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磷矿资源整合看科学发展观]磷矿资源大省的忧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6:30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记者雷刚 姜月波 曾遗荣

  编者按

  以湖北现有探明的磷矿储量,用现在粗放、浪费的开采方式,还能开采多少年?

  10年!这决非危言耸听,而是专家的权威结论。如此,10年之后,全省数十万乃至数百万靠磷矿吃饭的人将面临失业,数百家磷化工企业也将面临倒闭,投资数十亿的加工设备将变成一堆废铁。

  显然,这种局面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只要我们换一种思路,珍惜资源,科学开采,规模开采,适度利用,湖北磷化工业至少还有50年至80年的发展空间。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磷化工产业发展问题。俞正声同志多次指出磷矿的合理开发是湖北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宁可不采,不可乱采;宁可不挖,不可乱挖。宁可少一些税收,少一些工业增长,矿区生活水平的提高宁可慢一点,也不能吃了子孙饭,求得眼前发展。”这两年有关地方政府对整顿采矿秩序花了很大功夫,但是离预期的目标还有很远。

  贯彻科学发展观决非仅是一句时尚的口号,它要求我们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集体与国家、发展与环境、资源区和加工区、采矿业和加工业诸多方面的关系,协调好各方的利益。而当前最紧要的是坚决制止无证开采、乱采滥挖、解决好采富弃贫问题;同时通过政策导向和产业整合,断然关闭一批粗放加工、严重污染环境的小加工企业,走“采选结合、矿化结合、矿肥结合”的路子,把优势资源配置给大型企业,提高产业的集中度。

  唯此,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好磷矿这一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磷化工企业“航母”,通过5年至10年的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精细磷化工和高浓度磷复肥生产基地,造福全省人民。

  从今日起,湖北日报以《从磷矿资源整合看科学发展观》为栏题推出3篇报道,意在引发读者对湖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考量。

  磷矿之于湖北,重之又重。湖北的矿产资源种类虽多,但储量在全国占优的,仅有磷矿、盐和石膏。从目前经济技术水平看,盐和石膏深加工价值有限,有潜力发展成优势资源产业的,磷矿是唯一的。

  磷矿之于国家,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磷矿: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

  磷是种奇妙的化学元素。它是土壤的“粮食”,是磷复肥的主要原料;它具有去污能力,洗涤产品少不了它;电子级的磷,可造锂电池等;食品级的磷,可做食品添加剂。磷还有“可怖”一面:用它制成的生化武器,剧毒无比。

  国际上,磷化工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建材、医药、农药等几十个领域。

  磷矿资源的战略意义,已被世界各国所识。资料显示,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大量购进磷矿石,在浅海深埋,作为战略储备。摩洛哥、美国等富磷国家,则限制磷矿开采、出口,鼓励进口。

  从总量上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磷矿储藏国。但我国人口基数大,大量的粮食需求使疲劳的土地需要磷肥“滋润”,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是个缺磷国度。

  一份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报告称,2010年后,磷矿资源将成为不能满足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20个矿种之一,2005年国内磷矿供给缺口将达700万吨。

  幸运的是,湖北是这一稀缺资源的储量大剩据勘查,我省磷矿储量25亿吨,保有储量21.29亿吨,列云南、贵州之后,居全国第三位。

  云贵山高路远,而湖北公铁路运输“九省通衢”,兼有长江“黄金水道”。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湖北磷矿的综合利用价值优于云贵。

  几十年来,我省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全国的工农业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采富弃贫:在政府令声中喊停

  沿着大山边缘凿出来的陡峭山路,吉普车一路攀援而上,记者来到保康县马桥镇白竹磷矿区。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怎样一幅景象呀!巨大的山梁被人生生掏空,掏出几个数十米见方的“天窗”,远远看去,好像漓江畔的“象鼻山”。

  镇上同志介绍,这些都是乱采滥挖留下的痕迹,如今这个山头成了一座危山,岩石崩落曾砸死过人。

  这只是个缩影。上个月,近10天时间里,记者驱车探访了兴神保矿区(兴山、神农架、保康、房县一带,我省主要磷矿区之一)和宜昌矿区,崇山峻岭间,废弃的磷矿洞口随处可见。

  知情人士介绍,前两年,一些小矿主和无证开采者为了眼前利益,见矿就挖,装车就走,运到长江边找个码头就卖出盛卖出境了,全然不管身后会留下什么地质灾害,造成什么样的资源浪费!

