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滨模式:地域美名媲美商品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09:34 成都日报

  在成都城北城乡接合部的偏僻处,因为“海滨服装工业区”的存在,使这里在全国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

  四川省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小琪称:“一旦地域成为某个产业的代名词,那就意味着这个产业基本成功了”

  灼热的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江维清见记者擦着额头上的汗,急忙起身把窗帘拉上,歉意地笑着说:“空调坏了,还没来得及修。”对于记者的到来,江维清抱着一种感激,“我们感觉像没娘的孩子。”

  这里是成都城北城乡接合部一个叫海滨村的地方,两排两层楼房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因为“海滨服装工业区”的存在,使这里在全国服装业内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从这里生产出来的服装每天源源不断地送进荷花池批发市场,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

  成都是全国10大服装集散地之一,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基地,每年1100亿元的销售额令全国乃至世界服装界垂涎。但成都数千家服装企业却大多为外地企业贴牌,至今没有一个有名的品牌(见本报8月10日A7版《外地名牌装门面成都服装别样滋味》一文)。成都服装业出路何在?隐藏在城乡接合部的海滨村似乎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不过,作为老板之一的江维清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海滨服装工业区虽然在业界具有知名度,但它不被政府所熟知。“如果政府能加以引导和扶持,海滨村式的服装企业集群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经济能量。”江维清说。

  盘活死角

  200余家企业从广州、福建等地来到此

  海滨服装工业区来源于不得已而为之的偶然。

  青龙乡海滨村处于很尴尬的位置。它在青龙场的背后,地理位置偏僻,从城内走到这个村,还需要穿过一座高架桥。与其他城乡接合部一样,有许多民工在这里租房。

  除了民工,海滨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无处不在的家庭作坊式的服装生产企业。据2003年的保守统计,这里的服装生产作坊和其附属产业作坊有数百家。这让海滨村村委会一班人茅塞顿开,决定在村上辟出一片土地,把这些服装生产作坊或附属产业集中到一块儿,不仅规范,而且有利于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如今占地300余亩的“海滨服装工业区”就这样产生了。温州服装商人江维清就是在2003年进入工业区建厂的,与他同期进入工业区的还有广东、湖北、福建、山东及本地的一些企业。之后,在短短的时间内,这里聚集了200余家企业。“我们盼望的就是集中。集中就等于资源的整合。最开始只有60家,后来来的服装厂多了,服装附属企业也应运而生,绣花的、穿珠的、印刷的、提供辅料的都聚拢于此,给服装生产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成本也减少了很多。”

  海滨村的名气很快在荷花池、九龙、泰华等服装批发市场打响,订货的批发商纷纷找上门来,每天凌晨4点到5点,运载服装的车辆奔走在海滨村狭窄的公路上,场面异常热闹。这样的热闹给服装企业又提供了发展机遇,江维清说,2003年,他的厂只是个作坊,到现在已有20多台机器70多个工人。“再过三年,会发展成600个工人的厂子!”

  专家旁白:一个“死角”就这样被盘活了。市服装协会秘书长郑万勋对记者说:“海滨服装工业区给成都服装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它的意义就在于开创了地域品牌,这种品牌模式有助于让成都的服装业‘从奴隶到将军’!”

  裙带模式

  没去招商,学校医院超市先后自觉而来

  9月2日早上8点,76岁的陈玉芳太婆准时走进车间,拿起针线开始她的穿珠工作。亮闪闪的珠子是女性服饰上的修饰品,它完全靠人工穿起来,每穿一张,可得到3.5元的报酬。陈玉芳老人对记者说,她一天只能穿3张左右,平均每天能挣到13元左右,每月400来元,但她相当满足。

  陈玉芳是资阳农村人,她在两年前跟随打工的儿女来到成都,原本是来照看小孩的,如今孙子读小学,空闲时间多了,她就来到江维清的鹭思利服装企业“应聘”当上穿珠工人。

  “反正是拿计件工资,这种工作不要求文化,不要求很高的技术,能挣多少算多少。”江维清对记者说。记者发现,穿珠车间里的10多个工人都是女性,40岁以上,基本上来自成都周边。一位女工称,她一月能挣900元左右,“手脚快的要拿1200元!”

  女老板林少铃对记者说,本土服装企业的职工工资与沿海地区的工资都是同一个标准,“按照这种模式走下去,本地很多失业人员都可以实现就业,用不着背井离乡。”

  记者调查:在海滨服装工业区内,目前200余家企业有20000余个工人,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工人还呈增多趋势。记者发现,很多企业门前都贴着招工启事,而且年龄要求和文化要求都不高。可见,这里不仅能让大量的人员实现就业,而且工业区一年还能创造近200万元的税收。不光如此,在工业区的带动下,周围相继开办了学校、医院、超市,“他们都是自己来的,根本没有谁去招过商,只要规模形成,各种配套产业自己都会来此落户。”裙带式的发展使海滨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海滨现象

  一个被遗忘而值得关注的服装业集群模式

  虽然海滨村为成都服装业的发展创造出一种集群模式,并带动一方经济发展,但更多的服装企业希望受到政府的关注,为他们解决一些难题,引导他们发展,让沉寂的成都服装业在全国走出一条路子。但这方面,老板们有种难以释怀的孤独。

  专门生产睡衣的美妮儿服装加工作坊的老板林少铃,是2003年海滨服装工业区形成后搬来的。她的“厂”成立于2000年,到2003年她先后搬了5个地方,最初在五块石。因为五块石重新规划,她又将企业搬到新都区大丰镇。但刚一年,企业所在地又被重新规划,她只好无奈地将厂子搬到青龙场附近的双水村。但这里依然没有让她安稳下来,她又搬了一次家,最后终于落脚海滨村。她说,这样搬来搬去,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在海滨村安营扎寨近3年的林少铃仍“不知道还会不会让我们继续流浪。”

