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细处见变化 整体出形象--市区三大进城口整治见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09:55 温州新闻网

  

细处见变化整体出形象--市区三大进城口整治见闻

  ▲改造后的104国道和金丽温高速的进城口,交通变得顺畅起来。(郑晓群/摄)

  温州新闻网9月13日消息:昨天下午,从杭州驾车来温办事的陈先生,刚从龙湾高速公路口下来进入机场大道,不禁眼前一亮:机场大道大变样了,原本拥挤的马路变得宽敞了
,一溜儿排开的乳白色的路灯点缀两旁的街景。

  多年来,市区三大进城口交通拥挤、阻塞,是老百姓反映的热点,而每次整治仅限于简单的修补,“卡口”问题无法根治。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三大进城口的整治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好。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三大进城口整治已出成效:机场大道完成主体工程,南塘大道路基已全部填好,西入城口开始二期动迁工作。记者日前采访到一个个关于整治前后的细节,无不凸现这项民心工程的得民心、顺民意。

  出行不便安全有隐患

  在104国道双屿段路边开店的项先生谈起“西卡口”,曾叫苦连连。店开了大半年了,来来往往的车辆一天到晚堵在店门口,对生意影响很大。

  据交警部门介绍,西进城口的日车流量达3万多车次。由于车多路窄,行人随意过马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一有事故,就会造成大路阻,汽车长龙足有三四公里。南进城口和东进城口也是类似情况,特别是早晚高峰,路阻现象更为严重。

  三大进城口自年初上马后,有关方面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抓紧制订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取信于民。为了不拖时间,市规划、土地、市政园林等各部门和鹿城、龙湾、瓯海三个区规定,只要涉及到三大进城口的事,一路绿灯,真正做到特事特办、特事急办、特事优办。

  目前,机场路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其它两大进城口的主体工程也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到今年底,宽敞、靓丽的进城口将在市区东西南三个方向舒展开来。

  合力整治打一场硬战

  为尽快便利群众,市政府对三大进城口整治作出了明确的时间限定:从设计到建设,一年内必须完成主体工程。

  面对如此繁重而又紧迫的任务,服从大局,打好硬仗,成了上下最强劲的主旋律。

  西进城口的拓宽由于涉及到拆迁安置,因此成了最难啃的“骨头”。但由于思想工作到位,这项民心工程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

  在丈量双屿镇牛岭村拆迁房屋面积时,开始有的村民犹豫不决。村支部委员周秀福得知后,二话没说,就将拆迁丈量小组人员请到自己家先量。村民们见周秀福家刚建不久的三层楼房首先拆迁,也就纷纷同意了。对此,周秀福深有感触地说,平时村民出门老抱怨路难走,现在政府要整治了,当然要全力支持。

  为了加快机场大道建设的进度,龙湾区专门抽调有关部门的精干人员成立机场大道整治指挥部来协调工作,各沿线乡镇、街道、村也相应成立指挥部配合拆违和立面的整治。

  南塘大道的拓宽整治要征地600多亩,拆迁房屋13.5万平方米,拆迁工程量大面广。指挥部在加快道路施工的同时,抓紧启动安置房建设。这厢路在扩建,那厢安置房拔地起,拆迁户搬入新居的日子指日可待。

  精雕细刻塑造新形象

  为把三大进城口建成温州的景观大道,建设施工单位从每个细节着手,严把质量关。用施工人员的话来说,他们要通过精雕细刻,塑造温州的新形象。

  作为“市门第一路”,机场大道的建设处处体现出精品意识。道路周边环境的整顿、房屋建筑立面的修整、绿化带的装点、广告牌的清理等等细小环节,政府部门都进行明确的分工,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现场指挥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营造更好的景观效果,沿线非机动车道全部采用环保型的彩色透水黏土砖铺设。

  南塘大道作为未来最能体现山水城市风格的道路,从设计到建设都体现了大手笔、大气魄。该大道设计标准为八车道,最宽段可达到12车道。由于大道两边是风景优美的水乡,为了实现道路与周边景观的协调一致,有关方面在大道配套上煞费心血,比如像大道绿化树种的选择就进行了多方考究,后将榕树作为首选树种,以体现温州的山水文化特色。

  西进城口建设也是如此,在确保大道畅通的同时,建设指挥部着重对大道两侧的立面进行修饰,以扮靓西大门。

  框架已经拉开,畅通就在眼前,形象即将展现。到今年底,三大进城口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方宾朋。(温州日报 记者 郑葵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