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专题 > 正文

中国首次大规模援助美国 民间力量参与热情高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10:35 瞭望东方周刊

  援助美国的,不乏亚、非、拉国家

  龙卷风、海啸、暴风雪,短短一天之内,纽约由酷暑跌入冰河世纪,尸横遍野……这是美国科幻电影《后天》所展示的情景。

  如果说2004年公映的《后天》还是将来时态,那么仅仅一年之后的2005年8月,人们惊
恐地发现,“后天”已是现在进行时。

  美国南部遭受飓风袭击,两万人失踪,估计死亡人数超过一万,新奥尔良市满目疮痍,经济损失达500亿美元。

  与美国历史上遭受的数次严重袭击不同,这次袭击的主角,变成了具有华丽名字的大自然怪物“卡特里娜”。

  还与以往不太一样的是,这一次,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成为了令全世界深深同情的受援国。

  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宣布,至9月6日,已有9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遭受飓风灾害的美国提供了各类援助,其中不乏亚、非、拉国家:委内瑞拉提供了100多万美元的援助,加蓬和吉布提分别捐出50万美元,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美洲国家组织分别援助了2.5万美元现金……

  中国的援助令人瞩目。8月3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布什总统,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布什总统、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和慰问。

  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9月4日代表中国政府向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谢伟森递交了中国政府决定向美国政府提供500万美元救灾现金援款和一批救灾物资的照会。

  据《瞭望东方周刊》了解,此次对美援助,中国官方与民间两个渠道都积极行动了起来。

  第一次大规模援美

  中国援助美国飓风灾区的104吨紧急救灾物资于当地时间9月7日下午6时46分(北京时间8日上午7时46分)由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货机运抵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空军基地。救灾物资包括帐篷、小型发电机、床单和服装。

  美方对这次中国的空运非常重视。小石城空军基地司令雷海泽少将亲自前往小石城民用机场迎接前来安排接机事宜的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胡业顺。

  美联社等当地媒体的十余名记者也到空军基地对中国救灾物资抵达进行报道。空军基地内各处设立的电子告示牌上还专门打出了“欢迎,我们的中国朋友,感谢你们的支援!”的字样。

  马秀红向美方通告,如美方需要,中国政府还可向美灾区派出医疗、防疫救援人员。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则表示,如果美国需要,中国将考虑对受飓风影响的美国灾民提供进一步的救灾援助。

  与此同时,民间的捐助也已开始。“在灾难发生第三天我们中国红十字会就给美国捐赠了10万美元。”中国红十字会联络部部长王小华说。

  另据了解,中海油等中国企业也参与到援助灾区重建工作中。

  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谢伟森代表美方表示衷心感谢。

  近年来,中国已先后向一些国际机构和国家提供过捐赠和援助。向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捐款已大部分用于非洲项目。别斯兰人质事件后,中国率先向俄罗斯表示全力支持,并捐赠救援物资。而在战后的阿富汗,中国提供了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无偿援助。在去年年底的印度洋海啸灾难后,中国更是向灾区提供了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和物资援助。

  但这些援助,都是针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

  “这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援助美国。”王小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苏菊香则表示,“我们的援助没有附带任何条件。”

  民间力量积极参与

  对于民间的对美援助热情,王小华有感而发地提到一个例子:印度洋海啸中,北京青苗国际幼儿园打电话说发动孩子画画义卖,这次听说美国飓风后,再一次发动孩子通过画画募捐。“事情正在进行中,大约过两三天就可以募到钱。”

  “中国社会一直都这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苏菊香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8月29日了解到情况后,第二天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就给美国红十字会发去慰问电。8月底正值美国红十字会来中国访问。但在他们登机前,灾难发生了,于是美国红十字会长本人取消了访问行程,不过,代表团其他成员仍然来到中国,他们表示,此行中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在灾难发生第三天我们中国红十字会就给美国捐赠了10万美元,通过美国驻中国大使馆转交给他们,正好美国红十字会代表团在这里,所以就在中国红十字会举行了简单的交接仪式。中国红十字会还是很快的。”苏菊香说。

  “除了捐赠美元以外,我们也在积极调集一些生活物品,现在调运了50吨的物资,准备给美国红十字会。”苏菊香说。

  为什么要援助美国

  中国本身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第一次大规模援助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是出于什么想法呢?

