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选举暗战拖累捐资建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10:08 公益时报

  - 本报记者 王琦/摄影报道

  河南沈丘县农民李战胜最近有一件烦心事,他想为自己曾经就学的沈丘县腾营村小学盖上新校舍。但是自5月开始跑这件事,到现在学校还未挖一锹土,而他已经4次被北郊乡派出所叫去问话,还可能面临因“超计划生育”被罚款的危险。

  捐款受阻

  沈丘县是一个位于河南周口东南角的小县城。从河南省会郑州到周口市,每天只有一班火车,从周口坐长途汽车才能到沈丘县。从县城到腾营村,要走一段路况十分恶劣的公路,开车和骑摩托的人在这段省级公路上绕来绕去,躲避一个连一个的大坑。在这样环境中腾营村有一所使用了20年的小学。

  李战胜的妻子马美连说,李战胜和她在3年前就想给村里盖所小学。定下目标后,他们就将每年的收入存下10万元,攒够了30万了,2005年5月26日,李找到了北郊乡政府。为什么选中5月份,马称,因为他们想着这个事跑上2个月,估计到7月份学生们放假后就能开工,9月份开学时完工,这样不影响学生上学。

  但是,令夫妻俩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据李战胜称,最初听说他要捐赠30万元建小学,县教育局领导和乡政府都十分支持,并且北郊乡还专门成立了捐资建校筹备小组。但是随后事情就发生了变化,他再和乡里联系,乡里却将他推到县教育局。其间,李听说,有人称他捐款建校是为了当官,有政治目的。最后,县教育局副局长马培芳告诉他,“你村能人多,只要你不在腾营村建学校,全乡你想在哪里建都可以。”在学校门口,两位接送孩子的村民说,村民没有反对建新校舍的。他们认为之所以迟迟未动工的原因是,村里的干部不同意,不让建。

  一心想为本村人谋方便的李不同意在别村捐款建校。他称,为这事他们前后跑了十几趟,自己就去了3次,后来因为要照顾生意,他将具体操办交给了同村的李殿兵、李文明、周大成。

  捐款不成的原因在哪儿?李战胜向记者提供了他得到的,沈丘县教育局出具的《关于北郊乡腾营村村民李战胜捐资建校及有关情况的汇报》和北郊乡政府出具的《关于李战胜捐款建校及相关情况的汇报》。在教育局8月3日出具的汇报中,除了对李战胜的善举给予高度赞扬外,同时称,该村面临村委会换届选举,李战胜属于村主任竞选人之一。并称代李战胜操办建校一事的李文明说,李战胜没当上村主任,不捐了。还称,曾想方设法与李战胜联系,但李不露面。北郊乡政府8月2日出具的汇报中,所称的原因与沈丘县教育局相同。

  选举风波

  两份汇报中提到的选举是指腾营村5月26日举行的换届选举。

  记者采访了北郊乡党委书记崔永华,他称,腾营村部分村民对5月26日选举有异议一事,在乡里和县里进行调查后正在向市里汇报,暂时不能答复记者。

  据村民李殿兵、李文明、周大成称,腾营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约1200名,5月26日10点半进入选举主会场(腾营小学)的人员登记为603人。在投票前,乡领导决定派流动票箱入户投票,每个票箱计划100张选票,共5个流动箱,李殿兵、李文明、周大成等村民对流动选票的数量和真实程度表示怀疑。

  他们拿出了厚厚的一叠盖有沈丘县北郊乡腾营村民委员会红章的选票,选票分两类,一类是白色的村委会委员选票,一类是红色的村委会主任选票。他们当中有人称,根据规定,选举不应有多余的选票,但这些都是选举后他们从村民手中找到的。在选票上,记者注意到,正式候选人的名单上没有李战胜的名字。在正式候选人后留有一个空格,如果另选他人的就写在这个空格内。李战胜认为,这个空格可以选全村任何一个人,说自己是村主任竞选人,那全村都是竞选人。

  李称,他如果真有竞选村干部的意图,本村仅亲属就有60多人,投票最少也得60票,而不会仅仅20票。

  腾营村党支部书记张云称,选票是每个选民一份。她称,流动投票只有60多张,主要还是会场上的投票,会场投票的人大约有六七百人。

  9月1日,记者见到了北郊乡党委书记崔永华,他表示捐款不能买到选票、民心。捐款不等于政治资本,以前称李战胜捐款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的说法是误会了,不成立。他说,这个说法是是从腾营村干部嘴中传出来的。

  建校心愿仍难实现

  李战胜曾向记者感叹:“老百姓要做些事情就是办不成。”

  捐款30万的事经历了3个月的时间,8月15日,马美连终于和北郊乡政府、北郊乡信用社签订了腾营建校捐款使用协议,协议称马的30万人民币存入信用社之日起即为腾营战胜小学建校专用款。款项的使用必须由马和乡政府共同签字方可使用。

  事情看上去已进入正常轨道,但是,马称,现在乡政府的人又开始不搭理他们了。马和李战胜还有一个担忧,从捐款建校始,李战胜被派出所“请”过去了4次,最近的一次就在20多天前,虽然每次问过话后李都安然回家,派出所也没有给出什么结论,但是还会不会有第五次?马很担心。

  9月1日,记者到达腾营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腾营小学。虽然人口有2000左右的腾营村中,有很多村民在外经商。但是腾营小学从外表看,很难相信这是一所小学,全校一个学前班、5个年级,都聚集在四座房屋内,而这四座房舍更像是仓库。窗户上没有玻璃,甚至没有窗框,只是用细铁条隔开,一些“窗户”上挂着塑料布,因为晴天,塑料布没有放下。学校里的孩子们说,全校十几位教职工都挤在一间办公室内,为了节省空间,老师们将桌子并在一起,头对头备课、批改作业。

  教五年级语文的樊老师说,刚开始来还不习惯,现在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教室是冬冷夏热,夏天只要一下雨,靠窗的学生就要向里移。到冬天,学生的手全都冻了,老师的手也不能幸免。他听说有人要捐建校舍后,一直就盼望着,他说,“老师倒没什么,希望同学们上学环境能好些。”

  记者在腾营村随机问了几个村民,村民们都称,同意建校。腾营小学的校长赵鹏德说,捐建校舍是功德无量的事,真要建了新学校全村的人都感激不尽。这所学校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最初是作为仓库使用的,腾营小学的校舍在附近的几个村子小学里是最差的。

  一位孩子在二年级上学的姓周的村民说,每到下雨天,孩子就要带上钉子和塑料布。一位正带着自己的孩子玩耍的村民称,就是在我家地里盖学校,我也愿意,这是为了子孙后代的事呀。

  如今账户上的钱还在闲置着,开工似乎仍是很遥远的事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