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昨日积淀难保今日容颜(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10:52 温州都市报
  风雨没有摧垮它,岁月没有磨灭它。然而面对疯狂的盗墓者,历经上百年沧桑的古墓只能发出一声叹息昨日积淀难保今日容颜2005年09月07日

  随着市第五批文保单位名单的公布,我市文物保护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记者近日从市文物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各文博单位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群众参与的形式,加强文物保护规划编制,修缮了一大批文保单位。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管理部门还是遇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古墓葬被盗墓分子疯狂盗挖,大肆破坏……

  在文物价值被日渐重视的今天,如何保护好古墓给后人提出了考验。
昨日积淀难保今日容颜(组图)
清朝的张琴墓现在成了养蜂场。

昨日积淀难保今日容颜(组图)
昨日积淀难保今日容颜(组图)
昨日积淀难保今日容颜(组图)
古墓葬在渐渐消失

  温州被列为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550处,其中古墓葬群17处,名人墓葬45座,名人墓葬主要集中在宋、明、清时代。温州目前发掘最早的古墓葬群是老鼠山新石器时代的墓葬群。这是记者日前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管理处得到的数据。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市的古墓破坏比较严重。”一位文物工作者如是说,“破坏主要有两种,一是人为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盗墓分子对墓葬品的盗挖和墓地表面建筑的破坏和偷盗。一种是非人为的,那就是气候所引发的自然风化。”

  温州的墓葬史,是瓯越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考古发现看,温州多为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类,而其中又以扶椅式较为常见。

  随着文物商品意识的增强,温州各地的古墓出现被盗、被毁的情况也随之增加。温州许多名冢古墓极具文化研究价值,有关部门却苦于资金短缺,无力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导致墓葬出现了这样一个窘境:毫无意义的现代墓葬屡禁不止,而极具文化历史价值的古墓葬,却在渐渐消失。这不仅是温州墓葬文化的悲哀,也是瓯越文化的一大损失。

  为此,去年3月份,市人大下发了《关于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自查的通知》,对平阳、泰顺等县进行了抽查,通过人大的执法监督检查,为文物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同时还成立温州市文物保护专家组,使文物保护维修工作走向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寻访荒废的张琴墓

  苍南县文物馆一位负责人忧心地对记者说:张琴墓破坏很严重!

  据《温州文物综录》记载,张琴,清平阳县(今苍南县)人。道光十年(1830)特授云南临元镇总兵,继任台湾镇总兵。为官清廉,执法如山。死后灵柩移归故里安葬。清朝廷加谥为振威大将军。1997年,张琴墓被列为浙江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目前温州六座省级文保单位的名人墓葬之一。

  经过近4个小时的车程,记者来到苍南县马站镇山边村。但让记者感到纳闷的是,向村民打听张琴墓时,他们竟茫然地表示没有听说过。

  经过一番周折,当地村民陈章波才明白记者要找的“是一座荒废的老坟”。

  陈章波指着积谷岭山脚一座淹没在杂草中的墓,说:“这就是张琴墓了”。“小时候我经常来这里玩,那个时候这里很大,有牌坊和几根很高的石柱,还有石羊、石狮。”陈章波今年37岁,他说的“小时候”是在30年前,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看来,这座历经一百多年的古墓还是具有相当规模的。

  如今,这座古墓已经一片荒废。牌坊不见了,陈章波所说的石柱、石羊、石狮也都没有了踪迹,四周只是茂密的毛竹。

  300来平方米的墓地上,放置了十几个蜂箱,蜜蜂在坟场上空飞舞。还有一些钉蜂箱的木板,随意地散落着,与倒在杂草中的石栏杆交错在一起,更显苍凉。这样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竟然成了一个养蜂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尚未列为文保单位的、有历史价值的古墓,境况更不容乐观。如乐清磐石镇重石村庵山下发现了我市仅存的北宋进士墓南山献墓,2001年,该墓被毁盗后,近年有人在遗址上建了3座新坟。

  盗墓分子流窜作案

  古墓表面的损坏容易看见,但是墓内的破坏却是难以发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管理处处长王同军说,虽然政府部门每年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古墓

