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爱,让我们坚强而乐观--台风重灾区灾后生活见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09:05 温州新闻网

  “我不是没有家的孩子。”抱着崭新的被褥,铺好床,安好新居后,十五岁的孤儿李许松说:“我现在有家了,一个人不再害怕了。”

  灾后第四天,走进遭受“泰利”重创的文成县石垟乡枫龙村,我们在一个男孩的眼中看到了灾区人民的坚强和乐观。

  路断房塌,农田被淹,无情的泥石流冲毁了家园,却没有冲毁灾区人民的信念。在爱的携扶下,他们战胜灾难,重新用笑容面对了生活。

  有房住,“现在心情好多了”

  昨天晚上9点多,一班自发前来的村民还在枫龙村村委会敲敲打打地忙碌着,他们要连夜在这搭建一个临时灾民安置点。虽然从天亮忙到天黑,十几个小时没歇息了,但谁也没有喊一声累。

  除了动手搭建,不少村民还主动腾出了自己的房屋,安置受灾者。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已使这个村的33户共82人无家可归。他们中有十几户投靠了亲友;没有地方可以投靠的,就住进了政府安排的集中安置点。有了吃的住的穿的,就可以保证大家不挨饿受冻。

  在安置点里,记者看到,灾民们按照受灾程度的不同,分别住在了相邻的几间屋子内。房间门口的一张小卡片,注明了受灾户的姓名,不仅如此,还有责任干部的姓名。“干部们说了,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找他们,还给我留了手机号码。”屋子里坐着的一位老人这样告诉记者。

  受灾户毛聪柳在这次泥石流中不幸失去了公公、婆婆和丈夫的弟弟、弟媳等6位亲人,另外3位亲人现在身受重伤还在县医院接受治疗。她告诉记者:“虽然我们家在这次失去了很多亲人,但政府把我们安排得很好,现在心情好多了。”

  不愁吃,“很多人在帮我们”

  一箱箱食用油、一床床全新的棉被,从民政干部手中递到灾民家门口。

  昨天上午,村里开来了好些车辆,把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刚刚领取了生活物品的灾民,高兴地赶回去招呼还没领的,小小安置点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不止这些,还有大米、猪肉、食盐、蔬菜……可谓一应俱全。“9月1日晚上刚刚遭遇灾情,9月2日上午,我们已经有了吃的穿的。”一位正在背大米的村民说,“政府想得很周到。”

  为保证安置点灾民生活有保障,县委、县政府克服了交通、通信不畅的困难,干部们手抬肩扛把生活用品第一时间送到了灾民手中。同时,镇、村干部还在安置点旁边借用农户家的炉灶,请人给灾民们煮饭烧菜,按照每人每日不低于10元的伙食标准备足一日三餐。

  “房子、田都冲垮了,你们为自己的生活担心吗?”记者随机问一位遇到的灾民。“难过,但是不怎么担心,很多人在帮助我们呀。”他回答。

  忙自救,“生活总会好起来”

  “喝水前要消毒,每100斤水放1两消毒药片……”新安装的调频广播里,正在教给村民灾后消毒的知识。

  “灾难已经发生了,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要相信,生活总会慢慢好起来的。”握着灾民的手,干部边安慰边鼓励。

  灾后的生产生活,逐渐有序。县里还给每一家农户都安排了一位副科级干部,结对帮扶,从生产上、生活上,以及心理上进行科学的指导。

  电力部门抓紧修复剩余几条输电线路,到昨天为止,已恢复正常供电。

  医疗工作小组的“白大褂”们深入一线抢救伤病员,并分发防病救灾的宣传单,帮助群众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在塌方地点,大批武警官兵进入灾区,坚持不懈地挖掘、搜寻遇难者。

  省地质厅、省地质大队十一队的地质专家也赶到了泥石流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帮助村民消除灾后存在的地质隐患。

  当记者结束采访离开枫龙村时,一队队的救灾人员还在挑着物资,往灾区赶去;一批批施工人员还蹲在水毁路面,抓紧修复。重建家园的希望,就在眼前……(温州日报 记者 马玉瑛 尤海峰 报道组 邢文东 赵雪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