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再见,五一餐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8:52 宁夏日报

  金字招牌

  位于银川市解放东街西头南侧的“五一餐厅”曾是银川餐饮业的一块金字招牌,丁香肘子、糖醋黄河鲤鱼、金钱发菜、软炸里脊、锅烧鸡、过油肉、炒肉片、回锅肉……名目繁多的特色汉餐拭亮了这块金字招牌。

  “五一餐厅”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业,选址在原“东泰居”汉餐馆所在地,为银川市商业局饮食公司下辖的一家餐饮企业(国有)。开业初始,它是银川市最大的汉餐企业,餐厅共有三层楼,一楼经营早点及机器饺子、面条等快餐面食品,二楼经营正宗川味炒菜,设有高级雅座,可承办各档次的宴席,三楼为冷饮店(后为方便顾客住宿改设旅馆),共有一百二三十名职工。

  “五一餐厅”聚集了当时饮食公司最优秀的

厨师,其中不少人都是从各餐饮网点调来的,其中的老厨师有李金文、郭维庆(已故,山西人)、顾世高(已故,为原“东泰居”的白案厨师),年轻厨师有董徐标、陈继润、徐武国、沈富生等。

  “五一餐厅”的特色是烧麦、面点。据说烧麦是“同福居”厨师带入银川的,“五一餐厅”的顾世高师傅做烧麦最拿手。由于烧麦供不应求,餐厅专门增设了一家烧麦馆,先在餐厅东侧,1977年移至西侧。

  “五一餐厅”烹饪技术以滑馏、爆、炸、烩、烧为主,尤其擅长小炒,并按四季变化交换菜肴品种,夏季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著名菜肴品种有丁香肘子、糖醋黄河鲤鱼、金钱发菜、软炸里脊、锅烧鸡、过油肉、炒肉片、回锅肉等。夏天增供凉粉、凉面、酿皮。每日供应炒菜不下60种,一菜一味,各具特色。过往行人无不闻香驻足,先尝为快。

  每天早上6点开张,一直营业到晚上10点,常常食客爆满,红火的场景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两个“第一”

  1976年,商业部组织厨师师资陪训,宁夏派出了6个人,其中有3个人回来后到了“五一餐厅”工作。他们带回了新的观念和烹饪技术,成为“五一餐厅”的骨干。

  “文革”之前,银川市不少私营餐馆的经营都是每菜单炒、服务到桌的,但“文革”中及“文革”结束初期,每菜单炒被大烩菜取代,而菜也是由食客凭手中捏的“小票”自己去柜台端取。“五一餐厅”在1976年开张后,率先在银川恢复了这两项服务。

  计划经济年代,“五一餐厅”每年享有30件名酒特供指标,特供名酒包括茅台、五粮液、竹叶青等。由于资源有限,进入餐厅的名酒销售也是限量的。据“五一餐厅”的老员工回忆,当时规定买一个拼盘限量搭配两瓶名酒,因此有的人为了买到一瓶茅台酒(当时售价8.7元),不惜点上一桌的菜肴。二三轶事

  据“五一餐厅”老职工林楠回忆,上世纪70年代,“五一餐厅”8角钱一碟的对虾卖得挺火,两只红艳艳的虾盛在一只八寸的碟子里煞是惹人喜爱。在那个年代,纵然是8角钱,对很多人来说,要一碟这样的对虾却还是难得的享受。

  据老职工郑凤文回忆,上世纪70年代,“五一餐厅”雅座一桌饭的最高标准是35元,但有一次破了例,当时区政协的领导接待民盟中央的有关领导,吃的是鱼翅、海参、辽参,创造了一桌饭47元的“记录”。

  据“五一餐厅”老员工陈兆熙回忆,“五一餐厅”刚开业时,有一次有两个外国客人来二楼就餐,比划着要吃鲍鱼。当时鲍鱼可是新鲜事物,就连很多老厨师都没听说过,餐厅的菜品中自然也没有。但为了不让外国客人失望,餐厅立即派人去商场寻购,所幸在一家商场找到有鲍鱼罐头。买回来经简单烹制端给外国客人后,“老外”尝尝还挺满意,一个劲地点头称赞。面临拆迁

  “五一餐厅”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五一餐厅”的规模、档次渐渐跟不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1991年元月,“五一餐厅“并入鼓楼饭店。由于“五一餐厅”建筑物突出于解放街,对

交通安全造成影响,1997年3月,银川市政府将其列入危房要求进行改造。2004年“五一餐厅”正式停业。

  据鼓楼饭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郑凤文介绍,“五一餐厅”储留着很多老银川人的回忆,因此餐厅拆迁改造后将保留“五一餐厅”这个名字,但新的“五一餐厅”建在哪目前还未确定。新闻来源:新消息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