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尧帝故里寻遗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8:44 河北日报

  仁厚镇,唐县县治所。传说黄帝在此置唐侯国,属冀州,尧帝在此建帝都,治所在唐邑(今固城)。清末,将县治所移至仁厚镇。《元和郡县图志》卷22:“唐县……即古唐侯国,尧初封于此。”尧帝少时被封唐侯,被后世尊称为“唐尧”,这里也被称为尧帝故里。

  去顺平时,路过仁厚镇,被它的名字吸引,同行者说:“可能是因为这里的民风重仁尚厚吧1后来到了唐县,才知道正是此意。我们寻访燕赵古镇,就是想将燕赵大地上的文
化碎片凝聚起来,升发出一种燕赵精神。自古燕赵以慷慨悲歌之风著称,而仁厚镇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补充,那就是“厚德”、“亲和”的民风,那就是“颤颤栗栗,日谨一日”的为官之风。

  提起尧帝,人们会马上想到山西临汾,但也有人知道在我省的唐县、顺平和望都一带流传着很多关于尧帝的传说,也保留着一些文字和实物资料。《后汉书·郡国志》“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山。”《元和郡县图志》卷22:“唐县……即古唐侯国,尧初封于此。”由此可以证明,唐县系尧被封唐侯之地。仁厚镇的城东门瓮城中有“古唐侯国”石碑,为清光绪二十四年重立。

  自西汉高祖初置唐县以来,唐县县治所就位于今县城,后改名仁厚镇。传说宋代有商人经过此地,饮水解渴,遗银数十两,数月后再经此地,当地村民取原物奉还。原来当时拾到银子的人将商人遗银合罐藏于遗银之处,商人感慨万千,盛赞此地民风仁厚,故有“仁厚”镇之称。这当然与唐尧遗风有关系。据说尧出生于伊祁山,成长和封侯则在唐县的固城一带(旧县城所在地,史称唐邑或阳邑)。我们来到固城,试图寻找到一些先人的痕迹,但固城的古城墙仅存十几米。据当地的老人回忆,在几十年前,这里的土城墙很是壮观,宽大约四五米,高有三米多。我们行走了很久才找到城角的一端,隐没在野草与庄稼地里的古城墙,早已没有了原先的气势与雄伟,但是从热心给我们带路的小伙子和老人的身上,我们隐约感受到了那股深入骨髓的“陶唐遗风”。

  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很重视历史传说的价值,他认为历史传说与

神话不同,历史传说中肯定包含着历史元素。那么,关于尧帝的一些传说现在看来不仅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比如“谤木”、“谏鼓”,就带有明显的人民监督的意味,也具有一定的原始民主的性质。当地传说尧在简陋的宫门前设了一张“欲谏之鼓”,谁要是对他或国家提什么意见或建议,随时可以击打这面鼓,尧听到鼓声,立刻接见,并认真听取来人的意见。为方便民众找到朝廷,他还让人在交通要道设立“诽谤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民众有意见,可以向看守人陈述,如来人愿去朝廷,看守人会给予指引。由于能及时听到民众的意见,尧对百姓的疾苦就比较清楚。

  在仁厚镇,记者还看到一条座右铭———尧诫:“颤颤栗栗,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意思就是说为国之君首先要深明责任重大,要身在其位,如履薄冰,惟恐辜负肩上之重任,百姓之厚望。自己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人不会因大山的阻挡而摔倒,只会被不起眼的小土堆绊倒。这样的自诫不失为至理名言。

  现在,一座正在修建的唐尧历史文化园已在仁厚镇北高昌村初现。经过复原的尧帝像,敦厚和蔼地屹立于庆都山上。据当地的负责人说,复建后的尧帝故里,还要设“谏鼓”与“谤木”,还要在尧的住所前醒目地刻上“尧诫”。他们说,这是对当今最有借鉴意义的东西,而“陶唐遗风”中的“亲和”与“仁厚”更是我们民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我们燕赵精神的另一种诠释与补充。

  本报记者刘萍发自唐县仁厚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