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李光耀指出:对中国发展感到害怕是愚蠢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15:35 青岛新闻网
  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记者专访时指出,“对中国发展感到害怕是愚蠢的”。认为经济的重心确实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这种发展不可避免,但中国不会提出“势力范围”的要求。中国打算通过经济竞争加强实力,中国与个奉行与各国友好、通商政策,谁也不应因此而感到害怕。

  《明镜》周刊8月8日一期刊登了李光耀的访谈录:
李光耀指出:对中国发展感到害怕是愚蠢的(图)

  《明镜》周刊记者问:李光耀先生,全球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中心似乎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亚洲在新世纪里将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力量吗?

  李光耀答:占统治地位这个词用得不恰当。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对世界产生过影响的那种力量平衡在重新慢慢地恢复。那时中国和印度的社会生产总值超过世界社会生产总值的40%。目前,这两个国家在全球贸易中又成为伙伴,它们在夺回它们原来的地位。但这还不能使它们成为超级大国。

  经济的重心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 中国打算通过经济竞争加强自己的实力

  问:中国和印度的政要已经在谈论“亚洲世纪”。

  答:经济的重心确实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仅仅在中国港口转运的大量货物就表明了这点。每条水上航线都在争相与中国的集装箱码头签订合同。印度的发展缓慢一些,因为那里的基础设施还没有扩建。但印度人将着手这场比赛。

  问:西方不应对此感到害怕吗?

  答:感到害怕是愚蠢的。这种发展不可避免。50年后,中国、日本、韩国将处于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终端。如果您看一下中国人培训的工程师的数量和质量,那么您就会明白,研发工作在什么地方进行。中国人打算在没有人向他们出售技术的情况下把人送到月球上。我们必须忍受这点。但谁也不应因此而感到害怕。也存在德国人居领先地位、中国人在几十年内赶不上来的领域,例如制药业。

  问:中国的领导人用“和平崛起”这句格言争取中国的邻国。您相信这种承诺吗?

  答:是的,有保留地相信这种承诺。中国人估计,要赶上其他国家的领先地位,需要30—40年,也许需要50年和平和安定环境。他们打算无论如何要避免德国和日本所犯的错误。德国和日本在上世纪争夺势力、影响和资源导致毁灭性的战争。

  问:中国人打算采用何种不同的方式?

  答:他们将做买卖,但他们不会提出这种要求:“这是我的势力范围,你们不能进来。”美国在南美投资,因此他们也去南美。巴西向中国人提供了与美国马萨诸塞州一样大的面积种植大豆。中国人去苏丹和委内瑞拉购买石油,因为查韦斯总统不能忍受美国人。为了石油和天然气,中国人也去伊朗。他们不打算用军事手段争夺势力,而是打算通过经济竞争来加强自己的实力。

  问:中国现在已经在投入数十亿资金实现军事现代化。

  答:这只是大洋里的一滴水。中国人只是打算提高他们能够使美国人遭受损失的程度,如果美国人站在台湾一边进行干预的话。他们打不过美国人,这点他们也知道。使美国人失去介入的兴趣,这是他们的真正目的。他们根本不想攻击台湾本身。

  日中之间的对抗与小泉政策有关

  问:亚洲的另一个危机点是中国和日本之间不断加剧的对抗。

  答:这种对抗下意识地一直存在。但最近发生了一些加剧中日对抗的事情。这可能与小泉首相的政策有关。先是恢复这种信念:“我们是一个完全正常的国家。”日本人支持美国人。他们出兵伊拉克,对位于中国东海的尖阁群岛(即钓鱼岛)提出领土要求。后来,东京还要求在联合国安理会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这对中国人来说太过分了,他们拒绝日本进入安理会。

  中美将成为成为竞争对手 但不一定成为敌人。

  问:许多美国人担心,中国和美国必然成为战略竞争对手。这将成为本世纪的大冲突吗?

  答:它们将成为竞争对手,但不一定成为敌人。中国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使其周边国家成为朋友。他们与俄罗斯和睦相处,他们正在与印度改善关系。这两个大国将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将相互学习。他们没有为南中国海的石油与菲律宾和越南发生争吵,而是与它们商定共同勘探和开发那里的石油。他们与印度尼西亚缔结了贸易和技术交流战略协定。

  问:但美国人也试图进入中国的周边国家。他们在中亚获得了基地。

  答:中国人非常了解美国人包围他们的企图。他们正在巧妙地打破这种企图。如今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当中韩国人最多。他们认为自己的前途在中国。日本是亚洲惟一真正公开站到美国人一边的国家。其他所有亚洲国家在中美关系中保持中立或者对中国友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