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贵在前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00:16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 |||||||||
陈舸帆 2003年的非典让大多数国人第一次接触到了“应急预案”这个词,近年来应急预案机制在应对城市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何建立起切实有效而又具前瞻性的预案,仍是全世界正在研究的课题。
将生命和财产损失减少到最小,是建立应急预案机制的出发点,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应付,预案就无从谈起。近年来危急城市公共安全、大范围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我们的应急预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很多以前认为不可能出现的灾难,谁敢说下一秒钟不会发生在我们身边? 如果说自然灾害的预测从技术上还难以根本解决,那么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则有着相当多的共通点和可借鉴性。欧洲很多国家都规定大型比赛的时候有10%的门票禁止出售,而且观众席与场地之间的铁栅栏也装有特殊装置,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铁栅栏能在最短时间内倒下,让观众可以向场内空地逃生。这些法律规定,实际上也是一种应急预案,是以无数血的教训换来的。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体育场馆越来越多,大型赛事也越来越频繁,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措施早就应该出台了,但很多地方根本就缺乏这方面的准备。 城市的规模越大,现代化程度越高,各项功能之间的依赖性就越高。就大城市而言,现有“单灾种”的应急“版本”也到了“升级”的时候。超前认识并把握什么样的“急”可能出现,才有可能去“应”。 有了应急预案,能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也是关键。一辆失事公共汽车导致重庆长江大桥瘫痪4个多小时,上千辆汽车受堵,数万市民跑步上班。前日发生在重庆的这个事件引发了公众的质疑:有关部门有无这方面的应急预案?如果有,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 从去年开始,全国各地先后出台了各种各样的应急预案,也搞了很多热闹的演习。但这些五花八门的预案,是不是能够在灾难或突发事件来临时真正发挥作用,而不仅仅是一次次“圆满完成××演习”,就值得思考了。突发事件的涉及范围、严重程度、影响人群、各部门协调程度……在制订应急预案的时候都应有充分而全面的考虑,而且要具可操作性。外地乃至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可能照搬。比如成都和重庆应付交通堵塞事件的应急预案就不可能一样。 应急管理能力检验着全社会,尤其检验政府的管理能力。政府应将其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而公众也应学会在灾难面前如何保护个人安全并维护社会秩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