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绿色的希望——我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巡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8:21 宁夏日报

  山变绿,水变清,这是5年来退耕还林工程给我区退耕还林区带来的巨大变化。但是,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是营造生态林,经济效益低,8年退耕粮款补助取消后,要实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后续产业的开发。近日,记者在采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情况时,感受到这一领域正孕育着巨大的生机。

  我区退耕还林工程涉及17个县(市、区),2000年至2004年国家累计安排我区退耕还
林任务814万亩,全区共完成954万亩;期间,国家共安排我区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6.454亿元,退耕区156.7万农民人均受益790元。与此同时,各退耕区积极探索后续产业的培育,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

  5年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20.2万亩的原州区,改变“以粮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建成了以清水河沿岸七营、黑城为核心的枸杞示范区,以上黄、路梁为代表的集雨节灌、果菜间作示范区,以毛家台子、高崖、陈沟为代表的生态经济林综合抗旱造林示范区,以北庄、黄峁山为代表的山杏嫁接改造示范区以及以河川为中心,覆盖东北部的早酥梨、红梅杏基地框架。目前,杏产业60%以上的基地已开始挂果,近50%的种植户开始有收入。该区14个乡镇205个村的66779户退耕户,5年户均后续产业收入达到6831元,人均1366元。

  彭阳县共完成退耕还林120.3万亩,涉及12个乡镇156个村42700多户。该县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为退耕还林提供后续支持。全县杏树保存面积达到37万亩,挂果面积20万亩,正常年份可产鲜杏12000吨,经济收入1096万元。建立了两家果品加工企业,已开发出精杏脯、果丹皮、五香杏仁等10多种产品,远销区内外20多个大中城市。通过发展柠条饲料加工,使北部4个乡镇的15万亩柠条得到充分利用,可饲喂1.4万个羊单位,获利约25万元。通过林区放养“生态鸡”,带动退耕户散养。

  林业环境、基础条件较好的泾源县,在7个乡镇114个村完成退耕还林54.9万亩的同时,积极发展林草间作、林药间作及经果林、种桑养蚕等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共在退耕地间作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24万亩,种植桑树1.5万亩,发展养蚕户2512户,养蚕5000张,年收入143万元;间作柴胡、黄芪等中药材7000多亩,年收入1288万元;发展舍饲养殖的退耕户达13450户,全县牛存栏和羊存栏分别达到4.5万头和5.6万只,比5年前分别翻了一番,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的转变。

  十年九旱、生态环境恶劣的西吉县,5年来一面完成退耕还林任务94.77万亩,一面依托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发“火石寨丹霞地貌”和“震湖”湿地资源,发展生态观光游、红色游等,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产业。

  有中药材种植传统的隆德县,利用46.6万亩退耕还林地大力发展林药间作,目前完成6.2万亩,亩均药材种植业收入达100元。

  同心县5年的退耕造林任务达126.83万亩,涉及12个乡镇162个村和两个国营林场的32983户。该县结合自治区优势果品带建设项目、枸杞南移工程的实施,积极发展固海扩灌区两侧的红枣产业带,以扬黄灌区为中心、清水河两岸的枸杞产业和东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杏树产业带,争取人均经济林达到1亩以上,林业年产值达1.8亿元,使农业人口人均林业收入稳定在500元以上。

  我区畜牧业“大户”盐池县,以141万亩退耕造林工程和全面封山禁牧为契机,积极推动林草建设、加快林草转化利用,已建成的220万亩柠条和32万亩沙柳,为发展后续产业提供了可靠保证。该县农民的小型加工厂遍地开花,通过示范带动,现已建成柠条加工示范点15个,年平茬、复壮柠条50万亩,转化饲料15万吨,可补充20万只以上羊单位的饲草需求。(本报记者王霞杨登贵)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http://www.nxnet.cn)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