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协专家下乡看“向日葵棉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11:44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合肥晚报《71岁农妇发明向日葵秆结棉花》一文经本报9月15日一版报道后,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据王邦林说,就在16日上午,他陪同其母、肥东县杨店乡71岁的盛先慧从肥东到市内向省主管部门申报她的向日葵秆结棉花专利时,合肥市科协的朱本堂等五六名同志专程赶到杨店乡,对他母亲培育出的“杂交棉”进行了实地考察。临走时,考察人员还从现场带走了一株样本。

  尽快育出向日葵和棉花幼苗

  王邦林说,他和母亲现在正加紧做另一件事,那就是尽快在温室里培育出向日葵和棉花幼苗,再将两者嫁接成活,等待相关部门复查、审核。由于受条件所限,他们目前只能将就着用塑料薄膜搭成一间简易温室,以供育苗。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相关专家介绍,作为个体从事科技兴农方面的研究,无论从科研条件还是从技术难度等方面来看,都具有相当大的困难。七旬老人能做到目前这一步已属大不易了。下一步鉴定,还需要由专家小组按程序进行鉴定;如果现在就断言成功或是失败,那都是不严谨的。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七旬农妇果真能在嫁接方面搞出名堂来吗?”连日来,一些人对此表示将信将疑。盛先慧老人坦然地告诉记者:“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肯定能在半个月之内培育出向日葵和棉花幼苗,先把两者嫁接成活。到那时带来让专家看看,事实总有说服力吧!”“合肥素有科技城之称。七旬老人20多年如一日,矢志钻研嫁接技术,这本身就值得肯定。”读者中支持老人的占多数,同时希望政府相关部门给予老人必要的扶持和帮助,尽快就这项“技术”做出权威鉴定。

  有关专家发出不同声音

  据了解,目前相关专家和职能部门的技术人员对此事出现两种不同声音:肥东县农委、市科协的部分人员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认为盛先慧老人的技术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嫁接,同时也对该项技术是否具有推广使用价值持异议;而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经济作物教研室周桃华等专家则倾向于“以最后的事实”说话,即由主管部门牵头,尽快组织相关单位的多名专业权威人士,集体对此做个技术鉴定。“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是不是嫁接,有没有推广价值,都要通过最后鉴定、进一步试验才知道。”昨天下午,盛先慧老人告诉记者,她已向肥东县主管科技的部门申请了鉴定事宜。估计10天后,专家鉴定小组将正式介入,拿出最后定论。·徐爱群·(来源:合肥晚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