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09:08 南方日报 | |||||||||
温家宝 今年8月,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很值得纪念。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全面回顾总结深圳经济特区25年的伟大实践和历史经验,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经济特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主要任务,对于继续办好经济特区有着重要的意义。
深圳特区是我国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特区 25年来,深圳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罕见奇迹。深圳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对全国作出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惊人的,确实值得大书特书 深圳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一个特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年,是深圳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迅猛发展的25年,是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25年。25年来,深圳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罕见奇迹。深圳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对全国作出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惊人的,确实值得大书特书。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发展水平跃居全国前列。1980-2004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8%,2004年达到3422亿元,人均5.9万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分别居第五位和第一位。 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深圳特区始终坚持推进改革和体制创新,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公有制为主体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许多方面和领域率先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对外开放成就显著,全方位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外贸出口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389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已在深圳投资的近100家。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近5年来,深圳新技术研发投入超过400亿元,专利申请和授权量逐年大幅增长,成为全国第三大专利申请城市。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三大文明共同进步。2004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6万元,居国内大中城市首位,比1985年提高了13倍。全市形成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城市建设和管理日趋现代化,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大为增强,已是一座功能完备、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 25年来,深圳经济特区不仅迅速地改变了自身的面貌,而且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的作用。二是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的“窗口”作用。三是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区”作用。四是对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并保持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深圳经济特区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思想和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生动反映。深圳特区25年来的伟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应当认真总结,弘扬光大。 新形势下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削弱 经济特区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最关键、最重要的在于创新。要把创新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特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 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发展经济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现在,深圳等经济特区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削弱,更不能消失。经济特区要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积极探索发挥自己功能和作用的新形式、新举措,进一步扩大特区的功能空间,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 今后经济特区发展所必需的一些政策支持还得有,但保持特区优势的根本着眼点要放在增创新优势上。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经济特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肩负起新的使命,攀登新的高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就必须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进一步发挥全面深化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就必须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形成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制度环境,提高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充分发挥“窗口”作用;就必须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经济特区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最关键、最重要的在于创新。要把创新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特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邓小平同志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敢闯的本质就是勇于创新。创新是经济特区应运而生的历史前提,没有我们党的伟大创新,就没有经济特区的创立;创新是经济特区经验的精髓,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也指出:经济特区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增创新优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把“特别能创新”作为经济特区之“特”的基本内涵,包括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制度创新、对外开放创新、科技自主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建设创新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创新。只有保持创新的锐气,才能保持经济特区朝气蓬勃的旺盛生命力。 深圳特区需要着力抓好七方面重点任务 在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是中央赋予深圳等经济特区光荣的使命,这一使命不仅远没有结束,而且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责任更大 在新的形势下,经济特区特别要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创新发展模式。一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水平和竞争力。二要坚持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要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资金使用效益上下功夫。深圳明确提出建设“效益深圳”,这是发展模式的创新,要认真付诸实践,务求取得显著成效。三要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四要积极推行节约型、环保型发展模式,大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着眼于拥有更多的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名牌,大力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以特别能创新的精神风貌和特别优良的创新环境,将深圳特区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 (三)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是中央赋予深圳等经济特区光荣的使命,这一使命不仅远没有结束,而且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国家需要重点突破的一些改革任务,有的可以先在经济特区试点。深圳特区要进一步把改革创新作为立身之本,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为全国在重大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探索经验。 (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要着眼于扩大经济国际化程度,着眼于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丰富对外开放的形式和内容,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要继续扩大对外贸易,注重优化贸易结构。要继续积极合理利用外资,注重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要以完善体制、制度、政策环境为重点,探索对外开放新路子。要建立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应对机制,减少决策失误。 (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要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更好地融入全国、服务全国,服务周边地区,为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深圳特区在城市规划、产业发展、重大项目、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方面,要加强与香港的沟通与协调,积极发展与香港的全面合作。要在服务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协调社会矛盾,注重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注重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使全体公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七)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强化城市现代化管理,努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文明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要加强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提高城市规划水平。要加强城市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经济特区要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本文系温家宝同志2005年9月13日在深圳考察并召开经济特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摘要) 据新华社电 图: 9月12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学生亲切握手。 罗文清 摄 | |||||||||