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古老的民间艺术——他专门做“面上功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8:38 东北新闻网

  舞台上叱咤风云的黄忠、威风八面的关羽、英姿飒爽的穆桂英以及满身风尘的王昭君……这些响当当的历史人物都在惠连生老先生的手中定了格:他们姿势各异,但都意气风发;服饰上虽然时代不同,却都色彩艳丽、逼真。如果你实在忍不住用手碰一下这些可爱的“小人儿”,你就会发现它们软且有弹性,原来个个是“白面英雄”。

  “面人汤”里“偷”出“面人惠”

  面塑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从汉代起历史上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而面塑从艺术风格上可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作品以赵阔明为代表,北派则汤有益最为著名,二人被合称为“北汤南赵”。

  从小就喜爱美术,喜欢鼓捣些小玩意的惠连生,对捏什么像什么的面人儿师傅崇拜得五体投地。17岁那年开始,他第一次动了自己捏面人的念头。结果,没有丝毫经验和技术的他除了弄得家里到处都是面粉外,一件成型的东西都没有捏出来。可是他不放弃理想,自己不断地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和面”,同时四处打听,在哪里才能学到捏面人手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23岁那年,惠连生到北京出差时,巧遇了“面人汤”的传人。惠连生当然不肯错过这拜师学艺的大好机会,他把自己对面塑的热爱、过去在做面塑时遇到的困惑以及自己在面塑道路上所走的弯路都和那位老艺人说了,恳求对方收他为徒。那位老艺人见惠连生态度诚恳,又被他的执著打动,终于告诉了他一些面塑的基础知识。但始终不肯正式收他为徒,至于独门的手艺更是不透露一星半点。不过,惠连生既然找到了行家也就不会轻易放弃学习的机会。他从旁观察,偷偷地记录下捏面人儿的手法,自己尝试着制造做面人的工具。他就这样愣是从老艺人那里“偷”来了面塑的手艺。

  学艺的艰辛,使他明白了为什么许多民间的手工艺都濒临失传。其实都是由于从业者的保守心理造成的。他也暗暗下了决心,等到自己学成了,一定要把手艺传给喜欢这门艺术的人。

  “面人儿”能“活”上百年

  看到那么多让人爱不释手的面塑精品,人们不免担忧:这样好的艺术品是由面粉制造的,会不会由于摆放时间过长而坏掉呢?惠连生听了我们的提问后,充满自豪地对我们说:“这个问题几乎所有参观的人都会问,我可以自信地说,我的面人儿只要是在室内正常的环境下存放,即使上百年也不会干裂、褪色。”

  据介绍,惠连生用的原料是普通面粉与糯米粉的混合物,又通过一些特殊的工艺再加上染色才制成的。这样材质的面人儿,只要保证不被风吹雨淋或过于干燥、潮湿,就能保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不毁坏。不过,如此可爱的面人儿就怕不是被时间弄坏的,而是被喜欢它的人日日拿在手里摆弄坏的。

  “活”的面人儿有性格

  ( 城市晚报 陈菡) [编辑: 孙鹏]1

  相比较其他题材来说,惠连生最拿手、最钟情的还是捏人物,特别是

京剧中的古代人物。他告诉我们,北派的面塑特点就是以小见大。在人物的塑造上虽没有南派作品那么细致入微,但从性格的把握上更加传神。比如说,面塑关公时,就将人物设计成手持大刀拂美髯的形象,充分表现出人物的倜傥、刚烈。另外,捏出的人物,神态最是重要的。人物的表情和性格就是作品的灵魂,如果没有这些,就成了逗小孩子开心的玩具,而不是艺术品。

  捏面人儿的表情时,有句口诀概括得很到位,“要得笑,眉弯嘴角翘;要得恶,眉毛胡子一撮撮”,这就是面塑中表现人物性格最直接的方法。在惠连生的现场演示中我们可以看到,经过揉、搓、剪、挑、压、粘、贴等一系列手法后,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就诞生了。

  正在抚琴沉思的王昭君,细指如葱,兰花手翘,一双凤眼好似含着几许哀怨。把雅致、娇美却远嫁塞外的昭君塑造得入木三分。一个正背着媳妇准备回去拜堂成亲的猪八戒让人看了就忍俊不禁。八戒胖胖的身材,略显呆傻的脸上透露的全是要娶媳妇的兴奋,那神情与《西游记》中的八戒可说是一模一样。

  “面人惠”要“请”出87位神仙

  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名作《八十七神仙卷》,是难得的传世之作。画中所描绘的神仙,虬须云鬓,毛根出肉,力健有余。惠连生和他的学生们准备以面塑的方式,把这87位神仙“请”到现实中来,让人们有机会近距离地欣赏这些祖先刻画出来的优美的神话人物。

  惠连生说,由于《八十七神仙卷》是用白描手法来绘制的,人物没有色彩,所以许多环节都需要进行艺术加工使之适合面塑的创作手法。

  这也就需要在动手之前做到胸有成竹,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难度很高的挑战。但他表示,十分有信心完成这系列作品,他相信该作品的完成将创造中国面塑史上的奇迹,也将为他和北派面塑的民间艺术写下辉煌一笔。(城市晚报陈菡) [编辑: 孙鹏]

  2(来源:东北新闻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