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上海方言文章入中学课本引发争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06:01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本报讯 (记者 王有佳)新学期到来,上海市六年级学生增加了一门新课程———拓展性课程《语文综合学习》,课本中出现了一篇介绍上海方言的文章《侬晓得伐》。介绍上海方言的文章进入中学课本,在本就被认为有沪语情结的上海引起了不少争论。 让本地中学生“晓得”上海话
这篇题为《侬晓得伐》的文章出现在介绍上海本地语言和文化特色的“上海印象”单元。文章标题是一句上海话“侬晓得伐?”,文章详细罗列了上海方言的发音、声调,以及诸多有趣的上海方言,比如“沙发”、“白脱(奶油)”等叫法源于英语,“榻榻米”则借自日语。 《语文综合学习》主要用于课外阅读,让学生们了解一些海派文化。拓展性课程每周一课时,不作为学生考试科目,但入选的这篇介绍上海方言的文章仍然引起一些争论。 方言退化折射地方文化缺失 让中小学生了解上海方言,是否意味着弱化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呢?复旦大学于海教授表示,上海话和普通话本身并不对立。一个人掌握的语言越多,得到的文化和社会经验就越丰富。 于海认为,民族精神教育就要唤起青少年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和培养自己的国家的感恩之情,在中小学课堂上介绍上海方言及其历史变化,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方言背后的文化底蕴。 上海师范大学孙逊教授6岁的小外孙出生在美国,平时会话以英语和普通话为主。每年暑假回上海,孙逊都会有意识地在家里说上海方言,让小外孙从中体会上海的地域文化。孙逊认为,让下一代了解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文化很有必要,而对外地学生来说,通过了解上海方言,才能更好地融入上海社会。 由于国际化程度的加快,上海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上海方言的作用也正在降低。孙逊坦言,方言的退化说明了地方文化正在部分缺失。陪伴上海百姓多年的栏目《谈天说地阿富根》,在招聘播音员时就因为招不到说一口“正宗上海话”的年轻人,以至于电台不得不开办沪语班来培养“接班人”。 方言与普通话相辅相成 关于地方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孙逊认为,它们之间应该相辅相成,互相完善和补充。比如,“自来水”、“马路”、“麦克风”等词最早是出现在上海方言中的,然后再被吸收进普通话。他表示,在学校这个教育环境中,更应该推广普通话,传承上海话。 不久前,上海市教委语言文字管理处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上海70%市民在必要场合有能力使用普通话与人交谈,高出全国53%的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即使在沪郊农村,也有58%的人能用普通话与他人沟通。对此,于海认为,被认为有沪语情结的上海市民普遍具备了说普通话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