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我第二座航空城 成其最具国际化元素城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10:39 时代信报 | |||||||||
依托机场,为渝北经济重塑起飞跑道 重庆将是我国继北京之后,第二个拥有航空城的城市,重庆航空城也将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国际航空城之一。 这座托起在机翼之上的生态城市将随着80平方公里的地盘圈定而逐渐清晰,它带给渝
2005年9月1日,渝北区委礼堂三楼,来自重庆市委、政府的研究人员以及重要企业的代表汇聚一堂——他们,是应渝北区政府之邀,前来论证“重庆航空城”的初步策划方案的。 这是一个长达一年的论证过程的“高潮”。 2004年9月,一份来自市委、市政府的文件摆在了渝北区委书记刘光全的案头,这让他既兴奋又感到压力。 在这份关于发展渝北区临空经济的文件中,重庆市委黄镇东书记、市政府黄奇帆常务副市长、赵公卿副市长均作出批示,要“渝北区认真研究临空经济”,找出新的发展点。 这与渝北区一贯提出的“依托机场建设空港强区”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并且又为渝北区依靠机场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更新的观点:发展临空经济。渝北区副区长韦竟成说:“市委的提法,比我们原来提出的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的说法又高了个层次,我们的说法是从渝北区出发,而市里的观点是立足重庆,着眼于全国而提出的。” 正是这个“着眼全国”让刘光全备感压力:一份由市委书记和两位副市长分别批示的文件,份量之重可想而知,整个渝北是否会因此而跨上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渝北能否抓住这个发展的新契机? 什么是临空经济?在渝北区刚刚接到市委、市政府批转的文件时,根本不了解。“我们立即成立了渝北区临空经济课题组,由常务副区长韦竟成负责,开展调研活动。” 关于临空经济,中国的专家有过相关论述,中国民航学院曹允春教授在其《机场周边经济腾飞与“临空经济”概念》一文中提出了“临空经济区”的概念,指出由于机场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促使机产周围生产、贸易、技术、人口等的聚集,形成了多功能的经济区。 而美国著名航空专家Mckinley Conway给出的概念则不同,他提出了:以机场为核心综合开发航空运输、物流、购物、购物商城、旅游休闲、工业开发等集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机场综合体(Airport Complex)。 虽然两个概念表述并不一致,但其共同点都是经济共同体,有共同的产生机理、增长途径和空间结构,但渝北区认为:“鉴于‘航空城’表述更为严谨,更具国际性,所以采用‘航空城’这一概念。” 航空城规划出炉 临空经济,其理论只是雏形,实践发展才几十年时间,主要表征为空港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内涵便是以机场为核心,大力发展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在国际上最著名的航空城就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航空城,年旅客吞吐量达395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123.4万吨,这远是重庆所不能比的。就连西部地区,国家民航总局确定的门户机场也是成都双流机场,重庆凭什么建航空城? 对此渝北区航空城课题组有自己的看法,虽然重庆机场目前只有几百万人的客运量,但是目前机场跑道加长工程已经完成,在2007年重庆机场将建第二条跑道,这为重庆机场成为国际机场奠定了基础。加上首都机场对重庆机场的收购,使重庆机场成为首都机场的全资子公司,有了有力的后方支持。并且,课题组成员意识到,重庆机场的覆盖面不仅是重庆,而且还包括达川、内江等周边的城市。所以,发展临空经济,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发展机场,让机场实力壮大起来。只要机场有发展潜力,那么航空城便有了支撑。 理清这些思路之后,渝北区开始到北京、上海等地考察并进行“公关”,就在此时,张守新,原就职于中国民航的一位官员来到重庆,挂职重庆市渝北区任区长助理。 有了这个有“人脉”的区长助理,渝北区似乎更有了底气,决定由张守新带队,组织人马到各大航空公司“攻关”,试图说服这些航空公司,到重庆机场开设驻地机构。 在攻关的同时,渝北区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重庆航空城进行策划,意在提出一个初步构想和实施意见。 时隔一年,经历了考察论证各个阶段,重庆市航空城规划终于出炉。建成后,重庆将是我国继北京之后,第二个拥有航空城的城市,重庆航空城也将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国际航空城之一。 机翼上的年轻都市 “《重庆航空城构想》是务虚的结果,也是务实的开始。”在重庆市航空城课题组前期工作汇报中,韦竟成如是说。 