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秋节,我们没有忘记国耻!(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10:53 北方新报
  北方新报
中秋节,我们没有忘记国耻!(图)
  呼市香岛干锅居酒店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就餐者发送光盘口摄影/本报记者 孙 平

  抗战书籍成了礼物

  18日上午,记者遇到了在呼市某媒体加班的李女士,她说:“中午下班后,我要去书店选购一些抗战类书籍作为中秋节的礼物送给表弟表妹。”李女士说:“现在的中学生满脑子的动漫、电脑游戏、时尚饰品、流行服饰,前几天我问我表弟知道9月18日是国耻日吗?他对我的提问漠不关心,当我问他当前最流行的动漫杂志时,他却对答如流。他对历史的冷淡使我触动很大。我希望这些抗日英雄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让
他了解那段历史。”无独有偶,记者的朋友袁女士也要给她的妹妹送一本抗战类书籍。袁女士说:“昨天,妹妹逛了好几家商场,说要为好友选购节日礼物,妹妹说现在都已经是和平年代,没有必要总把历史挂在嘴上,况且这些历史在课堂上都学过。今年国耻日碰上中秋节,完全是巧合。妹妹的话令我大吃一惊,我觉得过中秋节的同时更应该让孩子们牢记国耻日,更应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买了《苦菜花》、《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今天下午就给她送过去。”

  500张抗战歌曲光盘送给就餐者

  18日中午,记者在呼市香岛干锅居酒店看到门前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中秋节碰上国耻日,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一次考验。为了让大家记住九一八,勿忘国耻,本店现有500张刻录了抗战歌曲的光盘,作为中秋节的礼物送给就餐者。”走进酒店大厅,激昂、高亢的《游击队之歌》在耳边响起,有的客人正在随着音乐打着节拍,有的正在轻轻地随着音乐哼唱着。

  该酒店经理刘永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天,本店响应贵报的倡议,已经取消了任何筹宾活动。我们在昨天晚上将印有‘吃一百赠一百’的宣传条幅摘了下来,今天我们给来就餐的客人赠送抗战歌曲光盘,酒店还将全天播放抗战歌曲。”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就餐的客人。刚刚领到了抗战歌曲光盘的刘先生说:“刚才我们一家人选了半天就餐的地方,最后决定在这家酒店就餐,原因就是今天是国耻日,这家酒店赠送抗战歌曲光盘。虽然没有享受到打折优惠,但是我们觉得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婚纱影楼推掉了不少生意

  18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呼市新城大街的简约花嫁国际婚纱摄影机构,见工作人员正在为两对准新人化妆,其余的化妆台前都空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纪念九一八,我们推掉了很多生意。”记者在该店的预约婚纱摄影记录本上看到,进入9月份以来,每天预订拍摄婚纱照的准新人都在17对左右。但是唯独在9月18日这天,预订拍婚纱照的准新人只有几对。该摄影机构的工作人员毛必华告诉记者:“9月18日前夕,我在接业务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推掉了很多在这天拍摄婚纱照的,尽管有些顾客不理解我们的做法,作为一名商人要有爱国情怀,虽然在收入上有些损失,但是我们觉得值。”

  拉响防空警报

  18日上午,呼市人防办在呼市地区举行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防空警报试鸣暨人防宣传周活动。在呼市赛罕区金地广场活动现场,许多市民、学生自发地聚集在广场。随着防空警报的响起,一些老人在广场上久久地沉思,似乎又回想起了那段耻辱的岁月。

  据呼市人防办副主任吕国志介绍,往年的8月15日是拉响防空警报的日子,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配合中央和自治区的纪念活动,自治区人防办决定,从今年起,把每年的9月18日定为全区人防警报试鸣日。

  据介绍,为了教育居民了解防空知识,结合国耻日和人防警报试鸣日,昨日呼市人防办还组织了7所学校的学生和赛罕区的部分居民进行了人员疏散和隐蔽演练。目前,呼市已经在43所中学和8所大专院校以及部分社区开展了人防知识教育宣传工作,人民防空知识教育课程纳入了中学和大专院校教学计划。

  学者称要加强国耻教育

  内蒙古大学教授孙凯民在看了本报有关国耻日的一系列报道后,向社会呼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国耻教育刻不容缓,要以史为鉴,振兴中华。孙凯民主讲中国革命史有20多年,他说,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个多世纪内,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侮、蹂躏,所受的苦难举世罕见,其中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尤为令人发指,当年饱受苦难的人大多已经到耄耋之年。在和平的环境下,那段历史似乎已经被人遗忘了,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的近现代史知之更少。孙凯民忧心忡忡地说:“我们在与一些日本留学生交流的时候,发现他们对日本侵华的历史一无所知,这说明日本政府在教科书等问题上不敢正视历史。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贵报报道了史东生经营工作室对100名市民的调查,只有15名市民知道国耻日的来历。这个结果无疑是令人心痛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教育后代的计划和想法,关键是我们自己怎么教育后人。如果我国的青少年连国耻国难都不知道就更可悲了。”

  口文/本报记者 韩伟丽 刘晓君(来源:北方新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