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聚焦龙城发现之后:在城市改造和文物保护之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05:49 东北新闻网

  提示

  历史文物的价值,根本在于它能见证历史,“饱含着过去年月的信息而遗存至今,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从2003年开始发掘的三燕故都——龙城出土的一系列历史遗存,无疑给城市的发现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给包括考古工作者在内的我们以极大的欣喜和震撼。

  当湮没无闻的古城揭开神秘的面纱后,对文物的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城市改造、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之间如何寻求最佳结合点,成为有关方面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最新进展

  三燕故都东北面城墙遗址探明

  初秋的朝阳,天气还是那么炎热。沿着傲然矗立千年的北塔往北,在尘土飞扬的路面上行走300多米,记者没费多大力气就来到了目的地——省考古研究所的发掘现场。一边是考古工作者正在小心翼翼地勘探、发掘,一边是城市改造的挖掘机轰鸣作响。考古发掘现场的西侧,楼群鳞次栉比;东侧,清澈的大凌河水默默流淌。“我们现在是在和时间赛跑”,9月7日8时,省考古研究所的万雄飞告诉记者,他们在工地上已经忙活了近一个小时。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点是在朝阳古城宫城(内城)的北门,这个城门有一个门道,有个起防御功能的瓮城,”万雄飞引着记者边走边介绍,“我们发现,古城城中有城,去年震惊考古界的发现是宫城的南门。如今,发掘又有了新进展:三燕故都乃至古代城区范围首次有了明确证据。”

  2003年,朝阳市政府对朝阳市老城区内的北大街及周边地区进行拆迁改造,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改造工程,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从2003年7月至2004年11月,共发掘10个地点,发掘面积1万余平方米,揭露出多处十六国时期至清代的重要遗迹,出土了包括北燕纪年陶瓮在内的大量重要遗物。其中3号地点即朝阳北大街城门遗址的发掘,即龙城“宫城南门”,是这次考古工作最大的收获之一。(辽宁日报)[编辑: 钱文胜]1

  3号地点的发掘,让考古工作者们激动万分:发掘表明,这座门址坐北朝南,始建于前燕,彻底废弃于元代,共经历了前燕、后燕、北燕、北魏、唐、辽和金元6个时期的建筑和改建,历时1000余年,这在我国城市考古中是极为罕见的发现。三燕时期的城门是首次在朝阳城内发现,其门道结构保存完好,建筑风貌独特,为研究十六国时期北方城市的城门形制提供了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这座城门遗址位于朝阳老城区的中轴线上偏北处,根据其位置判断,应为三燕龙城宫城的南门,这为研究三燕龙城的布局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坐标点。寻找和确定三燕都城龙城遗址,是十六国时期考古的重大课题,也是辽宁西部地区历史时期考古的一项主要任务,虽不断有有关遗迹现象显露,但都较为零散。此次考古发掘有较好的解决,为辽宁城市考古积累了经验,毫无疑问是学术上的一次突破。

  2004年4月,辽宁省朝阳十六国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入选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今年,发掘的重点在三燕故都的东北两面城墙。现在看来,我们有三个方面的收获:首先就是宫城的具体规模、基本轮廓可以确定,其次是发现了北门的准确位置、基本结构,再次是东城墙的发掘正在进行,在此之前一直认为东城墙已经被大凌河冲毁。”省考古所研究员、考古领队田立坤和记者通话时,虽然远在西安,但仍欣然接受了采访。

  现场的考古人员介绍,目前,已经发掘出龙城宫城北门及瓮城遗迹,并初步探明东面和北面内外城城墙的具体位置,古老而神秘的三燕故都的都城乃至朝阳古代城区城市布局基本可以确定。

  记者了解到,宫城北门距北塔约300米,发掘面积2000多平方米,已发掘出夯筑的城门、城墙和相连的瓮城,北门的位置、结构等基本确定,但再往西为现代建筑物,难以继续勘探。北门瓮城遗探明,遗迹南北长21米,东西长度有待确定,底部为砌筑的护坡石墙,是此地发现的重要遗迹。考古人员探明,宫城南门的内城城墙向东延伸约110米又向北折,为确定宫城的范围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根据营州路东部尽头发现的城墙夯土等迹象,考古人员认定古城外城东城墙、东门和城墙东北角都保存下来,对判断古代老城区范围有了明确坐标。(辽宁日报)[编辑: 钱文胜]

