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老天桥中幡表演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16:18 北京晚报

  本报讯 ( 通讯员 马晨 张坤) “擎天一柱”、“罗汉撞钟”、“老虎大撅尾”、“秦王倒立碑”,老天桥中幡表演中的这些精妙招式,曾令多少观众流连忘返。近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家以及民俗方面的专家齐聚宣武,就老天桥民间绝活中这一特色项目申报北京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进行论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项目,多是最濒危、最需抢救保护或者正在开展和已经取得显著保护成果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类别包括濒危的古语言文字、传统民间艺术、传统工艺与技艺等。天桥中幡申报的是“民间杂技
”。

  天桥地区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摇篮,有着内涵丰富、声名远播的“天桥绝活”,中幡就是其中之一。中幡最早起源于晋代皇家表演项目,是既具有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力量的一种旗帜。到了清乾隆年间,中幡成为宫廷八档花会之一,并受过皇封。清末民初,从兄长处学得中幡技艺的艺人王小辫将中幡从皇宫传到了民间。之后,著名艺人宝三长期在天桥市场进行耍中幡和摔跤表演,并将传统中幡的表演由一人的单独演练发展成为多人的共同演出,从而闯下了老天桥中幡的名头。

  如今,天桥中幡发展到第5代传人付文刚手中,已经成为一个集惊险和壮观于一身的系统性表演项目,包含着头、肩、肘、手、胯、膝、脚7套演练技巧近百种套路。为加强对天桥中幡这一传统特色项目的保护,宣武区制定了有关天桥中幡传承保护的5年规划。在此次申报北京市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之后,区文化馆还将建立天桥中幡档案;积极申请将天桥中幡列为

北京奥运会展演项目以及把天桥中幡列为“北京厂甸庙会”、“宣南文化节”等文化活动的主要表演项目,并在“宣南文化博物馆”中为其设展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