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也可以这样美(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15:02 扬子晚报 | |||
在我们的印象中,垃圾中转站总是个脏乱差的地方,不管怎么注意“环保”,大多数人还是不愿与之为邻。在我省许多城市,都曾发生过因建设垃圾中转站引发周围居民不满的纠纷。 可是,最近记者有机会参观了上海静安区的一个垃圾中转站,眼前的景象完全出乎记者的意料:中转站巧妙利用了下沉和架空的高差,将作业区全部安排在隐蔽的地下层,中间层设计为控制区和休闲区,而架空层及所有外围区域全部是空中花园。不论是外部景观,还是内部设施,都可以毫不夸张地用“令人叹为观止”来形容! 项目负责人晏 说实话,在喧嚣的中心城区一角,当记者看到这座由嶙峋假山、迭落飞瀑、碧草绿树和不锈钢雕塑构成的建筑时,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它竟然就是一直困扰环境保护的城市固体废弃物流转中心。拾级而上,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芳草萋萋,流水潺潺,完全是一个街心公园的感觉,休闲亭里,还有不少游人在聊天。 步入室内工作间,更见设计者之匠心。天然青石铺就的地坪,配以明艳色块的接待台,冷光灯的效果,就像是高档写字楼或会所的接待大堂。中央控制室由落地玻璃隔断,圆弧形的电脑操纵台,配以60英寸的液晶显示屏,现代化的办公气氛尽览无遗。紧挨中央控制室的是敞开式会议大厅,红黄相间的桌椅色块,配以深棕桌面,点缀鲜花数盆,在端庄、严肃氛围中一扫呆板、压抑之感。而在一旁的休闲区,设计者大胆尝试在厅中植上竹林,几斜翠竹,令人顿忘喧嚣俗事。临窗还设了小几和椅子,供二三知己闲聊小憩。 沿着室内阶梯而下,记者这才真正进入了操作间。操作间宽敞而洁净,几台进口的压缩设备正安静地停在池中。只有到了夜间,它们才会进入“工作”状态。每天七八十辆垃圾车运来的垃圾,都会经过它们的挤压,被压缩成10多车次的垃圾饼,再运往垃圾场。这样做,不仅减少了体量,更能有效防止跑冒滴漏。本报记者杭春燕 图为垃圾中转站颇似高档休闲会所的休闲区。杭春燕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