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原文化5天震撼上海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0日05:56 东方今报

  昨天上午,为期5天的“情系浦江·感知河南——中原文化上海行”活动在上海闭幕。活动期间,我省共举行了十几项重大活动,尤其是在9月7日举行的河南文化产业项目发布会暨文化产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一举拿下38.5亿元的“大单”,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省委副书记王全书用16个字对活动进行了总结:效果很好,效率很高,异彩纷呈,皆大欢喜。

  领导评价

  效率高,效果好

  2001年,旨在增强交流、促进合作的“中原文化沿海行”活动拉开了大幕。从这一年开始,我省先后举行了“中原文化福建行”、“中原文化台湾行”、“中原文化广东行”和“中原文化北京行”。“情系浦江·感知河南——中原文化上海行”是我省“中原文化沿海行”活动的第5站。

  “中原文化上海行”在短短5天时间内,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在谈到今年举行的“中原文化上海行”有什么新的特点时,省委副书记王全书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前几届活动中,都是由省委副书记带队参加,而今年的活动则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亲自带队参加,并接受了媒体的专访。徐书记还应邀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参加了“市民与社会”热线直播节目,畅谈河南的历史、河南的人民、河南的发展、河南的未来……把中原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电波传递给上海人民。其二,在“中原文化沿海行”系列活动中,我省首次发布了文化产业项目,并成功举行了文化产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一举拿下38.5亿元“大单”。

  “以上两点,是此次活动的新亮点、闪光点、兴奋点。”省委副书记王全书肯定地说。

  活动丰富多彩 “河南风”倾倒申城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积淀深厚,消费市场庞大。而上海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现代化大都市,文化产业起步早,发展迅速,在产业理念、人才、技术、管理和资金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何把河南的过去和现在真实地呈现在上海面前,让上海人民了解河南、感知河南,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我省这次在上海举办的4个方面、15项活动中,几乎场场爆满。

  9月5日上午,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图书馆举行,整个会场水泄不通,前来采访的媒体不仅有包括东方今报在内的豫、沪两地主流媒体,还有港澳及外国驻沪媒体;启动仪式结束后,徐光春书记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现场记者多达60余人。

  当天下午开幕的河南、上海书法篆刻交流展,河南中国画名家作品展,河南民间工艺美术珍品展及河南古代文明展,也深深地打动了上海人。

  9月6日上午,大型广场旅游文化活动在位于素有“中国第一街”美誉的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上的世纪广场举行。上午10时,离开幕还有半个小时,整个广场已被上海市民围得严严实实。不少在上海的外国人也被这具有古老文化特色的表演深深吸引。

  来自卢森堡的卡罗先生在看过精美绝伦的少林功夫、气势宏大的宫廷乐舞之后,当即决定前往河南旅游。

  在这次活动中,河南电视台也来到上海,把经典栏目《梨园春》、《武林风》相结合,投入100多万元,在南京路世纪广场举行了大型文艺演出《情满浦江》,把此次“中原文化上海行”户外活动推向了高潮。

  河南文化产业 首获沿海“大单”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带给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以深刻的影响和震撼,极大地提高了河南的知名度,让外界认识了河南,了解了河南。

  9月7日上午,河南文化产业项目发布会暨文化产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图书馆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上海各大文化产业公司或集团,如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上海贵人影视传媒公司、上海清华科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拾荒动画设计有限公司、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等上海知名文化企业以及北京、宁夏、浙江、江苏、广东、香港的一些文化公司都赶到了现场。更出乎记者意料的是,美国蓝马克娱乐集团、拉斯维加斯旅游局总公司及韩国恩特蒙特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十余个外国公司,也前来参加了河南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

  推介会上,省发改委副主任肖新明共发布文化产业项目133个,涉及文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物保护与开发等多个领域。其中,广播电视项目12个。

  在随后举行的签约仪式上,15分钟之内,先后有8个项目签订了投资合作合同,合同金额4.45亿元;合作协议37个,协议金额34.05亿元。

  “‘中原文化沿海行’活动已举办了5届,但把文化产业拿出来进行招商,还是第一次。从签约结果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将有利于我省文化产业与发达地区开展交流,在不久的将来,人民群众就会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发展文化产业带来的好处。”肖新明高兴地说,这些项目落实后,沿海地区还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我省。

  各界建言

  形式尚可创新

  应该说,这次“情系浦江·感知河南——中原文化上海行”取得了圆满成功。但细心的参观者,仍提出了诸多不足之处。

  来自卢森堡的卡罗痴迷少林功夫,他得知河南来上海推介文化,特意来到现场搜集有关材料。然而,让他失望的是,我省各旅游部门提供的宣传材料上大多只有汉语介绍,没有英文对照,这让他十分失望。我省印制的《中原文化上海行重点推介项目手册》也同样没有英文对照。

  “上海是个国际化大都市,河南在印制宣传材料时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只有中文介绍,河南文化如何在上海这个国际舞台上走向世界?”上海市民刘玉鑫直言不讳地说。

  上海市民崔晓慧参观过古代文明展览后说,整个活动都在上班期间,应该安排在周末,让更多的年轻人、学生到此参观;或者把这些展览录制成电视节目,让上海人不出家门,就可了解河南文化的博大精深。

  华东师范大学大四学生侯新冬是我省南阳人,她看了展览后告诉记者:“‘中原文化上海行’形式很好,会在上海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形式也有局限,因为广场活动真正看到、了解到的人还是少数。所以,宣传思路、方式还要更加开阔。”

  活动期间,本报还开通了短信平台,记者共收到意见、建议200多条。66岁的马教智说,我省的饮食文化也应该向外推介。河南的豫菜历史悠久,豫菜厨师遍布全国各地,我省应整合这方面的资源,像粤菜、川菜一样,把豫菜文化推向全国。

  读者岳战先生建议我省定期举办国际中华文化节、河南文化节或者定期不定期地举办高级别的文化论坛。名叫董顺卿的读者则认为,各文化产业要积极地面向市场寻求生存之路和发展空间,而不能单靠政府推介。另一位读者认为,政府出面组织这样的活动固然很好,但也可以考虑把这样的活动交给一些公司来运作。

  作者:今报记者 梁新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