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凌海市公安局局长“以民为本”凸显公安本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11:14 金豹网

  ◆核心提示

  日前,凌海市公安局局长李孝被公安部授予“任长霞式公安局局长”称号,在众人的评价中,李孝是个有思想、开拓 型的领导,他始终有一种打破旧传统、为群众谋利益、创造新天地的雄心壮志。对于这位18岁就当上村支书的具有传奇色彩 的公安局局长,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
群众的利 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这是记者在凌海市公安局采访李孝时在他的会议室中看到的一段话。

  处理突发事件睿智果敢

  在处理突发性事件时,作为公安局局长的李孝总是临危不惧、“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一旦发生大要案, 李孝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侦破,争取了破案的主动权,鼓舞了民警的士气。

  2002年9月,凌海市大有乡农田连续被盗走18台变压器,李孝立即部署,亲自制定方案,并让派出所做好蹲坑 工作,犯罪分子相当狡猾,于是李孝派人安装假的变压器引诱犯罪分子上钩,这一招果然奏效,在民警艰苦的守候后,犯罪分 子出现,被民警抓获,在百姓中反响强烈。

  三台子镇一小学生被人绑架,李孝带领民警走访调查,经过几天的摸排,当得知小学生被绑架到绥中后,在他的指挥 下民警成功将人质解救。当时学生家长拿出10万元钱表示感谢,被李孝当场谢绝了。

  今年7月19日晚间,小柳村民上百人与大有渔政所发生冲突,如不及时制止很可能发生流血事件,情况紧急,李孝 局长立即采取措施,将村民拦在半路,亲自走到村民中与村民进行沟通。他义正辞严,临危不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 将事件平息。

  作为一把手他放得开抓得实,大要案件他到现场盯到破,打黑除恶他顶压力抓主犯,灾害事故他冲在前撤在后。他来 公安机关之前,身体状况相当好,当局长后,因为过度劳累,他患上了心脏病、胆囊多发性息肉和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近年 来凌海每发生群体性事件、大要案件、灾害事故,他都坚持亲自到现场指挥。

  荣升局长却遭亲戚冷落

  李孝离开他的家乡凌海市板石沟乡8年了,但村民们提起这个18岁就当上村支书的李孝仍然有谈不完的话题,称李 孝干工作钉是钉、铆是铆,从不来半点虚假。李孝还十分注重发挥自己的模范作用,无论是干具体工作,还是廉政建设,他都 自己先做出样来。凌海市公安局的民警在谈到李孝时称,他任公安局局长以来,没收过民警一分钱,有时他不在家,民警硬是 扔在家里的钱物他都交到该市局行政科,而他的亲戚找他说情更没门。

  据了解,李孝曾亲自带执法民警将自己儿子女友的两个触犯法律的亲戚抓进了看守所,弄得女朋友与儿子分了手;他 亲自带人抓了暴力抗法的两个同学和两个亲戚,弄得至今他回老家后这些亲朋好友都不理他。在生活中,李孝局长对自己的家 人要求近乎苛刻。他不许自己的儿子在外面广交朋友,不许自己的兄弟做有非议的生意,不许自己的妻子接受朋友的宴请,不 许家人问他和工作有关的事情。对此,李孝老家的一位姓邓的老人对记者说:“别人做官后亲戚越来越多,而他的亲戚却越来 越少。在亲戚中,要是有违反原则的事想去找他帮忙,肯定被他给撅回来。”板石沟派出所的胡崇所长也深有感触地说:“在 我上任的时候,局长就和我说,那是他的家乡,在执法上不要考虑私人感情。”

  铁骨柔情为民分忧

  2003年11月的一天早上,刚到单位上班的李孝局长发现市局二楼走廊站着两位70多岁的老人,立即将二位老 人请到了办公室,为老人倒了热水,问有什么事。来自白台子乡的两个老人哭着说出了心里的委屈。原来,4年前,老人村里 一个有权势的村霸多次调戏自己的儿媳妇,并将儿子打伤,儿子与媳妇因此背井离乡,多年来一直不敢回家。李孝听完后,立 即将刑警队队长和白台子派出所所长叫到办公室,当即要求刑警与派出所成立联合专案组调查此案。案件处理过程中,李孝了 解到该恶棍仗着有个做高官的亲戚而拒不承认犯罪事实,并扬言如果不放了他,就找人撤了李孝的局长之职。李孝立即与检察 院、法院沟通,通过有力的证据将其起诉。凌海市人民法院于2004年5月依法判处该人有期徒刑7年。在该恶棍被判刑那 天,老人一家人来到凌海市局,并送上了一面锦旗。  