  2

  至记者发稿时,勘测发掘仍在进行,考古人员期待进一步的发现。

  发现之旅

  龙城寻踪:考古工作者孜孜以求

  龙城是慕容鲜卑进入辽西地区后建立的第一座城。在兵戈扰攘,政权更迭的中国古代,龙城多次毁于战火,被掩埋于地下,但是她在人们的记忆中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寻找龙城、了解龙城、研究龙城成为辽宁几代考古工作者的梦想。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以朝阳为中心的大凌河中下游地区,发现大量的三燕文化墓葬,出土了包括鞍、勒、镫具全的成套的铜鎏金马具、甲骑具装,及金步摇等各类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在朝阳老城区的外围则发现了大批的隋、唐、辽、金时期的墓葬,很多墓志都明确记录了墓葬所在位置和柳城、兴中府的距离、方位,据此可以肯定以南北塔关帝庙为中心的朝阳老城区就是隋唐柳城、辽金元兴中府,也就是三燕龙城之所在。但是龙城的具体情况还仍然是个谜。

  一个偶然的机会,著名的东北史地专家朱子方先生发现了后燕慕容熙时修建的龙腾苑——个可谓东北地区最早的园林。

  朱子方在《记后燕龙腾苑遗址的发现》一文中写到:“一日,由林四家到朝阳镇上班,路经凌北公社木营子大队,发现村后有一座人工修筑的土山,当地群众叫做‘’东团山子‘’。……后经多次调查勘察,省文化局、省博物馆的领导和省文物工作队的同志们也曾多次莅临考察均未能取得确定意见。为了弄清真像,1973年,从昭盟文物站请来两位技工协助我们用洛阳铲进行钻探。……经过这次探测,可以肯定这是一座人工修筑的假山。……通过野外考察与文献记载的结合研究,特别是上引史、志的提示,我们进一步推定:这座人工修筑的假山,就是龙腾苑里的景云山。”

  在对这座假山的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对照,再经过科学的调查后,专家发现了后燕龙腾苑,揭开了龙城神秘面纱的一角。

  1986年,有关部门维修勘测始建于唐代的朝阳北塔,在塔基下发现了雕刻龙、凤等纹样的础石,使龙城面貌初露端倪。勘测时发现,考古人员推测此础石即是北魏孝文帝祖母冯太后在龙城所建的“思燕佛图”旧址。参与这次勘测的田立坤回忆:“可以想像,使用这些精雕细刻、硕大无朋础石的建筑,即便在极尽浮华的现代城市中,也绝不逊色,当非前燕之和龙宫莫属。遗憾的是,此础石是从它处移来‘’思燕佛图‘’所用,抑或”思燕佛图“即建在燕宫故址,我们尚不能确定。”

  1991年,朝阳掀起第一轮对老城区的拆迁改造高潮,荒废无闻,断断续续的西城墙相继露头,与隋唐墓志所记柳城西界位置完全吻合。现代城市已不需要再用它来防御保护了,这些刚一露头的城墙上就被砸满网状的水泥桩,又很快为现代楼群所覆盖。(辽宁日报)[编辑: 钱文胜]

  3

  2003年,又掀起对老城区北大街的拆迁改造高潮。经朝阳市博物馆勘探,在北大街西、北塔东南有一大面积的夯土遗迹。受辽宁省文化厅的委托,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7月末组成配合朝阳北大街改造工程考古工作队,在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北塔博物馆的配合下,迅速展开考古工作。

  2003年7月开始的这次考古发掘,最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神秘而古老的三燕故都--龙城最终浮出水面。

  发现龙城:千呼万唤始出来

  2003年7月,当考古工作展开后,据勘探报告,夯土遗迹掩埋在地表下2米,东西长近40米,南北宽约20米。考古工作者将其编为3号地点,他们雇了一台100马力的挖掘机,半天时间即在中间位置挖开一条5米宽,40米长,1.5米深的南北向探沟。清理完挖掘机的残土后,很快就出现了夯土、烧焦的梁柱、断瓦残砖、大石板铺砌的地面、碎石路,……这就是龙城的遗迹吗?考古人员马上向四面扩方,一条用大石板铺砌、东西宽4米,南北长20.5米的门道,两侧的排叉柱,柱外约13米宽、残存1.8米的夯土门墩出现了,还连接着分别向东西延伸的夯土城墙,原来是一座东西宽32米,南北进深20.5米的城门。但是,令大家失望的是,根据考古层位及伴出遗物判断,此城门的年代上限不早于辽代,离龙城还有500多年。

