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武汉成为最适宜创业的城市(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11:07 汉网
让武汉成为最适宜创业的城市(组图)
我国三大一级经济发展带示意图
让武汉成为最适宜创业的城市(组图)
武汉市产业空间结构图
让武汉成为最适宜创业的城市(组图)
开篇的话

  上一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实施至今10年。10年间,武汉的变化令人惊叹,总规确定的许多目标提前实现。

  中国要腾飞,城市间竞争拉力赛很激烈。面临不断涌现的规划新思维、新理论,面临城市总体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再打破传统规划知识领域,规划编制越来越需要借助外力,借助社会各阶层的智慧。

  新一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的操作思路定格为“专家领衔,公众参与”:从征集“金点子”,开展大型市民调查,广泛听取民意,至列出21项专题面向全国招标,展开总规修编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

  21项专题涵盖5大系统内容:如何在中部崛起背景下提升武汉市综合竞争力的“产业经济系统”;如何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公平的“和谐社会系统”;如何保护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如何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的“城市支撑系统”;如何进一步提高规划影响力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实施系统”。

  28家入选的研究机构实力雄厚,有反映中央声音的国家发改委,也有深谙地方实际的武汉市委、政府研究室;有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还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本土名校。

  21个专题,28份成果,为武汉总体规划修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让我们展望2020年的武汉,有了一架较为精准的望远镜。今日起,本报将连续两天,解读专题研究成果,其主题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定位、产业经济、社会和谐、人居环境和城市支撑。武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心
让武汉成为最适宜创业的城市(组图)
让武汉成为最适宜创业的城市(组图)
让武汉成为最适宜创业的城市(组图)
让武汉成为最适宜创业的城市(组图)
让武汉成为最适宜创业的城市(组图)
  一、中部崛起与武汉五大机遇

  中部崛起是国家落实区域经济发展序列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是东南沿海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三省老工业基地等重大战略决策的延伸。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主任史炜教授认为,“中部崛起”将给武汉带来五大机遇:

  1、有利于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巩固提升交通枢纽功能

  武汉占据中部“天元”地位,综合区位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第一。在沿海、沿江、沿京广等三条国家一级经济发展带中有两条交会于武汉,这一战略地位只有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四个城市具备。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曾菊新院长分析,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国家将加速建设京广快速客运专线,沪汉蓉沿江快速铁路、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以及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大型基础设施。

  武汉可以利用国家对中部的基础设施和资源能源建设的支持,进一步拓展对外交流通道,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巩固和加强交通枢纽地位。延伸经济腹地,成为中国经济向西梯度推进的首选“桥头堡”。

  2、有利于发挥产业基础和科教优势,形成国家未来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武汉拥有高等院校52所,各类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452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两院院士48名,专业技术人员45万。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有利于武汉加速将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奠定在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中心地位。

  3、有利于发挥大市场大流通优势,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武汉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商品和信息集散中心,有年销售总额超亿元的武商等10大商场,上市商业企业4个,商品交易市场总数已近700个,成交额超过500亿元。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将推进中部统一大市场建设,这有利武汉完善市场体系和流通基础设施,增强流通功能和市场辐射能力,促进中部各地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

  4、有利于深化改革,消除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武汉市政府研究室曹裕江主任分析,武汉作为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老工业基地,有可能成为国家在中部实行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试点城市,有利于武汉申报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5、有利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将创造更加有利于外商投资武汉的政策环境,同时将促进武汉加快航空、公路、铁路等一类口岸和保税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武汉加强与周边省市的交流与合作,使武汉发挥中部地区联结国际国内市场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二、必须建设最适宜创业的城市

  来自芝加哥伊利诺大学的张庭伟教授认为,芝加哥只用了100年的时间,从一个草原港口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其主要经验就是走一条制造业和服务业并进的“多元化经济”发展之路,尤其是制造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以生产者为对象的金融商贸、信息咨询、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企业提供创新源泉,对留住高级人才、引进投资资金、调整城市经济结构有重要作用。

  曾菊新认为,武汉城市经济处于“迈向成熟阶段”与“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临界期,产业经济空间由“蔓延式”向“精明型”转变,这就需要营建更好、更优的创业机会和空间,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型。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之凌的观点更加简洁鲜明:武汉要成为最适宜创业的城市,要想巩固我国中部中心城市的地位,就必须建设“一个基地,三个中心”,即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金融商业中心、科教文化中心、交通物流中心。

  其中,制造业是“基本产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强调现代制造业,是因为制造业的“链式反应”,以及制造业对城市的“创造就业”、“创造价值”、“社会稳定”、“经济稳定”等作用。

  强调三个服务业中心,主要是考虑到武汉作为省会城市、城市圈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大都市,要想做实中部地区、武汉城市圈两层经济发展腹地,需要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发挥武汉的辐射作用和对中部的带动效应。

  武汉通过“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的辐射作用,首先建立与周边的鄂州、仙桃、孝感等8个城市形成紧密的武汉城市圈,并向中部地区延伸,与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中部城市的战略合作和资源市场分配,让武汉真正成为中部中心城市,发挥引领中部崛起的作用。