  林少铃的担心不无道理。海滨服装工业区仅是海滨村为发展经济搞的一个项目,商家也是他们到荷花池等地招商引资“招”进来的。一个村开辟的“工业区”,显然不具备权威性。

  鹭思利服装加工作坊的老板江维清对记者说,城市在不断地发展,“说不定哪天这里又要规划,这么多家企业,说散还不是散了。”他非常渴望企业能够稳定,只有稳定才能求发展。他认为,海滨服装工业区到目前都只能算是一个“自生自灭的群体”,缺乏政府引导和帮助,“由于这里只是村上搞的工业区,所有的厂子只能叫作坊。其实很多‘作坊’都具备了厂的规模,这让我们很压抑,我们想发展,但受到一定限制。”他称,这里已具有一定的地域知名度,如果政府加强引导,把资源进行进一步整合,使之更规范化、现代化,这里将更有发展潜力。他遗憾地说,“海滨服装工业区成立快3年了,街道办、区上的政府官员从来没有来调研考察过,更谈不上来引导了。我们被遗忘了,像没妈的孤儿。”

  赵华也有同样的感受。赵华是成华区龙潭寺在建项目——服装产业集群“裳都”的项目总监。她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为了有针对性地打造成都的服装产业集群,曾对成都的服装业现状做过3个月的调查,“一个服装公司老板对我说:我们是被冷落的群体,没人爱我们。”

  专家旁白:市服装协会秘书长郑万勋对记者说,就全国服装市场份额来看,东部地区的生产和销售占了92.2%,中部占5.7%,而西部仅有2.1%(见下图),成都市场每年1100亿的销售额主要被东部企业瓜分了,成都挣的仅是贴牌的加工费。“要摆脱2.1%的困境,‘海滨现象’值得探究!”

  裳都“圈地”

  为“孤儿”安家,以集群手段重树成都服装

  如果说海滨服装工业区的业主们尚有孤独感的话,他们有望在不久后找到发展的依托。

  9月3日,在强烈的阳光下,位于三环路龙潭寺段的一个广阔的工地上,工人们挥汗如雨。工地外的广告牌上,“裳都”两个字格外醒目。这里便是在建四川省省级重点项目——中国西部服装产业集群。“中国最大的机遇在哪里?在西部!西部服装最大的机遇在哪里?在成都!”“裳都”的项目总监赵华女士对记者说。

  赵华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对成都的服装产业进行了3个月的调查,“调查结果一个字可以概括:惨!”惨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企业零散、业主小富即安、缺乏竞争力、资源得不到整合、依靠着服装最大的贸易中心但市场却被东部品牌垄断……她告诉记者,“裳都”的目的就是想改变成都服装的“惨”,变被动为主动,以集群手段重树成都服装形象。她称,服装产业集群是将服装服饰研发、设计—面辅料选择—成衣加工—服装服饰全方位展示、信息发布—对外贸易—品牌树立—仓储、销售—物流配送等有机结合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市场反应速度快的具有综合竞争力的服装产业基地。

  但赵华也承认,完成这个目标需要一个艰辛的过程,改变成都服装企业老板们竞争意识差便是一个问题。不过她有信心。她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多年前,大连这个城市并不美,人们爱说脏话,乘公交车总是去挤。“现在你去看,大连人没有说脏话的,乘公交车的秩序在全国最好。为什么?那是文明引导的作用。我去年从北京到成都来时,也发现成都人乘公交不排队,但通过创建文明城市,这种状况改变了。这说明,引导很重要。”

  记者调查:目前“裳都”虽然还没有开始正式招商,但已经有20多家企业愿意进入,据称,他们的方式是“引狼逐鹿”,把东部知名服装企业引进裳都,刺激本地企业求发展。这些企业在靠自己的时尚设计、自己的品牌赚钱时,相信本地企业不会再保守地靠为省外企业贴牌挣点加工费养家糊口!

  专家评说

  地域美名,我们成都人不要轻言放弃

  市服装协会秘书长郑万勋说,“裳都”起到的作用不仅是让成都服装业集群式发展,除此之外,它还将营造一种地域品牌概念,“说起福建石狮,人们就会想到那里的服装;说起义乌,想起浪沙袜业、想起遍及世界的小商品——这就是地域概念的魅力所在。”

  对于成都服装界以及荷花池、九龙、泰华等几大服装批发市场的人来说,“海滨”的地域美名已基本形成。9月3日下午,记者在荷花池服装批发市场作了个随机调查,这里的批发商们人人都知道“海滨”,大多数人都知道那里生产什么品牌的服装、他们的质量如何。一个批发商对记者说:“海滨的服装产品质量很好,但缺乏知名度,只能往地区、县级的二级市场上卖。不过还是很不错了,不到3年时间做成这样!”

  四川省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小琪在向记者解释地域美名时说:“一旦地域成为某个产业的代名词,那就意味着这个产业基本成功了。举个我们身边的最简单的例子,龙泉成了枇杷的产地,枇杷成熟的季节,到了龙泉不吃枇杷会感到遗憾;蒲江出产豆腐乳,到了那里不买些豆腐乳同样会遗憾。地域美名对推广产品、塑造品牌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一旦拥有了,就不应该轻易放弃。”

  “裳都”正在营造它的地域美名,“海滨”已初步具有地域美名,如何利用好地域美名,把我市服装企业做大做强,这不仅是服装企业自己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所在地基层政府更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本报记者邓晓洪摄影张鸣(来源:成都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