,并准备设立未来遗产论坛,组织未来遗产研究会,通过数年努力,争取发起并缔结创造未来遗产的国际公约。

  在4日下午的著名景区负责人记者见面会上,许多旅游开发与经营商表示:未来文化遗产理念,给我国旅游业“项目做特、文化做深、产品做精、服务做细、产业做强、品牌做响、市场做透”树起了一根高标尺,将带来一场“旅游革命”。本报记者江锡民唐传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