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最后的夫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1日08:10 南方日报

  黄廷杰

  巨子郭沫若身后,世人更多的是对他“高处不胜寒”言文晚节的非议,成了独具悲剧色彩的文化现象!杂读中读到他1969年1月6日致惨遭迫害身亡儿子郭世英北大同学、挚友周国平的一封信,意外读得郭版《多余的话》:“……我老了,成为了一个一辈子言行不一致的人……”如闻空谷足音——噫吁唏,郭沫若骨子里依然是夫子!

  生活中,夫子离我们已渐行渐远。我就认识一位,姓张名华云。

  先生早年就读于中山大学,倾向进步,支持革命,为粤东教育耆宿,曾任主管文教工作的副市长,1956年执笔的《苏六娘》翌年晋京献演,轰动京华,成为潮剧的经典,由此“与潮剧结下一段悲欢离合的戏剧性姻缘”(《张华云喜剧集·重印后记》)。1960年我到文联工作时他已“落实”为由市两个潮剧团共养的“摘帽右派”编剧,至大革文化命,“卒”小如我者尚被戴高帽、挂黑牌游街,他的遭遇,可想而知……

  待“改正”已年届古稀,他被推举为广东省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进入“吟到沧桑句便工”人生驿站,间有犀利杂文见报。有次从他悼亡友的文字中读到:“夫子,你有好老伴,佳女儿……得到一个容膝之地,恩爱和睦……我呢?难说!庄子《天地篇》说:‘华封人祝尧圣人寿。尧曰:‘辞!……寿则多辱!’……”生活在这个远未大同的世界上,人们自觉或不自觉不同程度伪饰“自我”,像这样直抒胸臆,诚属罕见!

  地方曾以五套班子名义为他祝寿。举凡身份如斯,无论以什么形式现身于公众视野,势必很政治、很配合。张老虽也说过“我没有工夫去抚摩伤痕”(我相信这是先生某一特定时段的真实心态),但还是一次次将自己的心向世人剖开:

  “二十二年思不解,嗟乎左右做人难。”(《改右难》)“诗人谁享人间福?”(《诗人节吊屈原》)“老来万事皆灰尘,儒冠误了身。”(《五七干校放牛》)“骂由人骂,笑由人笑,我只是无分晓。抬头见,蜈田岭下,黑烟袅袅。”(《定格成了》)“填海补天意奈何,祝梁化蝶亦哀歌。阿凡提与济颠佛,只为人间恨事多。”(《看电视有感》)……

  绝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先生晚年还有过抛却一切光环拂袖红尘之念(此事鲜为人知,然天地愿作证)。组织安排立传,先生犹豫不决,一度误以为要由风派人物某某执笔,竟勃然大怒。鲁迅说过“相逢一笑泯恩仇”,又说过“一个也不宽恕”。“泯恩仇”固然是一种人格美,“不宽恕”也不失为是一种人格美。

  值文艺工作年会,我与张老姻亲、广东潮剧院名导演吴峰(去岁过世)多时没晤,便找个角落开“套会”,国事、家事、文事、天下事,说来说去,缅怀起张老。我说起那回海湾南岸两个文学青年受乡里所托抵舍下,要请一德高望重者为石牌坊题字勒石,我即举荐张老,往府上致电,他以患眼疾视力严重衰退为由婉拒,经我申明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宋大元帅(文天祥)墓园用的,方应允让来人过去。吴于是告诉我,张老未发表的《八秩自嘲》结句是:“眼前世事两茫茫……”闻所未闻。我说越剧戏曲片《红楼梦》有唱词“天缺一角有女娲/心缺一角难再补……”张老自己说过:“实际可以发挥自己才能的时间,不过是建国初期和中兴以来……可惜……”我想,也只能如此去理解了……

  张老85高龄谢世,华云飘远,化作烟、化作雾、化作虹……摩挲先生生前馈赠的剧作集和诗词集,不由想到:网恋光标不追捧夫子,务实社会也不催生夫子。是有本文题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