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变化快地图按季卖 地图生命周期只有3个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04:31 重庆晨报 | |||||||||
本报讯“月底,会展中心、新溉路、长江大桥南桥头立交等峰会工程都要竣工,这下我们在九月初刚出版的新地图,又过时了!”说这话的是刘平长,国家测绘局第五地形测量队地图办主任。昨日上午,正忙着向下属布置地图改版任务的刘平长向记者介绍,第五队驻守重庆并专事重庆的地形测量,他因此有深切体会:急剧变化的重庆城,令不断翻新的重庆地图仍然难以企及,并因此孕生了两大怪状。
“歧视”背街小巷 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重庆地图自己也跟着长个。刘平长介绍,上世纪90年代的重庆地图,只有4开,也就是一张摊开的重庆晨报大小,进入新世纪后,重庆地图变身对开,和重庆日报一样大了。 虽然版面大了,但刘平长却感到,现在做出来的地图远没有早期地图的精细。“1994年的地图,虽然只有4开,但版面都用来表现市中区,可以细致地描绘到每一个建筑群、背街小巷,而现在版面虽然大了一倍,却要覆盖大半个主城区,有些小街小地名,肯定照顾不到。”刘平长说。 解决的办法,就是进行变形处理,比如说,把渝中区、江北区等人们经常去的地方放大,街道、地名标注得详细一些,而北部新区这样的新城区,去的人暂时还不多,在地图上就压缩比例,线条粗犷一些。 “不过,这也是权宜之计,变形处理后,地图失真,影响使用,再说重庆发展这么快,等新城区成熟了,又该压缩哪一块儿呢?”刘平长说,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扩版,“我们已经准备出版大对开的地图了。” 新版刚出成旧版 不过,让国测五队的地图工作者们最为难的,还不是重庆飞速扩张的版图,而是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飘忽不定的地图信息才最伤脑筋。 “经济越发展,社会流动越大。”刘平长说,有些单位今天还在九龙坡,过两天可能就搬到江北了,新的写字楼、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公交线路也不断改变,“费大力气搜集到的信息,到出版时,已经过时了。” 这样的情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一个版本的地图,用上两三年也挑不出毛病,略做调整后,就成了新版。” 而现在,重庆地图的生命周期,已经缩短到每3个月一版。“一个版本少印点,边卖边搜集更新资料,旧版卖完了,赶紧出新版。”刘平长说,即使这样,地图还是跟不上重庆城前进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