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敦煌成为第二个古楼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11:40 人民政协报 | |
深度报道 敦煌曾是个水草丰美的绿洲,千年来人们在这里利用自然创造了伟大的文明。但是发展到今天,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正在被打破。有专家断言,若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治理,50年后,敦煌将成为第二个楼兰。莫让敦煌成为第二个古楼兰 张春莉 月牙泉的警示 出敦煌市区向南5公里,就是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形状酷似一弯新月的月牙泉四面被鸣沙山环抱,“沙水共生、山泉共处”,构成了举世闻名的“沙漠奇观”。2100年来沧桑变幻,黄沙掩埋了多少曾经的辉煌,却从未侵袭过这潭清泉。然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平稳的月牙泉水位逐渐下降,到了90年代,月牙泉水面已经大面积萎缩,泉底已清晰可见。 如今,月牙泉正在接受“输液”:从鸣沙山东北一侧,利用抽水泵管,将河水引入地势较高的水塘内,再通过面积约10亩的水塘向月牙泉慢慢渗水,以避免其干涸的厄运。 谈到为月牙泉“输液”,鸣沙山月牙泉管理处主任范存对记者很无奈地表示:这实在是迫不得已之举。月牙泉的遭遇是整个大环境内生态恶化的缩影,只有敦煌地下水位回升了,月牙泉才不会干涸。 根据1960年的数据,月牙泉平均水深是4—5米,最深处达7.5米,而在后来的40年里,月牙泉水位逐年下降。到了1999年,月牙泉泉底已经露出水面,平均水深已经低至0.4米。在月牙泉中曾生长着铁背鱼和七星草,传说中服用铁背鱼能长生不老,而七星草则能催生治病,它们与鸣沙山上的五色沙合称为月牙泉三宝,而如今再也寻不见铁背鱼和七星草的踪影了。 面对月牙泉水位不断下降的情况,敦煌市政府委托原地矿部兰州水文地质工程中心正式展开科学研究工作,探寻月牙泉的形成条件以及泉湖水位下降的真正原因。 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高级工程师杨俊仓说:“月牙泉的水和整个敦煌盆地的地下水是一个系统,这一个系统主要是来自党河,党河地表水渗入地下。为什么说月牙泉现在有着下降的趋势,就是因为敦煌的母亲河———党河上游修了水库以后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基本上断了。” 1969年,敦煌市在党河河口处建起了水库。2000年,党河浇灌的耕地28万亩。敦煌市水务局副局长马玉成说:“月牙泉的水位下降,是整个敦煌盆地地下水下降的一个缩影。” 缺水加大保护生态难度除了党河之外,敦煌城西的疏勒河也曾是敦煌至关重要的水源。然而由于上游修建了水库和堤坝,敦煌境内的疏勒河于1960年断流。水源减少了,而用水量却在快速增加着。 上个世纪50年代,敦煌只有近4万人口,13万亩耕地,2000年,敦煌人口已经达到18.7万多,人均耕地面积接近30亩。人口和耕地面积的飞速增长致使水资源不堪重负。河水再也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人们不得不越来越多的开采地下水。2003年,全市机井已达1460眼。 据敦煌市水务局副局长马玉成透露,敦煌目前每年缺水将近8000万立方米,其中农业上缺口3000万立方米,生态用水上缺口是5000万立方米。 敦煌市副市长张平说:“缺水加大了敦煌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难度。在这方面,敦煌与民勤有很多共同之处。”地处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本是河西走廊延伸到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腹地的一片绿洲。近二十年来,绿洲东、西、北三面不断被流沙吞噬,已由过去的阻沙天堑变为沙尘源头。多年来,通过大规模治沙造林、兴修水利,民勤局部环境有所改善,但生态恶化的整体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民勤县水利局局长焦多才对记者说:“民勤是西北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阻隔着两大沙漠的合拢。民勤绿洲的存亡,关系着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一旦民勤失守,就会危及武威、金昌,整个河西走廊将被截断。”甘肃省眼下正为保住这块绿洲而殚精竭虑。 由森林茂密到生态失衡据历史记载,敦煌早在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舜禹上古时期就有人类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夏、商、周时期的羌戎居此从事耕牧养殖。在汉唐时期,敦煌森林茂密,林草资源丰富,东、西、北湖及南山一带都有数百公里胡杨、红柳和芦苇,“风吹草低见牛羊”即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祁连山雪水丰富,大小河流纵横,湖泊遍布,疏勒河和党河是敦煌的生命线,设立玉门关即是因为其北凭疏勒河,南接阳关的缘故。 又据史料记载,清雍正七年(1729年),陕甘总督、抚西大将岳忠琪用兵新疆哈密,率兵卒开拓疏勒河上游之水,加大水量后,通行舟船而运送军粮。