  凌海市的村民张义成前不久送来一面“大接访体察民情,办实事温暖人心”的锦旗,感谢李孝为他们家解决了困难。 张义成的妻子2002年因为与村里一妇女发生口角,被该妇女的儿子打伤,鉴定为轻伤害,住院花费1.6万元,到法院起 诉后,法院二审宣判赔偿其7000多元。张义成自己说找不出办案单位有什么毛病,但就是觉得心理不平衡,就多次上访。 在大接访中,李孝了解到他家非常困难,于是多方协调,乡里补助他9500元钱,当时接到钱的张义成老两口感动得痛哭流 涕。李孝还和张义成家建立了扶贫帮困联系户,对他家进行长期帮助。

  自他任公安局局长以来,亲自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389人(件)次,查结1999年以来的积案200多起,解决 了大量群众反映的问题。李孝为老百姓办的好事、办的实事究竟有多少,谁也不知道,因为他自己从来不说,但有一点却足以 说明问题——凌海市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上访事件,群众对有关部门的答复都不满意,李孝赶到现场,三言两语,群众立即自动 撤离。

  大胆改革全省率先开通农村“110”

  据了解,李孝自2000年任凌海市公安局局长以来,先后推出并完成了20余项改革新举措。2000年1月,他 到农村调查治安状况时,一些农民反映农村报警难,希望农村也有像城市那样的“110”。他对此十分重视,立即提出了在 全市农村开通农村“110”报警服务系统的设想。为此,他带领有关部门民警跑遍了全市28个乡镇调研考察,并多方求助 解决资金、人员、装备等诸多问题。在他的努力下,2000年5月,凌海市28个乡镇全部开通了“110”报警电话,成 为全省第一个开通农村“110”的县级公安机关,大大方便了群众报警,提高了对社会治安的驾驭能力,农民对公安机关的 满意率迅速提升。

  凡是与李孝共过事的同志对他都有一个共同的评价:他是一个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人。

  2003年,他又针对全局在机制和模式上存在的机关臃肿、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资源浪费、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 等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历史问题,大胆提出了改革警务运行机制的全新设想。2003年6月,在他的努力和具体指导下,凌 海市局完成了警务机制改革。这次改革裁撤精简内设机构5个,撤并派出所6个,民警充实基层,农村派出所总警力达到了228 人,提高了27个百分点,新建警务室41个,比改革前增加3倍多,派出所真正成为了集打击、防控、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治 安格局。这一做法引起了锦州市公安局和辽宁省公安厅领导的重视,并在凌海召开了农村派出所警务改革现场会,将凌海的经 验在全省进行推广。

  加强队伍管理赏罚分明

  李孝任公安局局长以后,有一段时间,凌海市公安局的民警发现,他经常不打招呼地深入基层科所队,“神出鬼没” 地出现在民警面前。他十分注重队伍的思想状况的调查,对于被发现有问题的人,不管后台有多硬,不管是谁的子女,都坚决 进行处理,严重的坚决清除出公安机关。自从他任公安局局长以来,先后将参与赌博、工作时间饮酒、参与不正当娱乐的3名 民警清除出公安队伍,既纯洁了公安队伍,又为民警敲响了警钟。2003年以来,凌海市公安局实现了零违纪的突破。

  李孝在干部任用上,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先后组织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公正、公平、公开”的干部任用机制。通过组 织集体研究,严格考核,他不怕得罪人,先后将11名工作平庸、责任心差的中层领导免职,将59名年轻有为的民警提拔到 领导岗位,在全局形成了以有为争有位的良好氛围。

  他在从严治警的同时,更注重从优待警,用人性化管理队伍,用亲情化感染民警。他亲自找领导、跑财政,在全省率 先将派出所民警的工资统一上收到市财政,并解决了民警的各项补助。任局长以来,他共多方筹措资金50余万元,用于解决 家庭负担重和伤病民警、退休老民警的生活困难。

  在从生活上关爱民警的同时,李孝局长还十分重视民警的技能培养和科技装备建设。他在任公安局局长以来,先后投 入资金100余万元为民警购置了各类防护装备,投入500余万元用于科技强警,投入50余万元对民警进行了各类业务技 能培训,在2004年的大练兵活动中,凌海市局被辽宁省公安厅确定为示范单位。凌海市局无论是民警装备还是实战技能和 科技水平,都走在了全省农村公安机关的前列。

  “忠诚铸警魂,人民平安我心安”。为确保一方平安,李孝称他丝毫不敢懈怠。

  ◆个人档案:

  李孝,男,中共党员,1953年6月出生,研究生学历,1971年参加工作,1998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凌 海市板石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党委书记,凌海市公安局党组副书记、政委等职,2000年1月任凌海市公安局党组书记 、局长,三级警监警衔。2002年被辽宁省委、省政府评为人民群众满意民警,被辽宁省公安厅评为十六大安全保卫先进个 人;2003年被辽宁省委、省政府评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专项行动先进工作者;2001年和2003年两次被辽宁省公安 厅评为人民满意民警、2004年被锦州市委、市政府评为维护社会稳定先进工作者;2003年被锦州市公安局荣记三等功 一次;2005年被公安部命名为“任长霞式公安局局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