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日对华政策消极面凸现 历史问题成中日关系症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10:0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16日电 最新一期的《求是》刊载文章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和两国人民友好的大局出发,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方针,积极推动双边友好往来。发展中日关系,不能也无法回避历史问题。正确对待历史,才能把历史的重负化为前进的动力。文章强调,日本侵华历史问题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焦点。

  文章说,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曾经抱着反省和道歉的态度,表示对中国人民的感
情予以理解和尊重。在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政府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1995年,日本发表“村山谈话”,首次承认对亚洲国家施行了“殖民统治和侵略”,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1998年,日本政府首次以书面形式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口头道歉。以日本对待和处理历史问题的反省和道歉态度为基础,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的30多年间,中日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间往来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不仅给两国带来重要利益,也为亚洲以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文章同时指出,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国内接连发生审查通过歪曲、否定侵华战争的历史教科书和公职人员参拜供奉着

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等事件,给中日关系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一些日本政界人士“大国意识”膨胀,政治右倾加剧,日本政府对华政策的消极面也逐渐凸现,严重伤害了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的感情,背离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2004年9、10月间所做的舆论调查显示,中国人民对日本的不良印象,除了日本两次发动侵华战争,很重要的是来自现在主导着日本政坛的右翼力量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甚至颠倒历史真相的恶劣态度。中国人民现在强大起来不受欺负了,但决不会好了伤疤忘了疼,绝不能坐视一个曾使自己痛彻骨髓的邻居在没有赔礼道歉之前就抛弃义务谋取新的权益。因此,正确对待日本侵华历史,必然成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文章认为,日本侵华历史问题包括多层内涵,它不是简单的历史问题,而是会直接影响到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重大原则问题。中

日历史问题表面上看是日本对中国的道歉问题,但实际上它所包含的内容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历史事实层面。在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了许多惨无人道的残暴罪行,但是在战争期间和战争之后,日本政府和民间的一些右翼人士却一直在试图掩盖、歪曲和否认这些历史事实,诸如南京大屠杀、日军

慰安妇、细菌研制与细菌作战、战时劳工等。在铁的历史事实面前,他们公开声称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诬称慰安妇是妇女自愿的商业行为。在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层面,中日之间却未能达成基本共识。

  二是战争性质认识层面。20世纪上半期日本对中国进行了长达14年的侵略与奴役,但是,日本一些政要和学者却将“侵略”美化为“圣战”,“侵略亚洲”美化为“解放亚洲”,“奴役中国”美化为帮助“开发中国”。作为战争受害国的中国等亚洲有关国家决不可能接受日本对这场战争的定性。

  三是战争责任层面。东京审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追究了日本的战争责任,但是日本利用战后冷战格局和中国台湾海峡两岸的矛盾,规避了许多应负的战争责任,中国放弃了日本进行国家赔偿的要求,按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受害民众有权获得加害者的赔偿,但中国无辜受害民众至今也没有得到日本的战争赔偿。中国政府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处理中日关系的基本方针之下,多次敦促日本政府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却未得到日本政府的积极回应。

  文章分析指出,历史与现实问题相通。近年来日本国内的新政治保守主义、新民族主义势力不断抬头,一旦日本全面重新武装,更会彻底否定与中国、亚洲有关国家之间的历史问题。掩盖侵略历史,就容易使历史重演;抹杀战争性质,就容易为侵略战争开辟道路;推卸战争责任,就容易为侵略战争再找借口。日本右翼势力竭力掩盖、歪曲甚至否定日本侵华历史,就容易使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就会危害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因此,如何对待日本侵华历史问题,必然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焦点和症结。(印进宝)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