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一石激千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11:33 新华网

  一个城市文化的形成,需要从政府和民间两个方面去共同推动,才能更好更快地见成效。今年8月,常州政府方面着手进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对于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为这座城市文化艺术水平的提升默默耕耘着的民间艺术家们无疑是一次契机。第一批保护项目公布之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市文化局社文处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收到了十几位民间艺术家的毛遂自荐,"这里面有一部分艺术形式我们也是第一次听说。"社文处的庄锡连处长说。

  欧洲有一句谚语:"三天培养出一个富翁,三代培养出一个贵族。"这句话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讲也是同样适用的:可以在短时间内建出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城市,但是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常州从来就是一个不缺乏民间文化的城市。梳篦、铜刻、留青竹刻、乱针绣,都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独树一帜的。

  此次浮出水面的,有曾经在全国风行的彩绒画,有独具常州特色的景泰蓝,也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还有少有人知的邮票贴画……所有这些,都凝聚了这些长期蛰伏于民间的艺人的毕生心血。庄锡连面对着桌上一字排开的各种材料和作品,感叹道:"看来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但是,对于一项刚开始启动的工作来说,十全十美是不太可能的。首批11个保护项目,都是珍贵、濒危的并具有历史价值的

传统文化,"现阶段把这些民间自荐来的艺术列入名录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庄处长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列入名录之后,双方可以从政府和民间两个方面共同推动这些民间艺术的发展,使他们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待时机成熟之后,可以组织配套的宣传和展示。"

  现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心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命名机制,根据不同的对象,将对在特色文化上有突出表现的分别命名为特色文化之乡、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和特色文化标兵。

  民间文化渴望展示平台

  和这些历尽艰辛、孜孜不倦的民间艺人交谈,记者发现,他们的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出人意料。你可以和他们探讨常州精神、龙城文化,以及生活中的一切话题,他们有着最民间的体会和理解以及最朴素的答案和信念。

  "这一天终于盼来了!"

  宗白易接到记者的电话后,第一句话就是:"这一天(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终于盼来了!"从事彩绒画创作30多年来,他经历过辉煌,也曾经落寞,现在在一个老小区内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据宗白易回忆,1975年到1980年是彩绒画最风光的时期,不光是欣赏的人多、销量好,还吸引了很多地方的有心人前来学习。"那时候是有多少卖多少,说供不应求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外地的订货很多,本市的青年人结婚想买一幅还需要走关系。"到20世纪80年代,学习常州技术的上海、南通、镇江彩绒画产业蒸蒸日上,南通海门的三星乡甚至是全乡都在做彩绒画,年产值几千万元,而这时候常州的彩绒画却在走下坡路。"现在我的很多学生都已经改行,如果不是因为这项保护工程又给了我希望,也许以后也不会再设计新的作品了。"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无奈

  作为延龄工艺厂的厂长,黄洪德这些年来一直在为常州景泰蓝的发展绞尽脑汁。由于景泰蓝并非常州独有的艺术形式,因此想在工艺美术界和市场上打出一片天并不是那么容易。

  传统的景泰蓝在品种上仅局限于瓶、盅、盏、碗和烛台等器皿类,"大家都在做同样的东西,想要有突破,就必须掌握一些别人没有的技术。"黄厂长对他们在技术上的突破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们的产品已经从器皿上转移到平面上,以壁画为主。材料也不再受限制,在水泥、石头等前人不可能使用的材料上都可以用金属丝镶嵌做成景泰蓝。"

  现在,已经形成一定气候的常州景泰蓝缺少的只是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很多欧洲人对我们的产品非常喜爱,但在国内,还缺乏知名度。"对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黄厂长有些无奈,希望能借着此次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和价值。

  18厘米的《清明上河图》

  2000年上海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上,一幅长只有18厘米的《清明上河图》微雕引起了观者的注意。它的作者,就是来自常州的王清源。

  《清明上河图》原作有5米多长,能把它缩小到只有18厘米,自然非常人所能为。王清源对自己的作品却非常谦虚:"长期以来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搞这项创作,有点孤军战斗的意味,所以能拿得出手的精品也不是太多。"而据我们了解,这些年来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工艺美术品展览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对于常州的文化事业,王清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常州有很多身怀技艺的人都走出去,到外地去发展,这不叫灭亡或流失,这叫落地生根。许多人不也带着各自的地域文化到常州来发展了吗?但是,一些年轻人对电脑游戏的痴迷很让人担心,他们不知道常州究竟有哪些有特色的文化,更不会去看滩簧。我们的文化一旦被这些东西给占据,想翻身就比较困难了。

  "2008年到北京办展览"

  除了作为邮资和收藏,邮票还有什么用途?恐怕这个问题会让绝大多数人无法回答。可在王昌年的手中,上百张邮票就可以变成一幅精美的粘贴画。假如不仔细分辨,还真难看得出邮票的踪迹。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王昌年就开始了这项独辟蹊径的创作。其实他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不想让自己手中的那些残次邮票被白白丢掉。从第一幅作品《奔马》,到后来的《鱼乐》、《霜叶红于二月花》,在当时曾经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央电视台的

新闻联播中也出现过它们的身影。

  但是多年以来,苦于生计所迫,王昌年还是过着普通上班族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创作。"还有一个月我就退休了,很多长期构思的作品就有时间去完成了。"说到这里,王昌年的语气中透出一丝让人不易察觉的兴奋。

  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利用邮票来粘贴美术作品的人并不多。王昌年这些年来一直在和丹阳邮票贴画名家韩庆荣互通信件,偶尔也会在电话中交流,但就是没有见过面。"等我退休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拜访韩庆荣,向他取经。"

  王昌年还有一个宏伟的设想,那就是2008

北京奥运年进京去办一个大型的展览,"现在构思要创作至少100幅作品,包括12生肖、金陵12钗和水浒人物系列。" (殷朝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