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节约成为精神追求——访四川省伦理学会会长谢洪恩教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3:01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在告别短缺经济、物质产品逐步丰富的今天,是否还应当保持和弘扬节约精神?新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节约精神?“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四川省伦理学会会长、省级机关党校教授谢洪恩。

  “时代不同,节约的内涵也就不同。”谢洪恩开宗明义。他说,以前,受生产力不发达、物质财富匮乏的限制,人们不得不省吃俭用,压制消费欲求;如今提倡节约,则是要优化消费结
构,合理消费、科学消费,杜绝各种浪费行为。

  “近几年来,许多学校和社区纷纷开展节约教育,类似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一分钱的标语随处可见,但往往收效甚微。原因是什么呢?”谢洪恩自问自答,“主要是这样的节约教育指出了要做什么,但没突出节约的原因和目的,即精神层面的内容没有必要的表达。”谢洪恩认为,节约教育的精神价值决定整体教育成败,没有终端性的目标指向和过程性的精神支撑,节约教育就会演变成说教和强迫,即使有效也是一时,风声一过,浪费依旧。

  “良好的精神教育要比物质刺激的效果好得多。”谢洪恩说,为节约而节约的节约教育,肯定是低效甚至无效教育。要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就必须在二者之间找到合理的支点,确立科学的消费观;要从节约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品质上下功夫,以激起参与活动者的热情和毅力。比如把“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一分钱”改成“珍惜粮食,健康饮食;节约用水,点滴做起;节约用纸,有效使用;节约用电,人离灯熄;合理消费,切忌铺张”,将节约行动与点滴做起、健康饮食、有效使用、合理消费、分享资源联系起来,从小事中见出节约的生活哲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最大限度地发掘节约的时代内涵和宏观价值,节约教育就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推而广之,在政府机构、社会团体、普通百姓中打造

节约型社会,既要注重节约的物质层面的价值,也要看重其内在的多重精神内涵。只有将节约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神结合起来,与所从事的职业品质结合起来,与每个人的修养凝聚在一起,节约的行动才会变得更彻底、更久远。”谢洪恩最后说。本报记者黄先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