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叫好不叫座,GPS的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10:41 江南晚报

  本报记者季若予

  “的士”劫案频发GPS安装滞后

  今年6月9日,调度中心接到锡城一车主电话告知其车被盗,要求查车方位。但调度中心发现车载电话欠费无法查询,在话费充值后,调度中心立刻搜索到被盗车辆停在广瑞二村
,车主赶往现场发现,车辆是被人砸掉前窗玻璃后开到这里的。

  去年12月16日晚11:

  53,市出租车调度中心接到110电话,得知三名歹徒将出租车苏B-25396的驾驶员在梅园公墓刺成重伤后,劫车逃离。处于昏迷状态的司机在被送往医院途中才想起车上装有GPS设备,调度中心通过电子地图立即搜索到该车在常州武进横林镇,警方到调度中心现场指挥,对车辆进行了实时定位、全程跟踪与监控,次日凌晨1:00找到被劫车辆,7:00将歹徒顺利抓获。

  GPS出租车卫星定位系统,主要通过车载GPS系统与传呼中心GPS卫星定位系统的讯号链接,使呼叫中心能随时掌握车辆的所在地点和运载状况,随时根据需求联络并指派出租车辆,当车辆出现意外情况时,出租司机也可以联络中心求得支援。这样,出租车不仅得到了更多的业务,司机和车辆的防盗防抢性也得到了提高和保障。

  虽然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好处有目共睹,可就是这样一个好东西,却叫好不叫座。据透露,无锡市现有3850多辆出租车中,目前仅300余辆安装了这种系统;今年以来全市发生抢劫出租车司机案件不下50起,而在本市发生的出租车抢盗案中,安装该系统的出租车不到2%。

  8月12日凌晨发生的出租司机抢劫命案,以及8月中旬连续两晚在城南路发生的出租司机遭抢劫,歹徒手持凶器胁迫驾驶员拿出钱财,最后划伤司机逃之夭夭,都是因车上没有GPS,无法锁定时间区位、缩小侦破范围,给破案带来了一定难度。

  四大缺陷造成GPS成摆设

  无锡GPS卫星定位系统始建于2000年8月,并组建了“出租汽车调度中心”,填补了无锡市无叫车电话的空白。先后有1000多辆出租车免费安装了GPS系统,提供免费服务,出租车以提供灯箱广告使用权作为费用补偿。但是,时至今日,为什么GPS普及率越来越低,并出现目前这种尴尬的局面呢?

  技术支撑滞后,服务功能单一。无锡运行GPS5年以来,系统一直没有得到更新改造,与当前先进的系统无法同比。

  大量的出租车没有安装电子地图系统,GPS提供的仅是经纬度显示,无法起到合理分配区域流量,减少空驶率的作用。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出租车的空驶率为50%,而无锡出租汽车调度中心运行了近5年,每天接到的叫车电话仅100余次左右。就是说,在每天10多万人次的打车中,电话叫车的仅为千分之一。叫车服务电话少,业务量少,加上每个月还必须向呼叫中心交纳20元的管理费,司机的兴趣不大。再者电话叫车对司机有调度,却约束不了顾客,有些司机反映,当他们收到中心传呼前往客人所在地点时,客户已经打到路过的空车走了。这些矛盾使得部分司机觉得GPS的叫车功能某种程度上形同虚设。

  司机们更为统一的看法是在安全方面,他们认为歹徒如果真的持有防盗板发挥不了作用的枪支类武器,就算按下GPS的报警装置,警车迅速前来,车辆自动熄火也只是能保障车辆不被劫走,却保障不了歹徒随时能够威胁自己的生命。更何况,调度中心至今未能与相关应急系统全面联网,所以,GPS车辆防抢盗功能也得不到司机们的认可。

  另外,由于前不久所有出租车的灯箱广告已被省里统一作为十运会的公益广告,因而安装GPS系统的“免费午餐”宣告断档。

  GPRS三合一呼之欲出

  可以说,无锡出租车GPS系统正举步维艰,显然与现代都市的管理要求跟不上。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交通、公安等相关部门已经就GPS卫星定位系统如何改造和升级有了初步设想。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在调查后分析,针对无锡客运出租行业屡屡发生车主被抢钱财的严峻形势,无锡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GPS卫星定位系统,因而我们可借鉴苏州市GPS系统建设和运行的成功经验,由交通运管部门牵头,联系公安、信息产业、技监等有关部门,争取得到相关的资金和政策等支持,重点建设和改造现有GPS系统,增加其科技含量和完善服务功能,开发GPRS三机合一(计价器+IC卡+GPS)的多功能系统,并与“110”系统联网,更好地为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的业务和治安管理服务。此外,有关部门应选择新车投入营运、车型变更、进入新一轮营运证使用期等有利时机,积极推广出租司机安装使用GPS系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