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写字乞讨亮亮心怀求学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03:57 山西晚报

  

写字乞讨亮亮心怀求学梦(图)

  一次发烧不幸致残,为治病,山村教师陪儿乞讨整三载;又是一个新学年,看着背起书包上学的同龄人,12岁的残疾乞讨儿亮亮那羡慕的眼神,常常刺痛母亲的心

  9月2日上午8点,太原市迎泽大街距离火车站不远的地方,一段凄惨悲伤的音乐引起
了记者的注意:公交站牌前,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一个四肢萎缩、“瘫”在地上的小孩用嘴含着铅笔,趴在小木板上,吃劲地“写”着字。旁边一位妇女边流泪,边不停地帮孩子擦汗,或者用橡皮擦掉写错的字,木板上的字整齐而漂亮。那一刻,有一个感觉告诉我:“那不是骗人1傍晚,记者跟随母子俩,来到五龙口南巷,听到了一段辛酸的故事,也见证了一段不屈不挠与生活抗争的人间真情。

  治病延误导致神经萎缩

  魏锦莲今年44岁,家住平遥县东泉镇三岔口村,魏锦莲原是当地的一名民办教师,丈夫是农民,两个儿子虽然调皮却很可爱。1999年,不幸降临到这个家庭。魏锦莲得了胸腹两侧结核,于是把两个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丈夫曹师傅就陪着她来到了太谷医院。小儿子亮亮那时只有6岁,一连烧了三天,两个善良的老人一看小孙子病了,村里没有医生、也没药店,便想到用家乡的土办法给孩子“刮”两下。可没想到,过了两天,孩子的病不仅没有好反而加重了。

  等魏锦莲和丈夫被召回家时,儿子已经不吃不喝、有气无力地躺在炕上好几天了。心急的夫妻俩连夜把孩子送往医院,没想到已经迟了。小亮因为发烧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导致大脑损伤引起神经萎缩。

  运城、太原、石家庄、河南……跑了多个地方的多家医院,花了四万多元,可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孩子已经没有治愈的可能了。

  母亲辞职带他街头行乞

  回到家后,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她把亮亮也带到了学校。她准备个小黑板,教亮亮读书、认字。没过多久,村里的人们就开始议论了。大家都不愿意让魏锦莲带着病孩子跟自家孩子一起上学,总觉得小亮的病会给他们带来不好的影响。再说急躁的亮亮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常常大发雷霆,确实干扰课堂秩序,于是她只好辞职了。

  少了一份虽然微薄却很重要的收入(那时的民办教师月薪只有70元),再加上亮亮还要不断地吃药,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绝望中,魏锦莲想到了对于她来说非常可怕的两个字眼“乞讨”。2003年,她带着年仅10岁的亮亮来到太原,这一次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乞讨。从此,迎泽大街东口,每天都能看到这对母子的身影。

  亮亮今年12岁了,小手已弯曲得向内折了回去,与手臂贴合着,两条细弱的腿完全扭曲,使不上一点力气。可能是因为生病的缘故,亮亮不爱说话,面对来来往往的行人,他只是默默地看着,仿佛这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更多的时候,他都是在低着头用嘴写字。摆在身边的小木板,就是亮亮的“作品”。

  方寸天地亮亮找到坚强

  亮亮和妈妈住在东五龙口南巷的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虽然放张床和桌子就已经没有空余的地方了,却整理得井井有条。那台花了15元钱从旧货市场买来的黑白电视,是整个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也是亮亮惟一的玩伴,也是他了解世界、学习知识的窗口。

  在靠近床头的墙上贴着一张泛黄的报纸,几年了,报纸一直被贴得好好的,没有一点褶皱,上面的内容是介绍一位名叫李建魁的残疾人,6岁就失去了双臂,但自强不息坚持学习,在2002年考上了大学。就是这张报纸,给初来乍到的亮亮点燃了生活的勇气,照亮了前进的方向。为此,亮亮不仅认识了不少字,还学会了用嘴“写字”,现在已经开始用嘴练毛笔字了。据说由于写字的时候,只要一点点不好,非得擦掉,光橡皮一个月也得花十来元钱的。

  谈及将来的打算时,这个坚强的女人却哭了。尤其是这两天,到处都是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亮亮总是偷偷地看别人,那羡慕的眼神,常常刺痛母亲的心。前两天的晚上,亮亮口含铅笔,用力在木板上写下了八个字:我要健康,我想上学!现在,魏锦莲最大的愿望,就是攒点钱给儿子治病,好让他顺利地走进学校。一位好心人曾告诉过她,说孩子的病在上海能治好……

  本报记者 任志霞 见习记者 杨晶/文 寇宁/图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张保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