  勘测发掘继续紧张地日复一日地进行。多组隋唐时期建筑、辽金时期建筑重见天日,多处灶址和烟道被发掘出来,老城主干线的城市排水系统,辽金时期的窖藏,多件瓷器和铁器建筑构件、陶器、骨器、石佛造像、陶佛造像、石夯锤、玉器、铁器、铜器、铜钱等遗物相继出土。同时,通过考古勘探、发掘还发现了多条道路。从发掘出的门址至北门间有一条南北向大道,这条大道可能为古朝阳城的南北轴线;今营州路下叠压一条东西向大道,与南北大道垂直;在北塔周围发现“回”字形道路,年代不晚于辽金时期。

  从2003年 7月至2004年11月,文物部门集中对北大街西侧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共进行勘探4万多平方米,考古发掘10个地点、1万余平方米,发现了城门遗址、建筑址、道路、水渠和水井等重要遗迹,出土遗物1千余件。

  2004年7月,考古发掘最重要的发现露出端倪。进一步发掘后,考古工作者在当年11月确认,他们发掘的3号地点就是三燕故都宫城南门所在地。他们的考古报告写到:“这是位于朝阳老城区南北轴线上、座北朝南一座城门遗址。根据遗迹遗物可分为前后连续的五个时期。第一期门址有三个门道,两侧有向东西延伸的城墙。按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规定,只有都城的城门才许开设三门道,我们推测第一期门址当为前燕始建龙城时所筑,是龙城宫城的南门。第二期在一期废址之上改、扩建而成,仍为三门道。我们推测二期门址建于后燕,毁于北燕灭亡时。第三期城门址形制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是把东、西两门道的南端用夯土封堵,中间门道继续使用,第三期门址当为北魏时期所建,沿用到隋代。第四期在北魏基础之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门墩的南北两端和城墙南端都进行了增补。唐代门墩平面呈长方形,根据夯土外包砖的形制和层位关系判断,第四期城门址当建于唐代。第五期的方向和格局都依唐代之旧,但范围有所缩小。门道地面用大石板铺砌,两壁包镶木板,其下置础石,上承木柱。推测第五期门址始建于辽代,沿用至金元,废弃之后没再重建。”(辽宁日报)[编辑: 钱文胜]

  4

  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次考古勘探和发掘对于了解朝阳古城的历史沿革和布局有重要意义。根据对我国古代城市布局一般规律的认识,位于老城区北大街上的三门道城门址,可能即是三燕时期龙城宫城之南门,据此可以大体确定龙城宫城的范围。现朝阳老城区胜利桥(南门)至北门连线(南大街至北大街)恰好通过上述龙城宫城的南门,而且方向一致,这是朝阳老城的南北轴线,它从前燕沿用至辽金元,说明朝阳城总体布局自前燕建城至今无大的变化。

  2004年11月,经过国家、省有关专家论证后,省文化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世人宣布了这一重大成果:三燕龙城宫城的南门遗址被确认。

  见证历史

  龙城从历史记忆醒来

  9月6日,记者乘坐的快速客车行驶到朝阳高速公路出口,乘务员这样介绍:“朝阳是历史名城,是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北燕的都城,被称为‘’三燕故都‘’。”采访时,考古工作者这么告诉记者,在掩埋在地下2米多深,湮没无闻600多年后,三燕故都——龙城揭开神秘面纱后,让历史文献中的记载不再只是一种纸上的记忆。

  朝阳始建于公元341年,称龙城,是十六国时期三燕的都城。北魏为昌黎郡,营州治所,隋唐称柳城,为唐营州都督府和平卢军节度使治所,是中原王朝经营东北的军事重镇;辽金为兴中府,元为兴中州,明初沦为蒙古兀良哈部牧地。清初称三座塔,乾隆年间置朝阳县。朝阳地处中原、东北、北方草原的交汇处,是东北亚地区的重心城市。

  但在很长的时期内,龙城究竟在哪个位置,龙城究竟是什么样?后人只能从文献中寻找。据《晋书》,我们仅仅得知,咸康七年(341年)正月,前燕皇帝慕容皝选中“柳城之北,龙山之西,福德之地,”命阳裕、唐柱筑龙城。咸康八年十月,从棘城迁都龙城。康帝建元元年(343年),慕容皝大起龙城宫阙,立东庠于旧宫,号新宫为和龙宫,使龙城初具规模。后来,后燕、北燕都以龙城为都城。在北燕灭亡时被焚毁;北魏进行改建后继续利用;唐代沿袭北魏的规制,但增大了规模,对两翼的城墙也予以加固;辽代改建,金元沿用,历经1000多年,最后废弃于明初。