《重庆航空城构想》对未来的重庆航空城作了详细的规划,按照这个构想,未来的航空城将是绿色的国际港,是航空产业与全市区域经济互动的结合点,是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交通平台,是重庆市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以及同北部新区功能互补的重要基地。 按照渝北区的说法,重庆航空城将按照国际视野、西部一流起点来规划,确保15年不落后。 整个航空城占地80平方公里,与重庆市城镇规划中的两路组团范围基本重合,东至石坪桥组团,西至两路工业园区西区,北至沙坪生态园,南至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区,项目建至2015年,总投资将超过600亿元。 作为航空城,首先必然是交通的枢纽,重庆航空城将以航空运输为中心,与高速公路网、铁路网、长江黄金水道、城市轨道交通相连。其中航空城内部交通网络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在航空城内将新建中环线(金兴大道)起于农业园区西南政法大学校区,止于寸滩港,将航空城与寸滩码头相连,从寸滩港到航空城只需不到10分钟;新建石唐大道,起于渝北区石坪镇,经两路工业园区止于唐家沱,将航空城与渝涪高速交汇,总长只有5.5公里;新建航空大道,由机场入口处向东与渝邻高速相连;将金山大道延伸至两路工业园区,将经开区北区与航空城相连;在两路板块将新建城区一、二环线,将城市各个功能区串联起来。另外轻轨3号线将直通机场。 立体式的交通将使航空城与水陆交通融为一体,成为依托空港的交通枢纽,国际的物流基地。 “航空城首先是一座城,一座城如果没有产业支撑的话,就是一座空城、死城。”在航空城方案讨论会上,渝北区委书记刘光全对与会专家说。 因此,在航空城发展什么产业上,渝北区也费了一番心思。 按照规划,在航空城中最主要的产业便是现代服务业,这与渝北区一贯的发展思路有所不同。“原来渝北区只是认为离主城太远,发展工业才是出路,发展服务业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看来,渝北的这种想法是错的。”韦竟成说。 “目前整个渝北区内,只有一家三星级宾馆,在机场周围甚至找不到宾馆,在渝北下飞机的人,直接坐车就走了,到主城区了,渝北根本没有留住人。”渝北区委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如是说。 因此,在未来的航空城,服务业将是渝北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餐饮、商场、会展等产业将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另外一项主要产业则是依托空港的物流产业。物流一直是重庆发展的瓶颈之一,以空港为核心,附加水陆运输的立体交通网络,将使航空城成为国际物流中心。 据渝北区政府介绍,航空城还将发展依托于空港的临空工业,例如电子原件、IT产业等。 航空城将带来什么? 今年9月1日,航空城的初步方案,赢得了与会专家的赞同,因为“一个具有国际性的航空城将会是重庆未来的‘门面’”。 重庆市委研究室周勇副主任认为,目前重庆可以“打出去的牌,打到国际上的牌”,只有航空城具备这个潜力。因为空港本身就具备国际性,加上依托空港而建成的国际物流基地、会展中心、商务区等,航空城将是重庆最具国际化元素的城区。 同时,随着航空城80平方公里的地盘圈定,这80平方公里土地蕴含的商机也令人兴奋。首先一条便是地产,据渝北区常务副区长韦竟成介绍,在航空城中将有大量的生态人居项目,另外加上会展、博物馆等建筑,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商机。 其次便是餐饮服务业,在机场周围的餐饮美食城、酒吧街等项目,为餐饮企业又提供了一个发展之地。 第三,随着航空城总部经济、会展业等的发展,对于金融业来说,也是一个发展良机,在讨论会上,不少专家认为,航空城本身就应该是个金融城,促进金融的发展,进而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虽然《航空城构想》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绚烂的图景,但是专家们也提出了不少意见。 重庆市发改委国内经济合作处的孔建中处长认为,虽然航空城这个概念很吸引人,但是看了整个策划之后,给人印象最多的仍然是航空城,“除了航空城,我对其他的什么产业还是没有鲜明的感觉。”这就表明航空城的产业定位仍然没有细化,没有定出特色。 市委研究室的周勇副主任认为,航空城的产业定位太杂,不仅有服务业、物流业等,而且还有工业,例如汽车产业,根本就不是临空产业。不能把航空城当作一个大箩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对此,韦竟成也有同感,他认为航空城的产业一定要搞好定位,否则航空城是搞不起来的。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重庆分公司师博总经理认为,重庆机场目前的发展离航空城的要求还远远不够,要想壮大重庆机场的实力,首先就是政府要满足机场的用地,国航将在重庆机场新增12架飞机,目前重庆机场的范围太小,根本不能满足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