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家四代出20位教师 跨越三世纪桃李满天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1日08:54 温州新闻网

  温州新闻网消息9月11日:一家四代出了20位教师,跨越三个世纪,桃李满天下。昨天教师节,记者走访了这个“教师世家”———四代园丁动人故事一串串一家四代出了20位教师,跨越三个世纪,桃李满天下———这是今年83岁的老教师翁修心中永远的骄傲。

  翁修老师家中的摆设十分简单:老式的木质家具,配着视觉上属于上世纪80年代的黑沙发,房间里除了电视机找不出什么特别的电器。但翁修老师那始终挂在脸上的笑容使他
的家里多了几分温馨。

  父辈翁之春:典当衣物却不催缴学费

  在翁修看来,教师是一份清贫的职业。记忆中,他的父亲翁之春虽然当了30多年的教师,却经常过着夏天典棉衣,冬天当长衫的清苦生活。

  翁之春出生于清末,曾参加科举考试,取得生员(秀才)资格。1912年,翁之春担任永嘉县第三小学的校长。当时,由于没有自己的房子,翁家老少十口全部跟着翁之春住在学校,靠翁之春一人的微薄收入生活,时常需要典当衣物维持生计。

  翁之春对自己很苛刻,对学生却很大方。翁修至今还记得,当时许多学生家境贫寒,缴不起学费。翁之春就让他们欠着,从来也不催缴。但翁之春在学习上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论语》、《孟子》等四书五经都要求学生会背诵、会默写。学生一旦背不出、写不好,手掌就得挨戒尺抽打。“当时的学生都是不声不响的,老师怎么讲就怎么听。”翁修笑着说:“当时觉得那是乖,是听话,现在想来死气沉沉的课堂说明学生学得不开心,思维也不活跃。”

  翁修认为传统的父亲还是能够接受一些新鲜事物的,尽管他教语文的方式严厉而古板,但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数学、美术、体育等课程,还通过举办美术作品展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子辈翁修:没有工资仍然坚持授课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翁之春去世。永嘉县教育局派翁修接任校长一职,当时永嘉县第三小学已改为接岚小学。翁修说,自己当教师是父亲言传身教的结果。翁修的不少朋友做生意,家庭经济条件好一些,他有时会羡慕。但父亲在世时经常叮嘱他:“不要做生意,一旦做生意,你就会想着怎么去从别人手中得到。而当教师,你就得想着怎么样去付出。”

  翁之春这种不求索娶甘愿付出的品格感染了五个子女。翁修的哥哥翁百吟、姐姐翁五蝉、翁五华和妹妹翁湘霞先后走上了教师岗位。

  翁修接任后,也从不向那些缴不起学费的学生催缴学费。学校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窘困,后来教师的工资也发不出了,翁修只好向朋友借钱维持生活,时常一家人一顿饭只有一样菜。一些朋友劝翁修不要再当穷教师了,但翁修始终无法忘记父亲的叮嘱,咬牙坚持下来。

  翁修在语文教学上继承了父亲重背诵、重写作的方法。尽管他认为父亲的一些方法有些死板,但比较有效,他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

  但当学生背不出、写不出的时候,他不再用戒尺打学生。翁修意识到打是没有用的,那片“无情竹”不仅会打肿学生的手,更会打怕学生,使学生厌恶课堂。他改用罚站来罚那些不好好背诵课文的学生。

  孙辈金应生:自己出钱给学生理发

  “任何方式的体罚都是不对的。”在翁百吟的女婿、藤桥中学的退休教师金应生看来,教师要想教好学生,最重要靠两点,一是有爱心,二是事事以身作则。金应生的女儿、温州大学(筹)副教授金凡平认为父亲确实做到了这两点。金凡平说,曾祖父、二爷爷不收贫困学生的学费,到了父亲这里,发展成帮一些贫困的学生缴学费,甚至出钱给贫困学生理发。

  一次,金应生发现班上男生小吴的头发好几个月没有剪了,特别长。由于知道小吴家境贫寒,金应生想小吴一定是没钱理发,便悄悄将理发的钱塞给了他。这事金应生早忘了,可如今小吴的家人还念念不忘。

  金应生从不缺课或迟到早退,任务完成不了就留在学校里做完。

  以身作则使他在学生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学生们都不敢随意缺课、旷课,即使他不在,教室里也依然安静。

  今年78岁的金应生退休已经22年,但仍有很多学生会在教师节前后去探望他。有一次,金应生陪家人去上海的一家医院看病,在医院门口,远远地听见有人喊他“金老师”,待这名学生满头大汗地跑到跟前时,才认出来是自己30多年前的学生小夏。小夏告诉他,在公交车上看到他站在医院门口,便连忙下车跑回来看望他。

  学生和家长都很护着金应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金应生因出身等原因挨打时,一些学生的家长会冲出来要求代他挨打。“学生们的记挂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曾孙辈金凡平: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学习

  

  在母亲、市区蒲鞋市小学教师翁文芳及父亲金应生的影响下,金凡平的哥哥、姐姐都当上了教师。哥哥金颂平现任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姐姐金巾现任蒲鞋市小学语文教师,哥哥金建平曾任温州第十一中学教师。而金凡平16岁便考入原杭州大学中文系(现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并于1983 年毕业。1987 年,进入原温州大学教古典文学。

  受家庭熏陶,金凡平从小酷爱文学,小学时就从图书馆里一捆一捆地借书看。小时候,模仿老师上课是她和哥哥、姐姐最喜欢玩的游戏。所以后来成为古典文学的教师,她觉得是很自然的事情。

  父母从来不给金凡平制定学习目标,她一直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学习,甚至连考大学的前一天晚上,还能跑出去看电影。在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金凡平也不喜欢给自己的学生画框框、定标准,而是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学习。授课时,她喜欢以一种随性自在的状态,将自己从文学作品中得到的感受告诉学生,并让学生自己用心去感受。金凡平喜欢诗歌,在她看来,每一首诗歌都有自己的灵魂。她讲起诗歌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其中,从而使学生与她一同陶醉。金凡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教会学生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金凡平讲话时,总是轻轻的,柔柔的,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所以一些学生都觉得金凡平不像老师,倒像是爱给他们讲故事的朋友。

  目前,金凡平已经出版了5本书,包括《<红楼梦>回评本》、《<论语>评注》、《<古文观止>评注》等。但她认为自己是家族中最平凡的一位老师,论文学水平,哥哥金颂平远远高于自己;论对学生的细心程度,母亲、姐姐远远超过自己……她说,姐姐金巾经常会为了学生试卷上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给她打电话,探讨很久。即使有标准答案,金巾还是会时常为难自己:只要学生的答案让她觉得有道理,她会在求证后给学生分数。

  金凡平的两位舅舅、一位阿姨、一位表姐及表姐夫等也都是教师。

  家四代刚好有20位教师。提起这事,翁修老师脸上就充满了自豪,更让老人开心的是他的外孙女林声已进入师范学院读书,而且她的志愿也是成为一名教师。林声坦率地说:“想当教师,不完全受家庭影响,主要还是喜欢体验将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别人的那种成就感。”

  如果她的愿望实现,这个大家族里将有第21位教师。(温州都市报记者刘雪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