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赵德尊年高未敢忘忧国:60人物演绎龙江历程(12) (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07:43 黑龙江日报
  有人说,赵德尊老人的一生就是一部历史。他是新中国开国第一代最年轻的省委书记,他在党旗下奋斗了70个春秋,两次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在黑土地工作生活了34载。黑龙江日报曾经见证和记录了这位革命老人在历史关键时刻的精彩片段。报庆60周年前夕,记者采访了这位传奇般的老人。

  93岁的赵德尊老人,鹤发童颜,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虽然他记不得有关自己的新闻上了多少次省报,但回忆起建国初期在黑龙江日报发表《我们应当重视肇源县今年农业爱国增产运动的新经验》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以及不久前给省委及中央的那封提倡郭峰同志“六不”的建议信,仍然是激情满怀。

  赵老回忆说,1945年11月,他随党派到东北的第一批干部一起从延安来到当时的老黑龙江省会北安,参加了北满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迎来新中国的成立。1950年,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毛主席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号召全党全国加强抓经济工作力度。他们深入肇源农村撰写了调查报告《我们应当重视肇源县今年农业爱国增产运动的新经验》,1952年10月18日的《人民日报》、《东北日报》和《黑龙江日报》同时全文发表,对全国农村开展农业生产工作起到了指导推动作用。《黑龙江日报》后来还作了连续报道。

  时隔半个世纪,当年的年轻战士现已满头白发。赵老说,许多战友牺牲了,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新中国我们有责任守护好,建设好。最近,一些地方连续发生腐败大案,听了实在令人痛心,不正之风危害实在太大了,不能任其发展。

  2004年12月16日,黑龙江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文章,题为《倡廉政张正气拒贿风》,介绍赵德尊老人的一封倡导在党内学习郭峰同志的“六不”做法的建议信,在龙江大地刮起一阵反腐倡廉新风,老一代共产党员的呼声,引起了全省乃至全国各地领导干部的强烈共鸣和广大群众的热切关注,一场“学老前辈,树新风尚”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活动悄然展开。

  说起这段往事,赵老回忆道:“原辽宁省委书记郭峰同志是我在太行山抗日时的老战友,参加革命多年,战友多朋友也很多,他在患病住院期间,主动谢绝亲朋好友和领导干部探望,并明确提出不送不收慰问金、不送不收保健品等‘六不’要求。我认为十分值得提倡,就给省委及中央写了一封信,建议大力倡导郭峰同志的‘六不’做法,在党内弘扬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好风气。中央领导同志及省委书记宋法棠等省领导非常重视,相继作出批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向郭峰同志学习,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倡导清廉自律的好风气。”

  赵老反复强调,党风关系到党的存亡、国家的兴衰,抓好党的建设至关重要,每一个共产党员,不论职位高低,都要树立清廉风气,抵制不正之风,坚持党性原则,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本色!

  赵德尊:1913年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曾任清华大学党支部书记、太行山六地委书记、黑龙江省委书记、东北局秘书长兼农村工作部部长、黑龙江省人大主任等职。中国共产党七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曾参加并领导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参加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创建,参加并领导了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及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经济建设。在黑龙江倡导并推行了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组建了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离休后仍以一名老共产党员的身份继续就一些重大问题向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
赵德尊年高未敢忘忧国:60人物演绎龙江历程(12)(组图)
党的十五大期间与郭峰(左)在一起。(照片由赵德尊提供)
赵德尊年高未敢忘忧国:60人物演绎龙江历程(12)(组图)
赵德尊近照。本报记者 苏强 摄

  (黑龙江日报)

  作者:郝建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