  “我们提倡和平发展,各个国家应该互相支持,谁有灾难,都应该得到帮助。在刚刚发生的南方水灾中,美国也给中国社会提供了援助。”苏菊香副会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此解释。

  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在天灾面前也难幸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尽其所能给予援助,体现了应有的风范。

  9月8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也发表文章说:见惯了国际新闻中的冲突、争端和血腥,一场飓风引来的八方支援突显人类社会的良知和国际合作的弥足珍贵。

  “地球变小了,同时对国际间的合作需求更大了……维护共同安全需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需要合作,推进不同文明和谐共存需要合作,应对‘卡特里娜’飓风之类灾难还是需要合作。”该报说。

  上海女孩“虫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她在美国的朋友cona给她打来电话哭着说,飓风发生时,她正在纽约拜访朋友,才幸免于难。但cona却从电视上看到,她在新奥尔良的酒吧里塞满了尸体,她的一个朋友死在巨大体育场里的一把躺椅上。

  “虫虫”说,“我心里充满悲伤。美国是地球上最发达的国家,竟连它也遭此横祸。我觉得新奥尔良的现在,或许就是全人类要共同面对的未来。”

  关于援助问题,王小华还提出了一个看法:“中国还不富裕,国内的穷人比美国的多得多,而且我们也在遭受水灾。我们一方面要援助别人,另一方面,我们接受国际援助的呼吁力度今后还有待加强。”

  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认为,人道主义精神当然一方面要表现出大国风度,另一方面也要量力而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一些地区的贫困现象还相当严重,不可能无限量援助别人。这次给美国的捐款很及时,数额也适中。

  美国接受外援是少见的

  9月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国务卿赖斯在与白宫协商后表示,美国愿意接受外国因“卡特里娜”飓风而提供的任何援助。

  “美国接受外来援助是极为少见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沈骥如研究员说。

  人们还注意到了,《人民日报》在有关评论援助美国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含义颇深的话: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无论处理什么问题,如果都能多一份合作的愿望和行动,少一点单边主义的傲慢和言行,这个世界无疑会美好得多!

  “美国是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它在接受援助的同时,也要检讨一下自己的不足。”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这次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众多的援助国中,还有几个被美国视为“眼中钉”的国家:委内瑞拉提供了100多万美元捐款;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提出愿意派遣1100名医生带着大量的药品前往美国帮助救灾;甚至伊朗和朝鲜,也表示愿意向灾区提供援助。

  沈骥如认为,这是对美国的一次教育和警示,“即使是超级大国同样需要国际合作,而不是一味推行单边主义。”

  但是,沈骥如并不敢就此判断美国会因此而抛弃单边主义的做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也认为,美国不太可能因为接受了外来援助就轻易改变自己的对外政策。-

  中国涉外援助的沧桑演变

  多年来,中国对涉外援助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

  王小华回忆,改革开放前,每当国内出现灾难时,国际红十字会和其他国家的红十字会也都征求中国的意见,问要不要援助,但是都被中国政府婉拒了。

  “当时中国国力很弱,确实需要国外支援。拒绝接受外界援助不符合国际惯例,这种做法使国家形象受到很大损失。”

  另一方面,当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并不多,但在六七十年代,中国对外援助的相对数量是很大的。

  “当时的对外援助,几乎都是给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

  中国改变对国际援助的态度是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的。

  1981年春节前夕,四川道孚县甘孜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死了十几人,高寒地区灾民急需援助。

  “当时的国际红十字联合会主动电传中国,问是否需要援助,需要什么援助。因为是第一次,我们只提出要十几顶帐篷,这是我们第一次接受自然灾害方面的援助,还是别人主动问起来,我们才接受。”

  王小华说,从这之后,中国开始接受外面的援助,但很长时间都不主动向别人争取。

  “真正主动提出要求,是大兴安岭火灾那次,我们逐渐了解到了国际红十字的一些情况和惯例。我们开始主动接受援助,也开始主动提出受援的要求。”

  王小华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对于这个变化感同身受,“之前中国不接受国外的援助是因为一方面当时政策不允许,而且那时候人们的思想比较保守,但后来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从不接受外援,到接受援助,到现在对发达国家提供援助,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悦、舒泰峰,实习记者李莹/北京报道

  相关专题: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