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和谐,就没有可持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08:28 东方网-文汇报

  肖巍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关键是“转变”(不是以往工业化国家走的“转移”、“转嫁”路线),即转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运行模式,克服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毛病

  ●可持续发展关注的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保障、
伦理规范、舆论导向和组织形式构成的良好社会机制,来促进这种和谐。也就是说,只有改进了人与人的关系,才能比较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讲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还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

  ●使我国有关民间组织的发展和管理有序化,充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身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重要事项。只有在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搭建好对话平台,形成政府管制、市场调节和社会力量参与的良性互动,才能使可持续发展观念落实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各个层面

  日前,在全国政协主办的“21世纪论坛”2005年会议上,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才俊济济一堂,围绕“可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这个主题,就有关“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国家发展战略”、“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关注资源、节约资源——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未来负责——人才、教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共同参与、共谋发展、共创未来——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合作”等专题展开了充分讨论,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温家宝总理在开幕式演讲中指出,中国在前进道路上有两大矛盾:一是不发达的经济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可谓一语中的,意味深长。

  中国经济现在保持着世界上最快的增长速度,但因为总体上仍然沿袭着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我们创造的GDP大约占世界总量的4%,而消耗的各种资源比例却几倍甚至十倍于此数。我们在实现人均GDP从400美元到1000美元的情况下,出现了发达国家在人均GDP从3000到10000美元期间才出现的环境资源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与工业化、城市化、就业压力和各种社会风险缠绕在一起,牵制了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课题组算过一笔帐,我国的综合发展成本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4,也就是世界平均花1美元能干成的事,我们要花1.25美元,多支出的0.25美元中,生态环境占0.17美元,结构不合理与管理不善占0.08美元。这样的负担积累起来将使我们面临难以为继的困境。

  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摆脱贫困,实现温饱,迈向小康;但发展代价过于沉重又必然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尽管今天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发展模式,但所有发展都应该是可持续的这一点已经获得了最广泛的认同,即对发展的行为要有所限制,不能以造成社会不公、环境破坏的方式来谋求发展。中国以怎样的发展理念、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抓住眼下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将决定我们未来几十年乃至更长久的发展前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关键是“转变”(不是以往工业化国家走的“转移”、“转嫁”路线),即转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运行模式,克服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毛病;今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可持续发展也决不是什么权宜之计,而是对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高度负责任的承诺。

  因此,如何将有限环境资源的单纯经济利用转变为经济、社会与生态的综合利用,包括节约(Reduce)、再利用(Reuse)和循环利用(Recycle)就格外重要了。这就需要调整环境利用与保护、索取与补偿的关系,协调有关环境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而一旦涉及利益的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浮出了水面。可持续发展关注的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保障、伦理规范、舆论导向和组织形式构成的良好社会机制,来促进这种和谐。也就是说,只有改进了人与人的关系,才能比较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一个讲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还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

  事实上,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和谐的社会条件,任何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我们看到我国政府现在致力于抓好的重点任务,一是通过政策导向,保持固定资产投资以合理的规模和速度增长,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不断扩大消费,特别是扩大八亿多农村居民的消费,更多地依靠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二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基础产业和制造业水平,推进服务业全面发展;坚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环保型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形成集约发展、清洁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三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更加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四是把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用于教育,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和教育体制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发展、大提高。五是特别强调要突出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生产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所有这些无不为了使社会更和谐,更有利于促进可持续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公众有权利、有义务、也有责任参与,包括参与决策,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规划、政策、方针的制定;参与监督,监督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的行为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我国有关民间组织的发展和管理有序化,充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身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重要事项。只有在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搭建好对话平台,形成政府管制、市场调节和社会力量参与的良性互动,才能使可持续发展观念落实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各个层面。

  (作者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