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资深外交官吴建民:中国外交官需要四种素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05:02 中国青年报

  从资深外交官到外交学院院长;从被法国总统希拉克授予“荣誉勋位团大骑士勋章”,到被毫无悬念地推选为国际展览局主席;从中国,到世界,到又回归中国。吴建民,这位外交经历颇为丰富的“儒将”,一直备受国际舞台和中国外交界关注。在9月10日外交学院建院5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中国外交官需要四种素质

  记者(以下简称“记”):今年是外交学院建院50周年。外交学院是外交官的摇篮,而您从事外交工作多年。您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其中必不可少的素质是什么?

  吴建民

  (以下简称“吴”):外交官的素质,我想起码要有4条。第一要爱国。爱国并不是只放在嘴上,而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国家的利益所在。这一点也是最为必要的。

  第二要懂世界。外交就是与世界打交道,因此要了解对方的文化、需求,同时发现双方利益的汇合点。一个好的外交官不仅要了解世界的局部,也要对全局有总体的认知,懂得某个局部在全局中的作用。

  第三要懂中国。因为中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外界对中国有些理解有些不理解。一名优秀的外交官要能把中国的事情对外界讲清楚。

  第四要会交流。一个外交官的职责说到底就是对外国人讲中国,对中国人讲外国,如果交流能力不行,就不能胜任。而中国外交官恰恰不大会交流,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中国的文化背景注重“敏于行、纳于言”,不太鼓励交流;其次,在教育上我们对交流强调得不够,因此我现在把“交流学”引进外交学院,把“在世界上怎么与人打交道”的学问传授给我们未来的外交官;再次,因特网的出现使现在的年轻人天天面对电脑,退化了与人面对面交流的能力。

  记:在很多人眼里,外交学院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不是只要进了外交学院,就一定能成为外交官,从事外交工作?

  吴:考进外交学院,是向成为一名外交官前进了一大步,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成为外交官。去年外交部招收200名

公务员,报名的有两万多人,是百里挑一。所以只有成绩优秀的人,才能通过考试,进入外交部。

  现在,外交的神秘面纱已逐渐被揭开。外交,不应当神秘。中国外交部现在提倡“公众外交”就很明智。外交在一定时期内需要保密,但一旦过了保密期,就应向老百姓公开;即使在尚未解密的时期,也应把事情本身向公众介绍。

  记:作为外交学院的院长,您上任时曾表示“要培养中国最好的外交官”。那您认为中国目前外交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在哪些方面有好的经验,应进一步发扬;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善?

  吴:外交学院有着很好的传统:学风好,学习气氛很浓;老师敬业,教书很认真。我们现在已培养了1.7万多名外交人才,其中有30多名省部级干部,217名大使,2200多名毕业生现在正在外交部工作。可以说,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大批骨干都是外交学院培养出来的。

  但外交学院也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知识老化,急需教学上不断更新。第二,学生不大会交流。善于交流是一种不断训练才能具备的本领,所以我们现在上课很重视训练学生在某特定场合的交流能力。第三,中国文化的底蕴不够。外交是讲究斗智的,而斗智靠什么取胜,就靠文化。第四,理科知识尤其是数学知识缺乏。外交是通才,是杂家,搞外交需要知识面广,而数学是逻辑思维的基础,因此应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就是现在的外交人才培养有点脱离实际。我上任后引进了“外交案例学”,钱其琛同志非常关注这门课,我本人也参与讲授。把外交案例引进课堂,才能使学生与现实接近。比如,“9·11”发生仅5小时后江泽民主席就给布什打电话,做得很漂亮;撞机事件怎么处理的;炸馆事件怎么处理的;中国外交怎样从最低谷走出来,进入外交的黄金时期等等。这门课特别受学生欢迎,大教室都挤不下,外籍学生也来听。

  上海世博会存在三大认识误区

  记:您现在也是国际展览局主席,今年12月,您的任期即将结束,您对自己在这两年任期内的工作,如何评价?如果以100分为满分,您给自己打多少分?此外,您有连任下一届的计划吗?

  吴:在我担任主席这两年里,我先后访问了西班牙、

意大利、希腊、俄罗斯、摩洛哥、突尼斯、罗马尼亚等7个国家。其中,前三国是2008年世博会申办国,俄罗斯对申办2015年世博会感兴趣。我访问这些国家,就是要把世博会的理念往前推进。在日本爱知世博会开幕式上,我曾表示,“要把世博会推向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和伊斯兰世界”。

  至于打分,让我自己打的话,70分差不多。因为工作很难做到十全十美,我打这个分数,也是给自己未来的工作留出前进余地。

  至于国际展览局主席的连任,首先要由本国政府提名,然后由大会通过。据我了解,中国政府有提名我连任的打算,从各国代表的反应来看,也很支持。今年12月1日举行大会时,是否连任就将最终揭晓。

  记:目前距离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还有5年。您能否透露一下世博会目前的准备工作已达到什么程度?中国举办的这次世博会同历届世博会相比,将会突出哪些独特之处?

  吴:2002年12月3日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以后,中国政府成立了世博会组委会,由吴仪副总理担任主任,各部的领导、上海的领导都参与其中,目前上海方面正在积极准备。

  我认为,上海世博会要想办好必须走出三个误区。误区一,认为世博会是放大的“广交会”。世博会是各国文明的大展示,并不是放大的“广交会”,前者是大机遇,后者是小机遇。误区二,认为世博会是上海的,奥运会是北京的,这太狭隘。误区三,认为世博会还早呢,还有5年。其实,举办规模那么大的世博会,5年时间已经不多,好多事情要做。

  中欧关系进入最好时期

  记:担任过驻法大使的您,一定也很关注刚刚结束的第八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您认为中欧关系未来应朝什么方向发展?

  吴:中欧关系现在已进入最好的时期。所谓“最好”,就是全面的,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方面都取得发展。

  我不太同意“蜜月期”的说法。因为蜜月期虽美好,但短暂。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中欧之间的共同利益在扩大,因此将会发展一种长期关系。

  本报北京9月8日电

  链接

  吴建民

  1939年3月30日出生于重庆。1959年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外交部工作。

  先后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王国使馆和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及首席馆员、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新闻发言人。

  1994后任中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代表及特命全权大使、中国驻法兰西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3年7月至今,任外交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2003年12月至今,任国际展览局主席。 作者:本报记者 刘坤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