西汉至唐代时期的敦煌郡曾管辖2―9县,人口最多时达10万余人,而且因丝绸之路形成了华戎交汇的大都会和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足见当时敦煌经济繁荣,生态环境优良,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 “然而,这座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为中外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建立了辉煌的功绩;今天又以保存着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遗存而瞩目于世、镶嵌在大漠戈壁中的璀璨明珠,却面临着重蹈古楼兰神秘消失覆辙的严重环境恶化危机!”敦煌市副市长刘永革日前向记者呼吁。 据敦煌市有关部门统计,全市目前现有水资源总量为4.55亿立方米,水资源年净补给量为1.99亿立方米,年消耗量为2.04亿立方米,补排均衡差为-500万立方米。1975年至2001年的26年间,敦煌地下水位共下降了10.77米,平均每年下降0.414米。 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带来了众多生态问题。刘永革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敦煌境内的东湖、西湖、北湖一带分布着354万亩天然植被,红柳、胡杨等乔灌木生长极为茂盛;绿洲农区面积为114万亩。自疏勒河断流后,敦煌西部绿洲的植被大量死亡,乔灌木面积近50年来由219万亩下降到130多万亩。原来分布于农区的22个较大湖泊,现在已见不着踪迹了。 统计资料进一步显示,敦煌市生态环境恶化还具体表现在: ———草场退化严重。根据甘肃省草原队1965年4月调查,敦煌可利用的草场总面积有576万亩,总载畜量为11.66万羊单位,而现在全市可利用草场只有135万亩,减少了77%;载畜量5万羊单位,减少了57%,现存的草场均已成为沙化和盐渍化草场; ———湿地不断萎缩。建国初期敦煌共有湿地375万亩,现存只有270万亩,面积减少了28%,平均每年减少2万亩;绿洲区内的1万余亩咸水湖和1000余亩淡水湖现80%已不复存在,月牙泉即将成为其中之一; ———土地沙化严重。由于森林植被减少,湿地萎缩,湖泽消失,全市现有50余万亩土地出现沙化。据统计,自1994年以来,敦煌绿洲区外围沙化面积增加了20万亩,平均每年增加近2万亩,沙漠向前推进3―4米;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上世纪60年代初期,月牙泉水域面积22亩,水深7米,至1998年水域面积仅存6亩,经1998年淘泉清淤,目前水域面积也只有8.5亩; ———自然灾害危害加剧。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敦煌大风及沙尘暴强度增大,危害加剧。1996年5月29日―30日的大风、强沙尘暴天气持续10小时40分,沙尘暴持续7小时40分,最大风速27米/秒,最小能见度小于100米;2002年5月5日的大风、沙尘暴天气,大风、沙尘暴持续23分钟,最大风速25米/秒,最小能见度为零。每次大风、沙尘暴天气对工农业生产及城乡居民生活均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尤其是农业土壤的水分环境显著恶化,棉花、小麦全生育期从上世纪70年代的浇灌2次到现在要浇灌5、6次水还呈现旱情,耕地保肥能力差,板结严重,农业生态系统内病虫害日趋加重; …… 国内一些生态专家在敦煌西部考察后断言,如果这一地区再没有地表径流,地下水再没有补给来源,再过50年,敦煌西部河西走廊最大的湿地草场湾腰墩草场将变成干滩。 缘何生态会恶化? 缘何一个昔日水草丰美、牛羊满坡的繁茂绿洲会日渐萎缩,呈现沙进人退、生态失衡的生存危机?问题的主要成因在哪里? 记者从敦煌市提供的最新资料发现,导致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是水生态环境失衡、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而造成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除资源性缺水和全球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外,主要是人为因素。 首先,人口的急速增加、耕地面积的大量拓展和建坝截流,最终导致敦煌绿洲赖以生存的疏勒河、党河和塔里木河干涸断流多年。 与1949年相比,敦煌市人口由3.6万人增加到18万人,农田灌溉面积由13.4万亩增加到36.15万亩;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每年来敦煌旅游的中外游客在60万人次以上,而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受利益趋动,近年来无计划开荒、无组织移民、无节制放牧的现象十分突出,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破坏了天然植被。敦煌外围及绿洲区由于没有了地表径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绿色屏障”受到严重威胁,沙进人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现。 其次,绿洲区节水工程的实施和超量开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补排失衡,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上世纪70年代以来,敦煌先后建成党河水库及小型塘坝3座。与50年代相比,渠系水的利用率由33%提高到60.2%,灌溉水的利用率由30%提高到57.8%。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减少了对地下水的渗漏补给。 