  同时各城市还可以以武汉以及与武汉城市圈为平台,加强与上海、广州、北京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经济发达城市的协作,成为它们的协作伙伴和加工基地,并利用它们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加强与重庆、成都、西安等西部的城市和地区的协作,利用比较低廉的能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形成区域发展的合纵连横,结成广泛的产业协作链和人才流动网,图谋中部地区的经济腾飞。

  三、提供620万个岗位

  张庭伟认为,武汉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发展阶段的重叠性,即若干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混合存在,应对“发展阶段重叠性”的对策是“经济结构多元性”。主张采取传统制造业、现代制造业、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并举的战略。

  根据北京大学周一星教授的预测,武汉未来的就业岗位发展呈现一、二产业下降,三产业上升的趋势,空间分布将是“一产业外围,二产业沿江,三产业向心”的结构,并逐步从体力型向智力型转移。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黄燕芬主任、国家发改委经济所杨宜勇研究员的结论,到2020年制造业将为武汉提供170万个岗位,新增岗位30万个。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十字型”的两条产业带上。其中,沿长江产业带上游的沌口、常福、军山,下游的阳逻、北湖、青山主要是重型工业聚集地区,可以安排制造业岗位60万个。汉江至关山发展带的吴家山、蔡甸、东湖科技新城主要是轻型工业聚集地区,可以安排制造业岗位50万个。都市工业园区以及其他制造业安排就业岗位60万个。

  服务业要构筑与大都市相适应的“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发展体系,需要成为海外及国内的金融办公机构汇集之地,使金融职能成为武汉的现代城市标签。建设以市区配送物流为基础、省内物流为依托、区域物流为重点、国际物流为导向的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建成以信息资源网络化为主体的国家重要信息港。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创新产业。

  到2020年,武汉服务业将提供390万个就业岗位,新增岗位200万个。通过城市结构调整、制造业迁往新区,将服务业向中心城聚集,在城市内环附近的长江两岸打造武汉的“都市核”,集中布局金融商业、媒体信息、管理控制等三大现代服务功能,逐步恢复原租界区的金融职能,建设南岸嘴市民中心,置换提升王家墩商务和咨询、沙湖的办公管理和总部基地等现代服务业功能,使武汉成为名副其实的、具有区域辐射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四、近期实施五大战略举措

  史炜教授从国家战略出发,武汉建设最适宜创业的城市,近期还必须在中央的支持下,实施五大战略举措:

  1、落实武汉所承担的国家战略责任

  中央应明确武汉中部中心城市的地位,并尽快发展成为中部地区政治经济中心城市。从振兴中部经济的战略高度,国家应尽快落实武汉作为中部地区金融中心城市的地位。

  中央有关部门要尽快落实武汉作为中部地区金融中心城市的地位,近期安排一批重大的国际活动,如类似于世博会、广交会、奥运分项目等。

  争取将每年举办的中国国际电信展、国际电信论坛、国际电信设备展安排在武汉举办,力争使武汉成为中国最大的通信产业、信息产业以至相关的软件产业的会展中心。

  有重点地将一批大型项目安排在湖北和武汉,特别是针对武钢和重大化工、汽车的配套及深加工项目,应作为国家投资的重点安排项目。

  2、创造有利于武汉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政策环境

  重新评估本市及可辐射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源,特别是对市场拉动性资源的前瞻性评估,与所辐射地区的当地政府尽快制定合作发展协定。

  制定在中部率先崛起的战略性构想,报送国务院和湖北省政府,力争得到高层的支持和相关的鼓励政策。

  修订和制定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政策、外资权益保护、内外资公平竞争与有效监管制度、对外开放城市的综合发展规划与政策鼓励机制等。

  3、以工业化和制造业高速发展带动武汉经济实力的整体提高

  全面提升中心城区产业等级,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体,使其成为武汉工业和制造业出口的核心区,中长期使其成为出口的导向区,逐步将7个中心区的工业项目改造为城市工业花园,形成总部经济模式。

  集中力量建设国家光电子和软件产业基地,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继续做大、加快做强”,争取中央、中部各省、湖北省政府的支持,依托武汉科技新城和武汉地区的科研院所,建设中部地区的“科学城”。

  4、发展综合服务业体系,使武汉成为中部最重要的中心商业城市和服务业中心枢纽

  武汉的服务业一定要先做强,再做大,特别是商业零售业和物流产业,充分衔接好服务业上、中、下游的产业关系,强调公平性与一致性,打破区块封锁,按产业链关系而不是地域或行政关系来发展服务业。

  针对本市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所涉及的综合服务体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非经济准入制度。

  5、加快金融业发展,以金融业推动城市经济的开放水平

  巩固和强化武汉作为现有区域性金融监管中心的位置,扩展监管功能。

  建立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相互协调配合的有效机制,完善社会信用征信体系,完善各类金融市场要素体系。

  成立汉口银行,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中外合作投资基金,培育和发展武汉区域性票据市场,引进与金融发展相关的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和发展武汉区域性票据市场,使武汉成为区域性的资金集散和结算中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