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飓风之晋江调查(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03:07 东南早报 | |||||||||
因无目录落选,因被指摘下榜……企业走出一路酸甜 在汹涌而至的品牌评选浪潮下,晋江企业完全表现出了争取的积极心态。然而,一不小心,我们眼前就出现了西班牙塞万提斯笔下的尴尬场面:面对风车,勇士再锋利的战矛也难有斩获。围绕最新评选的中国名牌,本报展开了调查。
参评资格 拉链“老大”浔兴遇目录苦恼 浔兴是晋江最早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之一,其SBS拉链销售额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的YKK,在国内拉链业则是久坐第一把交椅的龙头老大。但SBS拉链至今仍未评上中国名牌产品,原因是:参评目录没有拉链类别,未能参评! 福建浔兴集团有关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中国名牌评价的年度摸底、推荐工作中,每年都有推荐浔兴拉链,企业方面也年年均准备了相关的材料申报工作,但由于历年来的中国名牌产品申报目录一直没有设立拉链这一项目,企业也就无法按程序申报参评。 在公布的官方语言中,中国名牌评选的对象并未严格限定,只提到“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率居行业前列、用户满意程度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然而,评选流程则是国家质检总局授权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下简称“名推委”)每年下达可申报目录,产品在可申报目录之列的,企业才可填表申报、提供有关证明材料,按规定报经本省技监局,并形成推荐意见统一报送名推委秘书处。于是,可申报目录变成一个前提条件,企业得以迎接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申请条件的实体筛选之前,得先跨过“产品在可申报目录之列”这个门槛。 记者了解到,浔兴并非例外,泉州有不少实力企业同样因面临可申报目录这一门槛而未能参评“中国名牌”,如格林童装。格林童装是中国十大童装排名前列的企业,今年刚获得了国家免检资格。童装是今年新设的国家免检产品项目。但并未进入中国名牌“可申报目录”,于是也遇到目录壁垒。不过格林可能运气好一些,其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免检等同于准名牌,今年童装新列入国家免检产品目录,就有可能在新年度被确定为中国名牌产品可申报目录。 选送过程 数十万酬劳催生“中介经济” 各档次品牌头衔的评选,都有相应的一套程序和一整套较为复杂的申报材料,于是就有人从中看出巨大商机搞起了品牌评选代理。 据知情人透露,名牌中介首先会了解本地企业的各种情况,看准了哪几家的实力有望“创牌”,就锁定目标,主动找上门。 名牌中介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两种,一是承办申报材料,二是凭其丰富的经验帮企业在程序上免走弯路。由于申报材料的数据收集、制作等十分复杂,很多企业虽然产品实力很强,但并没有能力制作这样的材料,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即使没有名牌中介找上门,也要“另请高明”才能做出一整套符合条件的材料。 名牌中介的服务方式就有很多种层次了,最高层次的是打包办理,从前期材料准备到评选结束,名牌中介全程操刀,“大事”不成便分文不取,若企业被选上了,则根据获得的奖金按事先约定的比例收。比如地方政府奖励企业100万元,那么约定“五五开”的,名牌中介可获得50万元的酬劳,约定“三八开”就是80万元。记者了解到,企业最高的付费代价,除了事成后将奖金全额给予名牌中介,个别情况下还要支付制作申报材料的费用。制造业的品牌评选,俨然已催生出附属的中介“代理经济”。 评选结果 同行竞争被疑私下“做动作” 同一行业实力企业密集会不会带来评牌具体名额的相关问题?参评“中国名牌”的品牌产品如何区分高下?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 市技监局相关人士指出,“中国名牌”的评选成绩是按千分制的,由“名推委”组织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组成各行业专业委员会进行评选打分,并按评选成绩从高至低进行“切线”,其“录取线”切在分数“断层处”,不设定具体名额。比如,在新增评价的旅游鞋项目中,假设获得最高分的分数为960分,排第二的为956分……第十名为920分,而第十一名为850分,那么该项目的“录取线”则切在920分,取前十名。按这样的评选规则,便出现了有些项目有10个甚至10个以上的品牌入选,而有些项目却只有一个品牌的情况。 这次“中国名牌”评选,泉州企业品牌产品新捧金的较多,但落选的也不少,甚至还有初选入围又在公示后落榜的。几家似乎满腹辛酸的企业,在面对早报记者采访时又一律缄口不语。一位官方人士指出,“中国名牌”是很多企业品牌发展的必经之路,今年没评上,可以后还要再评,评不上的企业又怎能多说? 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企业人士认为,“中国名牌”专业委会员的评选打分并不像考试那样铁板钉钉。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说,全国参评“中国名牌”的太多了,同行关系就同时是竞争关系,有的自然不愿意竞争对手选上,那么从正反两面“做点动作”也就顺理成章。据了解,中国名牌评价的有关文件中规定了否定性条款,也就是说参评企业如果拥有“历史污点”,那么在有关规定的条件下,企业将会被“一票否决”。 据介绍,中国名牌评价工作是一年一次,中国名牌产品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所以哪怕证书有效期才短短几年,企业为获得,也得争取“一世清白”。 “中国名牌”评选流程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年度摸底、推荐企业产品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公布年度评价产品目录企业自愿申报省技监局形成推荐意见统一报送名推委秘书处 相应专业委员会对申请产品综合评价名推委秘书处汇总分析专委会建议名单名推委全体委员会审议确实初选名单新闻媒体公示初选名单征求社会意见名推委全体会议议定并公布名牌榜国家质检总局授牌 评选之后 业界非议更添忧患意识 国内“评牌热”潮袭之下,有人评牌乐,有人评不上牌而不乐,引来多方议论。 企业界也好,学术界、法律界也好,对于近年来的诸项评牌活动,属于官方的有人认为是行政评牌不合法,对某些环节还提出合理性方面的质疑,但属于民间组织性质的评选,非议就更多了。 一位企业人士直言:“现在的企业参与评牌,有点像民国时代的中国学生出洋争个中文学博士文凭回国,虽然内行的都知道中文学洋博士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但洋博士终究还是洋博士,可以看不起没留过洋的国内学生,也能免得在其他的洋博士面前矮人一等———如今从大到全国,小到晋江,拥有全国性品牌头衔的企业一抓就一大把,自己的企业没个‘红顶戴’怎么大声说话,怎么谈‘在新的品牌战略起点上打造特色名牌’”? 但企业家和专家普遍认为,评牌是目前帮助国内企业走上品牌道路的成效较好的办法。 泉州某知名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争取品牌头衔,一是市场需要,可用来区别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二是一种社会责任心,一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要求。目前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仍然需要靠评牌来创名牌,如果不跨过评牌这道槛,从一开始就独辟蹊径创立自己的特色名牌,基本上是很难成立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没评上某种品牌头衔的企业,依旧决心明年乃至以后还要继续争取,已经评上的企业,则表示到期后只要有通知还将继续参评。 与此同时,名牌的危机意识依然存在,九牧王(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聪颖表示:“名牌不能一劳永逸,没有忧患意识,可能很快就变成被市场唾弃的‘臭牌’。所以在创名牌的同时,要有诚信地付出以及要不断提高品质,迎合消费者的新需求。” 恒安集团总裁许连捷也深有体会。改革开放近30年了,在泉州乃至福建省像他这样在改革开放初期创业的现在所剩无几。从小规模的企业进入中型企业存在很高的门槛,管理、经营模式及整个思维都要转变。“一个牌子打出去了,后续管理、产品品质、新品开发是否能跟上?这是一个企业、一个名牌能否永续发展的大问题。”许连捷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