  田立坤告诉记者,自前燕建龙城至辽金元时期,朝阳城先由三燕政权的都城转变为北魏至唐时期的边陲军镇,又由边陲军镇转变为辽金元时期的普通州府。随着朝阳城历史地位的改变,其城市布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3号地点发掘的城门遗址就是朝阳城历史演变的实物见证。(辽宁日报)[编辑: 钱文胜]

  5

  “现在进行的发掘可以在文献中得到验证,比如说北门,据记载,后燕皇帝慕容熙昏庸无度,曾为死去的宠妃大办葬礼,灵车出北门发现门洞太矮,于是‘’毁北门而出‘’;修筑北门时,取土困难,土价金贵,‘’与谷价同‘’。”在发掘现场,考古人员说。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著名考古专家郭大顺认为,根据龙城在当时的位置,中原文化正是通过这里向东北及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进行传播。他表示,新发现涉及到中国东北边疆历史的主线,事关重大。更值得关注的是,历史上的龙城,曾是中原文化、东北亚文化、草原丝绸之路的汇聚之地。因此,如果能把这部分资源发掘出来,其文化价值非常高。

  省考古所专家认为,作为中国古代都城演变史上的重要一环,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都城,三燕故都龙城在中国古代都城演变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魏晋至隋唐时期是古代都城格局的形成阶段,代表都城布局演变的典型古城有三国时期的曹魏邺城、十六国时期的三燕龙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洛阳城,此后传承到唐长安城、明清的北京。龙城在这一过程中承前启后。

  保护龙城

  一个提上议事日程的问题

  采访时,城市改造工地上的挖掘机和考古队的挖掘机相隔并不太远。一位考古人员告诉记者:“用挖掘机作考古工具未免有些滑稽,但为了要在建设单位允许的时间内尽量多了解一些情况,不得已而为之。”“我们是在进行抢救性发掘,为了抢时间,我们必须克服许多困难:比如今年雨天频仍,老城区泥泞不堪,发掘工作异常艰难。因为比起课题性、学术性的发掘,虽然考古人员已经尽量保持遗址的原貌、记录在发掘过程中的细节。但必然会丢失掉部分有价值的元素。毕竟文物不可再生,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 他同时告诉记者:“这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城市考古能够顺利进行,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么长时间、这么大范围、这么多资金,应该说没有朝阳市政府的力量,发掘工作不可能这么顺利地进行。”

  国内一位知名考古学家指出,朝阳老城文物保护和城市改造遇到矛盾是必然的,但应考虑把两者统一,按照当时的城市布局规划,应考虑地下的文物。他认为,失去保护的发展,将使发展变成一种失去方向的破坏;同样,没有发展的保护,也将使古老文明逐渐丧失生机和活力。因此,必须寻找保护与发展的现实结合点,体现经济与文化协调统筹发展。

  专家认为,古代都城遗址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最为集中代表的物化载体,世界各国的古代都城遗址都是其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国家、民族的重要历史载体,其意义重大,是其它任何一器、一物、一般古城、一座建筑、一个街区等所无法与之相比的;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也是其它任何文物不可与之同日而语的。这些古代都城遗址由于它们存在时代不同、所处历史背景不同,彼此之间没有互换性、更无可替代性,它们各自具有独立的特性。它记载着一个城市的昨天,保护好它,既对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至关重要,更是对历史和民族负责。(辽宁日报)[编辑: 钱文胜]

  6

  9月7日,记者从朝阳市文化主管部门了解到,市政府对龙城遗址的保护态度是积极的,力求在经济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寻找结合点,做到既有利于经济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

  据透露,今年4月,朝阳市政府曾召集有关部门座谈,责成文化部门拿出第3地点保护的详细意见。经过专家论证,保护意见出台,其内容有:原地保护遗址;遗址上采取建保护棚的办法;保护棚的形式按照汉唐时期建筑模式仿照龙城宫门形式复建一座城门,城门之下,原样保存遗址。最近,朝阳市制定城市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在文化建设方面仍提到第3地点的保护。但详细保护方案有待最后确定。(辽宁日报)[编辑: 钱文胜]

  7(来源:东北新闻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