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职工文学创作实现良性循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0日09:53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看了陈启兵《盼职工文学创作走出低谷》(7月30日工人日报文化周刊五版)一文,颇有同感,感慨良多,有话要说。

  职工文学创作一时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出现滑坡、停滞甚至“消失”等现象,可以说是相当普遍的。就拿我们沪东工人文化宫来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培养出一批在沪上甚至全国都有影响的工人作家,如胡万春等,被誉为工人文艺创作的“摇篮”。由
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等“在所难免”的原因,摇篮一度“息搁”,后在像陈启兵那样的“铁杆文学发烧友”推动下,让摇篮摇起来,但又逢文化宫改扩建而再度休眠。真可谓一波三折,好事多磨。

  2003年7月,在市区总工会的支持下,终于成立了新东宫文艺创作中心,克服经费不足等种种困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职工文学创作之火越来越旺,让人刮目相看。

  领导支持固然重要,关键还是要有一支由衷热爱文学创作的队伍。文学被冷落,很大程度上是它出名、提干、致富的“敲门砖”效应日渐衰微。这似乎是坏事,其实不妨从其积极方面看:大浪淘沙,总还有痴情文学者!问题是“铁杆”们要竖起旗帜,就要像滚雪球那样团结起来,不断增大,形成团体效应、名人效应,形成凝聚力、战斗力。例如新东宫文创中心推举选拔了原上海第二钢铁厂素有“钢铁诗人”之称的刘希涛为领军人物,他热情待人,联络各方力量,逐步形成一支由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笔杆子”积极参与的200多人的创作队伍,让人无法小看。

  有队伍还要有发表阵地。新东宫文创中心主办的《上海诗报》“报小影响大”,读者遍及31个省市自治区,诗人们都以自己的作品能上版面为荣。“诗报”请资深诗人辅导新人,“手把手”修改习作。例如做了几十年码头工人的张利人欢喜写诗,但靠个人摸索进步不大。参加文创中心后,他的文化素养与新诗创作进步显著,与人合出一本诗集,自己出了两本书,质量一本比一本高。文创中心今年初还特地为张利人的新诗集召开了研讨会,分析成败得失,提出改进意见,并一致肯定了他痴情文学创作的精神。

  “诗报”不搞小圈子,作者遍及五湖四海。建国55周年之际,《祖国·母亲》全国诗歌大奖赛收到包括港台地区在内的来稿4000余件,不仅“诗报”上发,而且精选100余首汇编成书,由文汇出版社出版。今年,“诗报”又与有关方面主办了“复旦在我心中”诗歌大赛,讴歌(复旦)百年辉煌,并拟出书及举办诗歌朗诵会……

  文创中心能与时俱进扩大影响,不断发出自己富有创新意识的独到声音,归根结底是它的核心成员都有精品意识,从而带动了更多的人一起执着地登攀文学之山峦。目前,文创中心在所在区的区委机关报上开设了《新摇篮》专版,又在杨浦区总工会主办的《桥》报上开设了《金摇篮》副刊。两只摇篮不间断地摇起来,精彩纷呈的新作不时涌现,从而提升了报纸的艺术品位,浓厚了杨浦的文化氛围。

  笔者认为职工文学创作理应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道。新东宫文创中心两年多走过的路,可供参考、借鉴与研讨,以便集思广益,共同开创职工文学创作琳琅满目的春天。(作者系上海新东宫文创中心责任编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