  的维护和保护,但不法分子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盗墓活动时有发生。

  为了保护名人古墓葬,文保单位一般是不发掘的,所以文物部门更加难以发现古墓内的破坏和损失。

  “现在的盗墓者基本上是团伙流窜作案,各有分工。”一名知情者说,盗墓者各有分工,有前期专门踩点的,有专门盗掘的,有专门联系买家的等等,已经形成了一条龙。

  从市文物部门了解到,流窜来温的盗墓分子大多是福建等地过来的。前几年,有关部门在苍南灵溪截住了一些石雕,其中一部分就是从温州的古墓盗运的。

  而被截住的石刻文物,只占整个被盗文物的5%左右。一名老文物工作者显得很痛心,“丢失文物不只是经济上的损失,更多的是文化意义上的损失。”

  文物部门有关人士分析,难以打击盗墓分子,除了古墓地理位置偏远、人烟稀少的自然因素外,人员少、经费缺也是一个原因。

  现在我市各县县级文物单位的工作人员多的有10来名,最少的只有1名。而每个县的文物保护单位一般有六七十处,每处查看一次就要花二十来天的时间。而且目前各县政府下拨的文物保护经费只是用作发工资,文物单位的办公费用和业务经费基本上没有落实。

  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文物部门没有执法权,打击的力度也就相对较弱。

  盗墓手段更专业

  王同军说,文物保护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各级政府已将《文物保护法》列入“四五”普法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以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还是有小数人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他们不重社会效益,只重经济利益,这无疑助长了盗墓分子的气焰。”

  乐清市被列为文保的古墓较多,目前有10座古墓被列为省、市、县级文保单位。被盗了七八次的朱质庵墓(县级文保单位),就在虹桥镇瑶岙村灵山上。

  朱质庵为明代瑶岙人,生前并无官职,其长子朱谏入仕为官,以子贵被赠南京兵部员外郎。这座墓在山坳里面,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一般人很难发现。“2002年之前,这座墓每年都有被盗挖的情况。”乐清市文物馆馆长余群鸣说,“我们人手不够,墓地位置又偏,管理难度比较大。列为文保的一些名人古墓都在离村子较远的山上,被盗挖了很难马上发现。而目前分布村里的古墓,我们是让业余文保员管理的。”而对于夜晚行动的盗墓分子,业余文保员也无可奈何。

  现在的盗墓分子采用了专业的先进作案工具,盗墓手段也先进了,更具隐秘性。

  今年4月份,永嘉县文保单位、屿北村的一座南宋尚书坟,就是被盗墓分子用先进的手段偷盗得逞的。那个“盗洞”是从坟中间打下去的,里面的四五个墓室都被打通洗劫一空。之后,龙湾、乐清的一些古墓也接连被盗。

  “他们都是连续作案的。”一名文物工作者气愤地说,“这几年的盗墓出现了盗掘面广、技术熟练的新特征。”目前,文物部门与各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打击日益猖獗的盗墓活动。

  具有文化传承意义

  按规定,温州市区城市维护费的2%作为文物保护经费,这几年都在八九十万元左右,还远不能解决文物保护需求。“今年维护费在一百万元左右。”王同军说,这些钱是不够的,“去年我们刚维修了浩然楼和籀园,费用就达130多万元。”

  在这几年,市、县文物部门花大力气去修复一些文保古墓,却遇到了新的问题。

  乐清市文物馆馆长余群鸣向记者说了这么一件事。有一个省级文保单位的名人墓,当时省里定下来一个修复方案,文物部门请工人去修复时,竟然遇到了该墓后人的阻挠。理由是修复的材料太破旧,一定要换新的。“那些材料是我们经过技术处理的,看起来虽然很旧,却是符合墓主人实际生活情况的。因为他是个穷官,所以他的墓就是比较简陋。”双方因此产生比较大的分歧。

  余群鸣说,个别宗族中的人认为,只有把墓修得富丽堂皇,才能显出后代的繁荣和兴旺。但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求恢复原貌,这样才能体现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温州古墓葬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及文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倒影。如今,我们通过对那些不同类型的墓葬、葬具、葬式的发掘和考查,不仅可以研究瓯越大地上不同时期的埋葬习俗、埋葬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习俗等重大问题,找到极具价值的实物实证。而这一切,正是古墓葬的文化传承及意义之所在,也是保护古墓的意义之所在。本报记者王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