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咋建城市特色 成都有“谱”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5:48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本期专题策划 时政评论部执行人 本报记者 张元龙遗憾司马相如的驷马桥没了

  “那就是驷马桥。”

  “那就是驷马桥?”

  9月17日,上海来蓉的张青元走川陕路一直向北,却怎么也找不到地图上和道路指示牌上所标的“驷马桥”。他问了很多人,人们说,那座铁路跨公路的立交桥就是。

  感到非常疑惑的张青元说,古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当年离开成都赴长安时,曾发誓“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的驷马桥竟然是这个样子?围在他身边的几个成都人同时陷入了一阵尴尬的沉默。

  “这不能不说是成都一个文化宝藏的流失。”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说,驷马桥已经湮没了,而名字却随着司马相如的故事一代代口口相传。普通市民却误以为铁路立交桥是驷马桥。

  专家们建议,在北郊沙河上重建驷马桥景点,包括重建汉代的驷马古桥、广场及绿地,乘驷马高车的司马相如塑像,以及有关其身世的群雕、浮雕、碑记、古人碑文等,“将其建设成代表成都城市古典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这样的建议是由近日刚刚通过专家评审的《成都城市特色塑造研究》报告提出来的……补救专题研究塑造城市特色

  类似驷马桥这样的历史文化宝藏的流失,已经是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巨大的伤疤,被众多专家学者沉痛地提及。

  “看看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世界文化遗产的法国里昂古城,再看看我们自己,我们对古都、古城的毁坏实在太多、太大。”谭继和说。“看成都,皇城拆毁了,明远楼没有了,金河、御河没有了,古城墙、城门没有了。地上遗存还能依稀看其貌的只有奔流不息的锦江了。”

  现今的中国城市,一样的火柴盒子式的钢筋水泥森林,一样的马路和大街,一样的广场和河流……城市个性缺乏,城市特色模糊,“千城一面”……

  谭继和说,成都作为历史的、文化的名都,必须直观地展示自己的历史证物与文化特征证物。因此,成都启动的《成都城市特色塑造研究》,其总任务就是研究成都城市特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塑造城市特色的方向,下属第一个任务就是专题研究对成都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展示,为“痛定思痛”后的补救提供可行性参考。

  “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成都市建委、成都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组织专家研究这样一个课题。”成都市建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2004年7月23日,市科技局正式立项,将《成都城市特色塑造研究》列为成都市第一批重大科研项目。

  记者看到,刚刚打印出来的《成都城市特色塑造研究》扉页上,该课题组名誉组长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课题组组长是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首席专家是知名学者谭继和,课题组办公室主任是市建委主任翁大伟。课题组成员还有邓工力、祁和晖、杨玉培、张先进、陈渭忠、谭云、林成西、许蓉生、刘波等。规格如此之高、阵容如此强大的科研项目非常罕见。首次梳理成都特色符号

  8月25日,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查新中心作出结论,该课题的很多方法、理念,国内均“未见报道”。

  “全方位考虑城市特色的构建得到这样的成果,成都是迄今为止全国第一个城市。”市建委建发处处长刘波告诉记者。首次对成都现有特色符号进行梳理。“这项课题将有望使成都率先突破中国城市‘千城一面’的困境。”

  这项课题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它对

城市建设实践的指导性惊人地强。刘波告诉记者,成都市的城市建设很多项目已经在按照这个课题的建议和结论来做。

  “它有点像成都市城市建设的一项总纲。”市建委建发处彭华评价说。历时1年多的课题还没有全面完成就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今年8月完成的课题报告中的部分建议已经变成了现实,比如锦江正名一事。

  更可贵的是,报告中首次对成都市城市建设历史进行反思和总结。其中涉及一些近年来的问题,比如对建筑外立面的“化妆”过度,专家认为不适合新的特色化打造之路。成都的特色现状究竟如何?未来将怎么走?这课题提出了参考答案。“这次课题,可以说是我们这座城市关于城市特色打造的一次集体反思。”一位专家告诉记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