再次,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亦在危及敦煌绿洲的安全。近20年来,敦煌市水井数量大增,目前已有农用水井2534眼,每年开采地下水量达4123万立方米。加上青海石油管理局每年提取地下水约300万立方米,敦煌绿洲地下水用量已超出上世纪80年代初甘肃省水利部门提出的年最大提引地下水限额的40%。 上述行为种种,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导致了敦煌目前沙进人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失衡局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根生等8位专家最近联合完成的一篇论文,在对我国惟一一条从东向西流向的内陆河疏勒河流域实地调查后分析计算出:疏勒河上游和中游每增加1立方米用水量,下游就要减少0.3立方米地下水。而敦煌正好处在疏勒河流域下游。 “谁在下游谁遭殃”,民建甘肃省委日前的一份调研报告再次揭示出:“上游不顾下游,生产不顾生态,造成大范围生态恶化。” 敦煌的出路 “敦煌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尽快解决,敦煌将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楼兰古国,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也将不复存在。”针对敦煌沙进人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状,不少有识之士发出如此呼吁;当地干群更是忧心如焚。 谈到如何做好敦煌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直辖敦煌的酒泉市市委副书记王平,敦煌市市委书记王军需、副书记雒兴明、副市长张平、刘永革等先后向记者介绍说,为了拯救敦煌这颗镶嵌在大漠戈壁中的璀璨明珠,多年来,敦煌市按照“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开源与节流并重,保护和建设齐抓”的原则,与社会各界进行了积极的不懈努力。 在节约用水方面,该市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依据,制定出台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优化城市供水水源配置,减少地下水开采,引用河水净化后补充居民供水,适当提高生产、生活用水水价,引导、教育、鼓励城乡居民节约用水。制定了严禁新打机井、严禁开荒、严禁移民的规定,采取措施逐步关闭现有的1200眼机电井;对近几年开垦的效益不高的荒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并进一步加快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以葡萄为主的桃、杏、梨、枣等特色高效节水型经济作物;在棉花、葡萄、瓜菜生产上大力推广微、喷、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把节约的水资源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恢复天然植被,丰富和涵养地下水源。 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该市加快荒漠化治理进程,已封沙育林育草500万亩;在绿洲周边地带和重点风沙口营造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新增森林面积140万亩,使全市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3.25%提高到6%;加快农田防护林建设,对老化、枯死的农田防护林要逐步更新改造,今年已更新和改造453公里,今后每年都要按计划加快更新改造步伐;充分利用敦煌市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敦煌市各类保护区总面积达1161.3万亩。 在采取上述“节流”措施的同时,为从根本上解决敦煌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敦煌市还积极地进行了“开源”。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敦煌县政府就提出了“引哈济党”———从哈尔腾河引水至党河的初步设想,并委托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对工程进行了踏勘选址,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经过多年的呼吁、努力,目前,编制成形的《引哈济党工程项目建议书》倍受各界关注。“为敦煌的经济再次腾飞,为保护月牙泉,造福于子孙后代,为敦煌农业的长期发展,我们建议应尽快考察论证、启动‘引哈济党’工程。”在《关于引哈济党工程上马建设》的建议中,杨生海、费宝根、赵毅等近百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建议。 据专家介绍,“引哈济党”工程是抑制敦煌地下水位下降,恢复生态植被、最终解决千古奇观月牙泉水位下降的惟一途径。作为分管旅游工作的副市长,刘永革比谁都更加关注这项工程,他希望敦煌能早一天走出“喊渴”的困境。 有关人士认为,由于地域和干旱,敦煌市要量水发展,因地制宜,做到重点治理与限制开发相结合。“敦煌要做到生态环境的彻底好转,关键在于政府的决心和政策落实的力度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