  乱采滥挖造成的资源浪费是惊人的。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胡立山介绍,磷矿的规范开采方法是:沿着矿层下方打巷道,打到矿层顶端,再由内而外、由上而下地回采,尽可能多地把矿石拿出来。这种方法前期投入大,出矿前就得投资数千万元。

  然而,短视的开采者不会做这种投资。他们正对着矿层打洞,向内掘进,走到哪步算哪步,直到山体崩塌,将大量矿藏压在山底,再也无法开采。

  胡立山打了个比方:一座10万吨的矿,规范开采可采出9.5万吨,滥采则只能挖出1万到2万吨。

  乱采滥挖的另一“主要表现”是采富弃贫。

  我省磷矿资源丰而不“富”,中低品位矿占资源总量的93.37%,高品位的富矿不到十分之一。由于地质原因,我省磷矿形态为“两贫夹一富”,即上下层为贫矿,中间层是富矿。由于是“一锤子买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些小矿主只要富矿,对贫矿要么不挖,要么抛弃,平均每挖一吨富矿要丢弃10多吨贫矿。

  令人痛心的浪费,让许多业内人士感到震惊,他们大声疾呼:如此下去,不到10年,我省宝贵的磷矿资源就将消耗殆尽!

  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引起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他们多次到矿区实地考察,并作出重要批示。省委书记俞正声一针见血:“磷矿的问题,总的方针是宁可不采,不可乱采”,“不能吃子孙的饭,求得眼前的发展。”

  2004年11月5日,省长罗清泉签署省政府第270号令,颁布施行《湖北省磷矿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中有3个关键的硬性要求:1、对磷矿开采规模实行总量控制;2、对磷矿石(粉)实行准运制度;3、对不符合规划要求、年开采规模小于10万吨、不综合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的矿山企业,限期三年整改,到期仍达不到要求的,责令关闭。

  270号令是根指挥棒,它引导人们重新认识资源的价值,重新检讨我们的发展观。

  8月11日下午,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磷矿检查站,新上任的区矿管办主任袁世明正跟同事们一起,忙着对出山运磷车过磅、核对准运单。

  按照270号令要求,夷陵区成立了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从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公安局、交通局等部门抽调人手合署办公。矿管办下设护矿队,一接到无证开采举报,立即赶到现场喊停。

  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矿管办给辖区内各矿山企业分解开采量,发放准运单。但前提是矿山企业出具由专家审批通过的开采规划,并按规划规范开采,如有违规行为,矿管办将削减或取消其开采计划。“没有准运单的矿车一律不放行,矿挖出来运不出去,乱采滥挖现象自然被制住了。”袁世明充满信心。他说还准备投资改造检查站,实行全方位电子监控,以杜绝这个环节的不规范行为。

  在兴山、保康等地,类似的管理制度也在实施中。珍视资源、保护性开采的理念不但没有使地方财政收入受损,还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保康县经贸局长周永国告诉记者,以前对磷矿资源实行粗放经营,矿车出山时以车论价,

超载现象严重。后来设置磅站,仅两年时间,多称出来价值8000万元的矿,避免了数百万元的税费流失。

  在神农架,这一数字更可观。上了磅秤后,今年5月一个月,该区税费增收500万元。

  技术创新:为中低品位矿寻找出路

  今年以来,保康县城郊一家不起眼的化工厂,成为众所瞩目的地方。

  省长罗清泉来了,省科技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数十名专家来了,来见证一个过程、期待一个结果。

  在这里,长沙化工研究院的侯拥和教授带着他的窑法磷酸技术,正在进行工业化生产试验。“如果窑法磷酸技术能顺利实现规模化生产,那将是磷化工产业的一次‘革命’。”评论起窑法磷酸,懂行的人都用了相同的字眼。

  窑法磷酸技术的“革命性”在于,它打破“非富矿不能用”的传统工艺路线,直接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磷酸,给中低品位磷矿找到一条出路。

  侯拥和教授介绍,窑法磷酸技术可用品位为17%-24%的矿石,而传统技术需要品位30%左右的富矿。“中低品位矿利用率低,销路不好,是造成磷矿开采采富弃贫的根本原因。”武汉工程大学贡长生教授认为,多年来,中低品位磷矿的利用技术瓶颈始终没有突破,直到近两年全社会形成珍惜资源、充分利用资源的氛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贡长生介绍,现在磷矿资源的战略地位为人所识,关于中低品位磷矿利用的技术创新活动也日渐活跃。除窑法磷酸技术外,宜昌仁和矿业公司利用盐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生产工业磷酸技术,正在建设年产300吨85%工业磷酸工业性中试装置。“可是,这些技术尚不成熟,进入推广阶段至少需要2年到5年时间。”说起这个时间跨度,贡长生教授有些担忧。

  除技术突破,目前我省中低品位磷矿的主要利用途径是,通过选矿,生产低浓度复合肥。但选矿也有自己的弊端,一是成本较高,每吨需150元至250元;二是选矿后的废渣堆积,造成环境隐患。

  270号令鼓励企业大力发展选矿,对遏制采富弃贫现象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专家认为,要根治采富弃贫,加快技术创新是关键。

  为此,我省拟设立磷化工技术创新实验室,以专门机构推动技术革新,实现磷矿资源合理利用。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