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甘肃省党政代表团来津考察访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8:40 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王立文武志成)由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浩率领的甘肃省党政代表团昨天上午抵达本市考察访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亲切会见了甘肃客人,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双方愉快地回顾了两省市长期合作的历程,并共商进一步合作与发展的大计。市委副书记、市长戴相龙,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房凤友参加。

  张立昌在座谈时首先代表天津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人民对甘肃省党政代表团来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甘肃人民给予天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开发和建设的热土。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历史性机遇,克服底子薄、条件差等各种困难,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各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我们为甘肃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

  张立昌说,天津与甘肃有着长期合作的历史,两地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中央确定两省市对口帮扶以来,我们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合作,两地关系日益密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口帮扶的过程,是相互学习、相互支持、优势互补的过程。甘肃干部群众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张立昌说,这些年,天津同全国一样,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以“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实现为标志,天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把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作为环渤海区域和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步棋,我们深感机遇难得,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不断扩大对内开放,为兄弟省市搞好服务,始终是加快天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与甘肃合作基础良好,前景十分广阔。我们将以代表团来访为契机,充分发挥天津的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努力在合作形式、合作规模、合作领域、合作成效上取得新的突破,把两地业已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苏荣在座谈时说,长期以来,天津非常关心和支持甘肃的发展。特别是对口帮扶甘肃的十年来,天津从人力、财力、物力上都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对天津人民的深情厚谊,甘肃的广大干部群众铭记在心。我代表甘肃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和全省各族人民,向天津市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全市人民表示诚挚的感谢。

  苏荣说,天津是享有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天津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最近,中央将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这是天津腾飞的象征。我们对天津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对天津美好的未来同样无比的自豪。天津与甘肃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希望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合作机制和互助机制,形成以东带西的共赢格局。

  座谈会上,戴相龙、陆浩分别介绍了两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交流了进一步加强双方联合与协作的思路和设想。

  戴相龙说,天津与甘肃的经贸合作和友好往来源远流长,合作潜力很大。我们将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拓展天津口岸与甘肃企业的合作,二是发展工业产业合作,三是联合发展优势特色农林产业,四是继续加大双方科技合作、人才交流的力度,五是加强区域性旅游合作,六是加强合作交流机制建设。

  陆浩说,天津对甘肃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两省市的合作交流日益加强。希望在扶贫开发、经济协作交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合作、干部交流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协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双方通力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文华,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海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肃,市政协副主席叶厚荣,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乔富源,市政府秘书长何荣林;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碧莲,省政协副主席喇敏智等出席座谈会。天津与甘肃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

  座谈会结束后,甘肃省党政代表团参观了本市五大道和和平路商业街;两省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进行了对口交流。在津期间,甘肃省党政代表团还将考察滨海新区、海河工程和市容市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