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70%的人厌倦自己的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16:06 宁夏日报

  我国70%的人对工作厌倦

  职业倦怠是西方国家在20多年前就已开始研究的一个课题。学者在研究一些每天和很多人打交道、工作内容相对又变化较少的职业,如:护士、教师、警察中出现的职业倦怠现象时,将其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情绪衰竭,也就是感觉自己的情绪资源已耗尽,丧失了对工作的热情,同时伴有挫折感、紧张感,根本无心处理手中的工作;第二个维度是玩
世不恭,对工作得过且过,对同事、公司的事情以及客户刻意保持距离。

  中国人“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70%的被调查者感觉自己有轻微的第一个维度指症,也就是情绪倦怠现象,其中女性的倦怠程度明显高于男性。而工作不到4年的职场人倦怠表现特征发现率最高;随着职位的升高,倦怠指数越来越低。对这样的一些发现,很多人认为虽然70%的数字可能有些耸人听闻,但的确,生活中白领们一谈到工作,用的最多的词就是“忙”和“累”,而这里“累”的含义明显包含有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疲倦。职场新鲜人容易发生职业倦怠的情况在西方国家亦然:满怀理想走入社会,满以为能大展宏图,但一两年后,一些人被现实与期望的强烈反差浇了一盆冷水,从此,提不起精神,学会了得过且过。

  如何克服职业倦怠

  其实每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职业倦怠。大学毕业了10年,看到同龄人都已在自己的岗位上小有建树,而自己还在各种目标间游移,难免更加心浮气燥;工作了20年以后,看到二十几岁的人成为了自己的同事,干着同样的工作,认为自己在职场已没有机会,平淡人生已无法改变,失落感也会难以排遣。

  不过,职场中,我们也总会惊讶于有那么一些人永远生气勃勃,从不倦怠。就比如那些领导着一个大型集团公司的老总们,虽然日理万机,却总是精力充沛、举重若轻。那么,职业激情长驻的秘诀是什么呢?几位工作多年仍活跃在职场中的白领们向我们说出了他们如何摆脱职业倦怠的法则。

  其实,克服职业倦怠并不仅仅是工作者自身的事情,用人单位甚至社会体制都应该共同努力来帮助从业者克服职业倦怠。

  从企业层面来说,职业倦怠其实就是一种员工的隐性流失。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密切关注并及时预防和发现员工,尤其是骨干员工的职业倦怠现象,否则,不但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度降低,也很容易演变为显性流失。在这里,一些西方企业常用的经验可以借鉴。首先,一个有竞争力并注重激励的薪酬体系和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必备平台;其次,以员工轮岗,或者组织一些公司内部的创新比赛(降低成本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工作流程的创新等等)来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第三,使用团队的工作方法,使员工在团队中互相激励,并感受团队的责任;第四,建立关键人才保留管理的一套体系,比如程序化的沟通渠道,员工满意度调查、人才特殊需求分析等。对一些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员企业老总应该亲自负责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各种变化。此外,EAP、独特的企业文化、相关培训等也都是激励员工,减少职业倦怠的有效方式,国内一些企业也已经开始在使用。最近看到一篇报道,有的国内企业也像西方的一些国家那样开始有“无病病假”——隔三、四个月,员工可以有一天不必需要理由的请假,就算是给自己紧绷的神经放一天假。这也体现出中国企业在企业人性化管理上的进步。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民众对职业倦怠的共鸣,某种程度上也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人精神需求的深切关注。据《中华工商时报》新闻来源:法治新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